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童装 > 书评两则(所有人都想成为另一个人&一场平淡无奇爱情的好莱坞式结局)

书评两则(所有人都想成为另一个人&一场平淡无奇爱情的好莱坞式结局)

luyued 发布于 2011-04-10 09:29   浏览 N 次  

一场平淡无奇爱情的好莱坞式结局

——麦克·盖尔的《分手清单》

我知道这是一本通俗小说。通俗到我懒得记作者的名字,在写副标题的时候还要去翻书的封面看看他叫啥——提总是要提的;通俗到我懒得提及此书的原名叫“HIS’N’HERS”而且跟清单毫无关系,私底下觉得最好翻译成《分手日记》,因为全书是由男女猪脚十二年来的日记构成;通俗到书里的男女主角看的电影都是诸如《MISSION IMPOSSIBLE》《黑客帝国》之类的大片,不像村上春树一本《舞舞舞》里的碟名足以培养一个耳朵刁钻的小资音乐爱好者;通俗到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痴男怨女最后会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呵呵,我已经太老了,老得不喜欢看悲剧收场的故事了。不过,我会写书评,说明我还是强烈推荐你们看看这本通俗小说啊。

豆瓣上一个读者说的,他是被封面外衬围上“独一无二的男性独白文学”吸引去买了这本书。嗯,我差不多,我被那句“为什么分手后才知道……”这句通俗透顶的话吸引的,毕竟我是个喜欢听陈奕迅的男宁。不过,话说回来,我一直想读点轻松点、现世点的书。

作者的身份大概是个心理咨询师或者电视剧编剧,从书前写给中国读者的信可以看出,作者确实只想写普通英国城市男女的情感故事,尤其是平淡无奇的“感情的中间阶段”。换句话,就是要写“相处太难”。

故事是这样的:男猪脚和女猪脚的相遇开始于大学开学,爱情开始于大学毕业(过程一笔掠过);中间经历过找工作、换工作、买房子、换房子、结婚、离婚、令遇新欢;时隔多年再见面,发现旧情难却,离开新欢,尝试再续旧爱;没了。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故事正好讲的是我们这个年纪人的故事:从大学生活到大学毕业,工作、结婚、买房子,从为了理想到为了平平常常的生活。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为了学平平淡淡的生活要走多少路?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段:大学毕业两个礼拜后,男猪脚和大学里乐队(叫“磁铁船长”)成员的朋友一起喝酒,畅想自己的乐队会被唱片公司签下,卖出几百万张。日记的结尾却写道:“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幻想罢了,‘磁铁船长’是永远不可能发行唱片的。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不可能变成摇滚巨星的,但是就在这短暂的瞬间,我们坐在一起,觉得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男猪脚在唱片行工作了一段日子,最终干起和自己大学里专业相应的行当——会计师,而这是他毕业时最抵触的工作。八年之后,过着钻石王老五的生活,他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我打量着客厅,想着我现在的生活:一个三十二岁、离异、经济状况无虞的会计师……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可以让我为之高兴很久。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环境了吧!”

呵呵,中年人都是这种心境么?我暂时不知道。反正大学毕业后,他们工作了,结婚了,在相处的第五年,男猪脚厌倦了,离婚,卖房子,分家产,形同陌路。再过了三年,两人都有了新的对象。女猪脚就要结婚了,突然,前老公大学里送的定情信物——一只小猫——死了,她打电话找前老公料理猫咪的后事。两人一阵畅谈,坏事了。

还好,这只是小说吧,我们都会为痴男怨女们高兴。如果是现实呢?我们责怪他们因为厌倦而分手、离婚,责怪他们离婚了有了新的对象后又不服老又悔去婚约再续旧情。我们还是觉得基于“责任感”的关系更可靠。就像昨天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谈起家人给她介绍的对象。谈婚论嫁了,总是很慎重,经济问题和将来相处是否和睦才是问题关键。

呵呵,扯远了。合上书,我们笑笑,不说话,谁知道这对男女如果复婚,会不会幸福呢?反正这只是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局。

所有人都想成为另一个人

——关于奥尔罕·帕慕克的书

我一直在想象真正的生活。想象自己在扮演一出戏,剧里的主角不是自己,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值得关注,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有一个戏剧性的后果。哪怕他不是最终重逢凶化吉、以喜剧收场,他的悲剧总是被赋予意义。

但我们终归知道,至少在这一点上,生活远比肥皂剧无趣。很多时候,我们也许会认同《雪》里面一个悲观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年轻人所说的:“我们活得如此愚蠢,这一生什么也留不下,这让我们更加坚定生活中除了爱之外什么都没有。”

