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童装 > 我的早餐-萝卜糕

我的早餐-萝卜糕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2 09:59   浏览 N 次  

  萝卜 在我国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也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 ,医生关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萝卜一味,气煞太医"之说,还有一个俗语表现了萝卜的益处:"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糕

  地方传统小吃。民间制法因地而异。但都须以粘米浆、白萝卜丝为主料, 其它辅料可随意变换,可简,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后煎而食。

  用料:

  粘米600克、清水25千克、白萝卜丝1.75千克、新鲜虾米50克、叉烧100克、五花腩肉150克、味精30克、食盐25克、白糖75克,胡椒粉、五香粉、香油、蒜头油,炒熟芝麻碎、干净葱粒等适量。

  制法:

  1、叉烧、虾米切成中粒,热油炒香待用,粘米淘净,用清水浸约30分钟后磨成米浆。

  2、五花腩肉切粒,用文火煎出少量油后投入蒜茸爆香,再投入萝卜丝炒匀,加盖焖熟,然后徐徐倒入粘米浆,边倒边搅拌至六、七成熟,加入其余调料铲匀,成为萝卜糕浆。

  3、将萝卜糕浆倒入已刷油的9寸钢方盘里,抹平,再均匀地洒上虾米粒和叉烧粒,上笼旺火蒸熟,取出待凉后饥成30块方形块,滴上香油,蒜头油,熟芝麻碎及葱粒,重新加温即可。

  特点:

  糕面红绿点缀,色泽鲜艳,萝卜味香浓,各味相济,入口鲜嫩。

  萝卜

  萝卜(学名:Raphanus sativus),古汉语中又有别名芦萉、莱菔、罗卜 是一种属白花菜目十字花科的根类植物。萝卜的根部是主要为人类所食用之处,但实际上整株植物都是可吃的。

  萝卜分为白萝卜、青萝卜和樱桃萝卜三种。而胡萝卜并不是萝卜的一种,因为胡萝卜属伞形目伞形科。

  樱桃萝卜白萝卜:是东亚最常见的萝卜,也是体积较大的一种。日文称其为"大根"。称日本仔为:"萝卜头"它的形状和胡萝卜甚为相似,味道不甚浓烈。可以蒸、煎,或作为汤料。萝卜也可以制成较复杂的食物,如萝卜糕或以萝卜丝为馅料的酥饼。

  青萝卜:顾名思义,是根部呈青绿色的萝卜。可以腌渍、鲜食,也可以作为汤料。

  益处与食法

  萝卜是秋冬当造的时令蔬果,含有非常多营养 --- 包括维他命 A、B、C、D及 E。事实上,各种萝卜都含有这些营养素,但以白萝卜最多。因为白萝卜含有多种养分,吸收后进入血液当中,可促进新陈代谢功能。而因为白萝卜性味较凉,所以还有清热气、解毒的功效。

  因为白萝卜偏向寒凉,所以体质偏寒或者患有胃病的人士不宜进食过多。同时,因为在中医学说中,萝卜会"化气",如果刚刚进食补品 (如人参) 同一日内就要避免进食萝卜,以免减低补益效果。

  萝卜在潮汕地区俗称"菜头";经过腌制俗称"菜脯"。潮汕小菜有"菜脯蛋"(就是用菜脯炒鸡蛋)

  萝卜糕

  萝卜糕是一种常见于粤式茶楼的点心,同时也是广东人每逢过年时必备的贺年糕点之一。除广东以外,萝卜糕在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地区亦甚为普遍,当地华人以闽南、潮汕语称之为"菜头粿"(英文:Chai tow kway 或翻译作:Fried Radish cake)。

  制作萝卜糕的方法一般以白萝卜切丝,混入以占米粉和玉米淀粉制成的粉浆,再加入已切碎的冬菇、虾米、腊肠和腊肉后蒸煮而成。

  传统粤式茶楼的萝卜糕一般分为蒸萝卜糕和煎萝卜糕两种。蒸煮好的萝卜糕,加上酱油(广东人称之为豉油)调味,便是蒸萝卜糕。而煎萝卜糕则是将已蒸煮好的萝卜糕切成方块,放在少量的油中煎至表面金黄色即成,还可以选择蘸上甜酱、芝麻酱或辣酱作调味。而新、马地区的"菜头粿"通常以炒萝卜糕的方法为主。做法则是将已蒸煮好的萝卜糕切成小块,再以甜酱油、葱花、鸡蛋、蒜粒一拼放到油锅中炒热便成。近年,一些新兴的粤式茶楼亦同时加入这种炒萝卜糕作为点心,做法一般以XO酱炒制而成。

