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童装 > 名为点睛,实为点缀

名为点睛,实为点缀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6 18:42   浏览 N 次  

名为点睛,实为点缀

——央视录制《天才舞台》春节特别节目手记

(内含严重剧透,请慎重斟酌进入)

星期天我应邀参加了两期央视一套新栏目《天才舞台》为今年春节准备的特别节目,中午12点到达录制现场,晚上11点半离开,看似非常辛苦,当时也觉得挺累,但心情愉快,收获良多。

细说起来,这并不是我参加过的最累人的节目,因为我不是现场的主力,而仅仅作为“明星团”三位嘉宾之一,大部分时间在观看,偶尔说一两句话,还往往没说到点儿上。主持人英达吩咐我作为“专家”,要“点睛”,我嬉皮笑脸地回他——哪里哪里,我今天根本就是来当“点缀”的。

每场推出5名选手,各由一位名人推荐。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叫吴思佳的7岁小姑娘,“热舞小天后”,穿着露脐装,跟一群专业舞蹈演员表演热舞,像模像样的。访谈的时候,她说自己编了一套“开心舞”,叫我们这些嘉宾都上去跟她学,于是硬着头皮跟着她比划了几下,不知道自己跳成啥惨相。

不过我对她的点评受到推荐她上场的舞蹈专家潘教授的大力赞同:舞蹈具有教育功能,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开发孩子的智力;我无论是给孩子上课,还是给成年人做讲座——比如给央视编导们的培训课,都会先让他们跳舞,把身心舒展开,随后的讲课效果非常好。云云。

(潘教授闻言险些跑过来给我一个大拥抱,被英达斥为“你们俩互相吹捧,蔚然成风!”)

小思佳下场后坐在我身边,看她穿的单薄,我请她妈妈给她披上外套,但只要摄影机一开动,就必须脱下来,否则镜头上不好看。坐着坐着她就睁不开眼睛了,我让她趴在我怀里睡了一会儿,她妈妈叫她下台,但不行,她必须把节目做完。可怜的小姑娘,一直靠在我怀里,直到第四名选手上场,用架子鼓把她敲醒了。

第二名选手是出身贫寒的武术天才,8岁的梁西华,据说他每天苦练10个小时,二指禅俯卧撑可以做30个以上,普通俯卧撑可以做一千个,梦想是成为李连杰、成龙、甄子丹那样的武打明星。节目安排观众席上的孩子和他进行俯卧撑车轮大战,孩子们很兴奋,一下子跑下来10个,一个接一个轮流和西华PK,西华则一直在地上不停地做。但是现场的地板很滑,到后来西华明显地盯不住劲儿了,小脸儿通红,双腿发颤。我心疼得几乎要哭出来,哀求英达叫他停了吧,看得出来英达的心情也很矛盾,但还是容许西华坚持到底。俯卧撑结束后英达要求节目先暂停,让孩子好好休息一下。

轮到我说话时,我心里想着成年观众,忍不住把一个本应该抛给成年人的问题丢给了这个孩子。我先告诉他,他具备罕见的才能与毅力,如果十几年之后他成为明星,我一点儿都不惊奇。但是我希望他在长大一些之后,更希望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功之后,做什么呢?

大家纷纷说让他思考这个问题为时过早,的确,这不是给西华一个人的问题。我看到太多的成年人把孩子的目标设立的过于短浅——上名校、当明星、挣大钱!做到这一切,孩子可能才二十多岁,今后的日子呢?登山的过程虽苦犹乐,但到了山顶之后呢?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

很遗憾我没有机会说出进一步的想法:西华总有一天不必每天练习10个小时的武术,就像大部分孩子总有一天不必把几乎全部时间花费在上课背书写作业奔赴各类课外班,那么空余的时间怎样打发呢?如果孩子童年没有自由玩耍的体验,长大之后就不会玩儿了。即便有了很多的钱,他还是不懂得怎样享受人生(这样的成年人现在就有不少)。我最后插进去一句话:“不要让武术成为你全部的人生,占用你所有的时间。”不知道这句话是否会被剪掉。

第三名选手是那期节目最大的亮点,我没有发言,只是享受着他——来佳俊,15岁的盲童钢琴家,自学了一口完美的英语。他因为早产在保温箱里氧中毒失明,但他的性格却像清晨的阳光那样灿烂。下场之后我们俩说了好多话,用英语,因为他特别喜欢说英语。他属于那种令人不由自主想亲近他的人,那么开心,那么欢快,那么可爱。这是上苍送给我们所有人(不仅是他父母)的一份特殊礼物。

再说说下一场的5个选手。第一名选手是10岁的蒙古族小姑娘敖斯卡乐,快乐的草原歌手,会用5种民族语言唱歌。节目安排之一就是她教我们这些嘉宾用民族语言唱歌,我领教的是达斡尔语,勉勉强强学舌,也不知道调儿跑到哪里去了。唱完下场,就有录制人员来调我的耳麦,说我声音太小。我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五音不全,大庭广众之下还要用外语唱,能发出蚊子般的声音就不错了!