帕慕克的好几本书都把这重痛苦指向我们扮演他人的欲望,也许是实在的他人,也许是想象之中的。

在《白色城堡》中,被俘的威尼斯学者和充满好奇心的奥斯曼土耳其帕夏(大臣)相互窥探对方的心理世界,无休止地尝试扮演对方的角色,最终各自乔装打扮,互换身份,过对方的生活。

在《黑书》中,伊斯坦堡某著名专栏作家突然和他的妹妹离奇失踪,他的妹夫(一个律师)不断尝试从作家的旧文中寻找线索,并模仿作家的声音给崇拜者回电话、模仿作家的文风给报纸补充专栏拖欠文稿。而小说最后的结局更是出人意料。不过话说回来,小说不这么结局,也真没办法结局。

即使是《雪》这本政治性、技巧性很强的书,帕慕克还是处处流露着这个主题。例如:一个穆斯林青年在军队的政变中中弹身亡,他最好的朋友从看到他尸体的一刻起,就觉得被旧友灵魂附体,甚至爱上旧友的意中人,并最终娶其为妻;叙事者(也叫奥尔罕)不时跳出以主角(一个名叫卡的土耳其诗人)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写道:“也许,我们已经触及到小说的关键了。我们能否理解别人的爱和痛?……对于诗人朋友所忍受的煎熬,小说家奥尔罕又能看到多少呢?”

根据介绍猜测,《我的名字叫红》中,也有类似的主题。我没有翻过这本书。

去年1月份,在M楼114室的厕所里和上理工河边的长椅上,读《白色城堡》,常常跳过其中大段的抽象的心理描写。不是文字枯燥,是我浮躁。但作者的敏感和细腻也令人惊叹。

工作期间,《黑书》陪我从上海到北京,从学校到工作再回到学校,抹去其间的心境和感悟,还是觉得没有读好这本书,怪我太多忧虑。《黑书》无疑是本才气之作,光是其中几篇专栏文章就足以令人抚掌称奇,我尤其喜欢“博斯普鲁斯海峡干涸时”一章,帕慕克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回到家,一口气读完《雪》,前面几本书读完太久,也没带回家,所以我主要说《雪》。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和《黑书》完全不同。《黑书》是才气之作,结构散漫,虽然号称侦探小说,但是可以从全书的任何一章读起。构成全书的是律师主角对爱妻如梦的心情文字、作家妻兄嬉笑怒骂的专栏文章、律师主角和伊斯坦堡各色人等充满呓语的对话。《雪》是政治小说,细心地读,就会发现全书的结构都是在为表现更广阔的主题布局。例如:以全书的叙事方式,原本不需要突然插进来一个叫“奥尔罕”的叙事者。读到第29章“在法兰克福”时,我低落,因为我已经知道了主角的结局——诗人卡最终没能带着恋人伊珂佩离开土耳其去德国法兰克福,郁郁寡欢了却余生,最后被人刺杀。但故事主体结束后的最后四章,又把读者拉回书的主题——这虽然是小说,但政治小说要表达比故事更多的东西。没有作为叙事者的奥尔罕回到发生政变的卡尔斯城,谁来告诉我们政变过后人们的生活一切归如既往,谁来询问当年的在场者,谁又知道那种贫穷的处境和万事皆空的心境依旧笼罩着卡尔斯人?如果没有叙事者奥尔罕,这本小说读到最后,只是本爱情小说。

即使是技巧性很强的政治小说,帕慕克说故事的本事还是显露无疑。我觉得全书的开篇非常无聊,嗯,我对他们大段的政治和宗教讨论打呵欠了。而且诗人卡突然出现在土耳其边陲小城卡尔斯后,小城里的各色人等突然一下子在短短几章中大量涌现出来,我当时真担心帕慕克的小说要变成一张毕业合影或者口供记录簿。还好,帕慕克在中间部分把人物的关系归拢、整合,把主要关系拉回诗人卡和他的恋人伊珂佩的感情发展。卡的思绪和活动就围绕着如何带伊珂佩安全离开被政变军人控制的卡尔斯,抛却被贫穷、政治和宗教困扰的土耳其,去法兰克福寻找两个人的幸福。不过他们在法兰克福真的会有幸福吗?以叙事者奥尔罕对卡在法兰克福独身那些年生活的描述,我不知道,反正卡一直是孤独的。即便如此,读到伊珂佩在最后一刻拒绝登上和卡一起离开卡尔斯的火车,两人最终万里决绝时,还是让我动容。

《雪》里那个政变发动者——兼演员、政客、军人身份为一身的苏伊纳·扎伊姆是个有趣的人,他为自己安排的结局恐怕是全书中最令人惊讶的剧情设计。他肯定不止是一个疯子。嗯,帕慕克的书中总少不了这样的人:他们生活在想象中结构精妙的故事里,他们想表演另一个人,他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带着孩子气。他们是谁?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