  XO酱

  XO酱是香港王亭之发明的一种调味料,采用数种较名贵的材料研制而成。XO酱首先出现于1980年代香港一些高级酒家,并于1990年代开始普及化。

  王亭之当年出任半岛酒店的出品顾问时,特别对其酒楼嘉麟楼出品的马拉盏的口味作出修正,加入香口虾子和特级瑶柱,再辅以精磨蒜蓉和原条辣椒。

  XO酱的材料没有一定标准,但主要都包括了瑶柱、虾米、金华火腿及辣椒等,味道鲜中带辣。在澳大利亚的雪梨,由于当地对食物入口的限制,使当地唐人要就地取材来炮制XO酱,使用三文鱼来取代瑶柱和虾米。但亦意外地这种独特的风味亦甚吸引人。有不少人都爱拜托在澳大利亚的朋友回港时把三文鱼XO酱带回来。而事实上,当XO酱在全世界的中华料理界开始普及,各家餐馆所制作的XO酱亦有所不同,当中的配方亦成为了各餐馆的商业秘密。

  自制xo酱

  材料:瑶柱半斤,虾米四两,火腿肉三两,咸蛋王两个,干葱蒜姜(一大碗)

  做法:

  1隔晚把瑶柱洗干净然后在水中泡发(泡瑶柱的水不要倒),把火腿切粒再洗一下(火腿本身是很咸的),把干葱,蒜,姜都切碎.

  2倒油到窝中把干葱蒜姜都炸一下,跟住把虾米,火腿也倒进窝中,等窝中的水份基本蒸发了的时候就把瑶柱同水一齐倒进窝中煮,加一些水把水没过所有材料(其间不用加味料,因为瑶柱本身就有咸鲜味,火腿和虾米就有咸味.我个人就已经觉得已经ok了,但视乎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味道)

  3经过一番"练"制后瑶柱会自然散开,水份也已经所剩无几(只有泡起但无白烟上就正明没水份了)这时把两个蛋王放到窝中,当蛋王慢慢熟的时候那些蛋沙就会慢慢地溶进所有材料中,这时酱就煮好了.加一个白饭就可以食了.

  瑶柱的咸鲜味中还带有咸蛋王的甘香.其实煮食物也是以自己的口味,喜欢什么就放什么,也没一个标准,只要是自己认为好味就ok了,因为我喜欢咸蛋王的甘香所以我就把它带入我的酱中。

  粥

  粥(或称糜),是一种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不同地方的粥有不同的浓度,而不同地方对其他地方的粥也有不同的别称。其他常见别名还有:稀饭及撩命汤。

  广东粥

  广东人(潮汕地区人士除外)煮粥一向都爱把米煮烂,使粥变得绵滑,部分人会在白粥中加入适量白果,以增加绵滑口感,亦容易消化。

  广东粥有时不加配料,称为"白粥"(俗称米皇),或只加少量陈皮或银杏(白果)伴煮,吃时以幼盐佐食;亦有配以干瑶柱丝的瑶柱白粥,以增添香味。白粥配油条是广东常见的早餐。其他广东粥有:

  油盐粥: 只加少量的盐和一点点的油,通常在生病了的时候吃。

  艇仔粥: 据说起源自以前广州荔湾的小贩,撑著小艇(艇仔)卖的特色粥品,称为"荔湾艇仔粥"。内有碎牛肉、花生、鱿鱼等。七十年代在广州人民南南方大厦对出珠江边,我经常在黄沙的六二三路吃艇仔粥。

  及第粥、猪红粥、芥菜粥、烧骨粥、牛肉粥、黄鳝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水蟹粥、柴鱼花生粥、

  潮州粥

  潮汕及福建人的粥称为"糜"(潮洲话发音近似"咩"),大概水滚加米后十分鈡左右,米粒刚煮得爆开后,要马上收火,盖上盖子局五分钟,所谓白心米粥是也。其貌似汤泡饭,粥身较稀,水量比广东粥多,吃时佐以干花生、菜脯或梅菜;潮洲喜以海鲜加到粥里煮海鲜粥作早饭或夜宵。也有一味蚝仔糜,在粥内放入新鲜蚝仔,味带鲜腥,常以芫荽和胡椒辟腥。传统上,潮洲人会直接提起粥碗,以口啜喝热气腾腾的粥水。

  先学几句潮洲话再食粥:

  潮州话(Tiê-chiu-uē),亦称为潮汕话、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闽南语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英文称为 Teochew 或者 Chiuchow,是"潮州"两字的音译。潮州话一词受海内外潮汕人普遍认同,因其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词典、专著等学术性著作均以"潮州话"为准,近年出现"潮汕话"新名称,但部分人(主要是潮州市)反对以"潮汕话"命名,坚持使用"潮州话"名称。