第二名选手可以说是全场最感人的,15岁的拉丁舞手杨川。我很想好好写他,但怕剧透过分,还是等到节目播出之后再写吧。这里只想摘录一部分我当时对他说的一番话——“我们每天通过物质器官听到的,90%以上都是噪音,都可以过滤掉。这些噪音使得我们很难听到自己的内心。...人和人之间的交流,90%以上不靠语言。...音乐和舞蹈是爱的语言,你掌握了这种语言,相信你会快乐幸福。”

第四名选手是15岁的“脑力奥运冠军”杨虹,经过特殊训练,拥有超常记忆力。刚刚介绍完她,英达就问我是否赞同记忆力训练?我心里咯噔一声,心说这问题应该在杨虹展示其技巧之后再问。没办法,只好先做恶人,说风凉话——“我们常对父母说的就是,一个人是否聪明,不在于他会背什么或者背会了什么,而在于他创造了什么,能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认知发展和智力开发来说,记忆力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含金量也很低,不是重点,不具备智力挑战性。”(我还想说,中国人很崇敬记忆力好的人,因为以前是要背诵大量的经典古文和诗词,现在电子产品发达,用不着我们占用脑力去背诵了,而更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均衡发展上。)

接下来是让杨虹展示短时间内记住100个随机数字并倒背如流,记住一幅打乱的扑克牌顺序,记住随机的颜色顺序等等。人们对超常记忆力有很多误解,以为瞬间可以记住而且不出错,杨虹当场占用的时间超过了人们的期待,而且也不是一个错都不出。这样导致节目录制时间有些拖后,取消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环节:杨虹解密记忆方法。

事前和编导交流时,我得知杨虹的秘诀并非死记硬背,而是将背诵内容化为图像,乃至故事,用形象思维帮助她。这恰恰符合我们所知的人脑思维过程,即爱因斯坦所说,所有的思维都是具像思维。而故事具备增强儿童记忆力的神奇效应,我本想趁机推荐家长观众们给孩子多讲故事。

杨虹下场后,坐在我和敖斯卡乐旁边,我已经和敖斯卡乐玩儿起了扑克牌,此时也邀她参加,解决一个智力游戏。有一个负责节目的人来问她刚才是不是太紧张,杨虹说不是的,平常也是这样,需要时间和安静的环境,也不是一个错都不出。其实这姑娘真正令我佩服的,不是她的超常记忆力(我小时候的记忆力不输于她,年纪大了则不行了),而是她那不慌不忙、稳重自信的内心力量。她也遗憾刚才没有谈记忆诀窍,承认这种记忆力训练是为了参加比赛,缺乏真正的智力开发意义,老师也告诉她们,其他能力的开发更重要。她饶有兴致地试图解开我给她出的题,我告诉她,解题需要开动脑筋,背数字则不需要,所以解题更好玩儿。

最后一名选手是来自日本的架子鼓天才,13岁的大我虎,给我们开了一场活力四射的爵士乐音乐会,可惜时间有限,只弹了三首曲子,我们都恨不得听一整夜呢。英达问他对将来有什么梦想,他说,“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吃不饱饭,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我想用我的鼓为他们做些事情。”聪明的英达立刻弥补了我们在梁西华那个片段的遗憾——今天下午小巫曾经问过一位怀有明星梦的小天才,成功之后打算做什么?大我虎给出了最完美的回答!

第一场节目刚开始录制,英达介绍我时,加了一句话:“小巫是我的师妹,她今天来参加我的节目,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哼哼,还是将近30年前那副师兄架子!

赵忠祥老师给了我一个“报复”的机会。他推荐的是一名5岁的朗诵天才,我点评之后,赵老师拉着孩子的手,指着我说,“这位姐姐…..”英达当场雷翻,“那是阿姨!”赵老师疑惑地看着我,我赶紧说,“我是英达的大学同学。”英达又忙不迭地澄清,“她是小班的,低幼年级。”我告诉赵老师,“您刚才问英达5岁的时候朗诵水平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20岁的时候,还比不上咱们的小张博呢!”配乐的给了一个滑稽腔儿,英达对我做吹胡子瞪眼睛外带用脚踹的样子。(这纯属八卦,估计后期会删干净的。)

那天的化妆大概做到了以假乱真,不止一个选手叫我“姐姐”,连嘉宾天天也不肯叫我阿姨,很能满足虚荣心!

刚刚收到邀请时,我心里还犯嘀咕——我这么个不支持“天才”教育的人,跑去做这档节目,这不是给人家添乱吗?上周在新浪,和该节目组的领导做了一期关于他们另一热播栏目《石头剪子布》的访谈,感觉挺好的。遇见节目编导,告诉我,她们栏目组凡是有孩子的人都在看我的书,想必知道我是咋回子事儿,那就去看看吧。真幸亏去了,见到那么多可爱的孩子,也结识了可爱的嘉宾天天和爱华。

星期一早晨收到杨虹的短信,是星期日半夜发的(我已经关机了),把那道扑克牌智力游戏题解开了,说,的确感觉很爽!

(该套节目将于2月10日每晚18:00中央一套开始播出,一共七期,我做的是第六期和第七期,敬请关注。)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