  潮州话源于潮州府,也就是其名称的由来,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潮安、饶平、惠来、澄海等。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都有说潮州话的居民。而饶平、陆丰、海丰等主要潮州话分布区,也有说客家话的居民。

  潮汕人很凶的,俗话说:"天上有雷公,地上有海陆丰",哈哈,说个笑话而已。其实,潮汕人是很讲道理,有礼貌,讲义气。

  食饭------广州话的发音近似"只泵"

  食茶------广州话的发音近似"只爹"

  靓女------广州话的发音近似"雅之娘"

  潮洲人----广州话的发音近似"潮洲郎"

  自己人----广州话的发音近似"革易郎"

  一齐吃----广州话的发音近似"齐齐只"

  功夫茶----广州话的发音近似"功夫爹"

  白粥

  广东粥中没有放佐料的粥就称为白粥(某些食肆也管它叫斋粥、米皇)。上好的白粥,以丝苗白米明火煮数小时而成,讲求的是软、绵、滑。一般白粥没有味道,吃的时候可加入盐来调味。部分食肆会用上汤来煲粥(上汤通常用大地鱼之类熬成),因此那些食肆里的"白粥"吃起来也是味道浓浓的。烹煮白粥时,也有人加以腐竹及银杏(白果)作调味。

  白粥配油炸鬼(油条)是传统的广东早餐。

  有些行内人习惯称白粥为"靓女",大概取其"青靓白净"之意。

  及第粥 及第粥,又称状元及第粥,指一种粤式粥点,讲究粥底绵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点时,舀入小锅烧滚,加猪心、猪肝和猪粉肠,滚熟后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条,伴小碟鸡蛋散上桌。猪内脏又称"杂底",美化为"及第",成为卖点。它是广州西关著名粥品之一,十分鲜味可口。

  名称由来

  及第粥的名字由来版本甚多。一说"及第"一名与明代广东才子伦文叙有关,相传伦氏幼时家中甚贫,以卖菜为生。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粥贩家,送完菜后,粥贩便以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的白粥招待之,权当午餐。后来伦氏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其题名"及第",并书一匾。"及第粥"之名,便由之传遍广州。

  第二种说法则与晚清时一肉贩有关。相传此肉贩目不识丁,为记帐方便,向家附近的塾师学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后来开科,有人撺掇肉贩去应试,说功名全靠祖上积德。肉贩信以为真,跑去应试,在考卷上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便把卷子上缴。恰巧应届考官是那当年教他这几字的塾师。塾师心中好笑,心想不如让他欢喜一场,便为肉贩另作一篇文章上交。其后肉贩高中,塾师却开始后悔,担心肉贩再来混帐,于是吩咐下一科的考官,若见有人只在考卷上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字,便把卷子作废。岂料下科考官见考卷之后,想起前科同僚之嘱,心想这之中莫不是有什么玄机,自己也乐得卖个人情,于是便又另作一篇,让肉贩再次中举。后来肉贩上京赴考进士,沿途贪恋风光,不意竟迟到吃了闭门羹。目瞪口呆之际,一王爷经过,遗下一个灯笼。肉贩捡起灯笼,又溜达到试场门口,门卫一看是王爷家的灯笼,心想这人非同小可,赶忙迎进。肉贩把灯笼架于桌边,又是如此这般在考卷上写了七个大字,交卷。看到王府灯笼的考官忙战战兢兢地代作一篇呈上,肉贩又高中。后来有人问肉贩靠什么高中,肉贩答曰:"猪肉、猪肝、猪粉肠。"因此,后人便把用这三种材料熬的粥叫"及第粥"。

  第三种说法则说清朝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腰和猪肚煮粥而食。有一天,一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刚巧林状元正在吃粥,便问他吃的是什么粥。林状元知道老御史盼望儿子能科场高中,因此指着那粥恭敬地回答:及第粥。御史吃过及第粥后,回到家里便命厨人依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他的儿子果然高中状元。老御史大喜过望,逢人便讲及第粥的好处。因此,及第粥便广为流传开来。

  第四种说法比较接近生活实际。在猪肉行当和饮食行业中,广东人把猪的肠脏称之为"下水",但在菜谱上不宜直书此诨号。为了提高"下水"的地位,美食家便给它一个雅号,名曰"及第"。其后,粥粉店也把猪内脏烹调的粥品,由"猪杂粥"易名为"及第粥",又称"三元及第粥"。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