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万国小城堡”的四个谜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8 20:42 浏览 N 次6月28日,开平碉楼被选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就像被唤醒的“睡美人”,把“芳容”一下子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开平碉楼是从鸦片战争年代开始到上世纪30年代陆续建造的,现存1833座,遍布广东开平乡镇,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它们风格各异,古希腊的廊柱、古罗马的拱券、巴洛克的山花……都能在开平碉楼上找到。有人称它们为“万国小城堡”。
“睡美人”让人惊奇,更有一个个谜引来人们发问:开平碉楼历史不长,为何能跻身世界遗产名录?它们的设计者是谁?防匪为目的的碉楼为何却建得华美张扬?……
广东省开平市有个碉楼办公室,工作人员自称“碉民”。申遗完成后,这个特殊的部门将撤消,“碉民”们也将各奔东西。说起8年申遗路,他们全都兴奋不已。
今年6月底,在新西兰的基督城,40多个项目参加世界遗产投票表决,有中国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日本清水寺、韩国济州火山岛和熔岩洞窟等。对手个个名气很大,开平碉楼仅是上百年历史的“小字辈”,能在众多世界遗产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吗?
申遗要过四关,关关难过。第一关是文本关。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上有100多个项目,但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处文化遗产和一处自然遗产。去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2007年由开平碉楼与村落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英文申报文本被接收。接下来的是专家评估关和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关,开平碉楼与村落均顺利过关。第四关是世遗大会表决,必须要获三分之二选票才能通过。
张国雄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遗首席专家,他说:“能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并不是看存世时间的长短,关键看价值。把西方的建筑艺术引入东方,建在东方的洋房洋楼为数众多,但开平碉楼与当地的自然要素、传统民居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极为独特的景观,这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最后,中国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当选。世界遗产大会发表的新闻公报上的评述是:广东开平的碉楼与周围村落一起,展现了中西建筑艺术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代表了近五个世纪塔楼建筑的巅峰。
开平碉楼千姿百态,看得眼花缭乱的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碉楼的设计者是谁?尘封已久的碉楼一个个被打开,却没有找到碉楼的任何设计图纸。
开平大规模兴建碉楼之时,当地对建筑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规章制度,碉楼兴建应该是设计绘图在先。那么设计者是谁?民间说法主要有三大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设计图纸来自海外。岘冈镇的瑞石楼、升峰楼比例匀称、结构复杂、做工精细,符合西方建筑范式中碉楼的设计,很可能是华侨从国外或香港带回设计图纸,交给工匠作为施工的参考。
第二个版本是“金山伯”用手杖在地上、墙壁上比比划划画出图样。乍听荒唐,但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大多数“金山伯”是“卖猪仔”出洋,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手上钱也不多,请不起外国建筑设计师,便只有凭脑袋记,把自己对海外某些建筑的印象,“这样那样”地大致画出来,边施工、边画样、边指导亲朋好友建造碉楼。
第三个版本是华侨和工匠们“联合创作”。开平民间流传的“三分主人,七分工匠”的俗语证实了这一说法。楼主提供外国建筑的明信片,提出建筑样式、功能设施等要求,与工匠合作造楼。在开平市华侨博物馆的藏品中,记者看到近百张彩色图片,当地人管它们叫“普市卡”(Post Card,明信片),上面印有世界各地建筑物,从现存的碉楼身上,似乎能找到不少相似的造型。
立园是座私家花园,记者查询历史资料,看到当年主人谢圣泮从美国写给家人的信:“款式、形模仿效美国制。”但记者在立园转了一圈,感觉根本不是什么美国款式和形模,而是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原来是工匠根据明信片设计出图纸,画出碉楼外观图。楼主很有创意,廊柱取古罗马式,燕子窝取英国城堡式,拱券取伊斯兰式,楼顶按拜占庭的穹窿顶设计,喜欢什么样式就采用什么样式,根本不考虑什么建筑流派什么建筑风格,糅在一起相互之间是否协调。工匠则不照单全收,而将自己的审美观也融进了碉楼。
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巴洛克、伊斯兰……穿梭于碉楼间,仿佛走在世界各个角落,有一种时空交错的幻觉。
自古以来,开平乡民勇于冒险。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到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丛林之中,开辟橡胶园,开采锡矿。19世纪50年代,美国、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开平人把去那里谋生称为“闯出路”。家乡人多地少,源源不断的人出去闯世界,形成了村村有华侨的状况。近的去越南、缅甸、南洋群岛,远的到南北美洲。算一算,大约67个国家和地区有开平人的足迹。
在开平,从美国回来的都被称作“金山伯”,后来扩大范围,把出过洋的都称作“金山伯”,把“金山伯”的行李箱称作“金山箱”。“金山伯”们历尽艰辛,只有少数人能九死一生,挑着“金山箱”回到家乡。依照落叶归根的传统,他们买地建房、娶妻生子,似乎所有的辛酸苦累都会因衣锦还乡的光荣而消失。
可是华侨、侨眷露富,便成了土匪的抢劫对象。万般无奈,只好建造坚固的楼房防匪。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将旅居国的建筑风格带回了家乡。
房子外表是西式的,但楼主是地道的中国人,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依然深深印在心底:每座碉楼的正中,必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要件”——一块匾额,喜庆的春晖、花鸟鱼虫的镂塑随处可见……
如今走进碉楼,遥想当年:楼主一家在这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物里,玩味着琴棋书画,过着母慈子孝、夫唱妇随的生活。
谜之四 碉楼是防匪的,可建筑形式又非常华美张扬,如此显富岂不要招惹盗匪?
看开平碉楼,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碉楼下部简单朴实,上部却极尽华贵之能事,无论堂、廊、门、窗,还是墙、梁、柱、拱,恨不得将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及古老中国的所有装饰穿戴一身,张扬的性格显露无遗。这碉楼是用来防匪的,如此显富岂不招惹盗匪?
瑞石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楼主黄璧秀,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发了财,耗资三万多港币建碉楼,水泥、钢筋等材料都是从香港进口的。楼主的后人如是讲述:建到6层时,其父责令儿子封顶,黄璧秀则决意要建全县最高的碉楼。竣工仪式之时,恰逢黄璧秀的父母80岁双寿之庆,他大摆“流水席”,一连五天,宴请全村父老乡亲,连过路客人都可入席。
走近瑞石楼,感到“开平第一楼”绝非浪得虚名,高度第一,高达9层,外观也最为华美。仿古罗马拱券、古罗马穹窿顶、拜占庭穹窿顶、爱奥立克列柱……每层装饰都不同,气势不凡,像座城堡。
广东江门市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的一番解释给出了答案:碉楼中下部简单,有利于防止匪盗攀缘,况且中下部在远处看不见。上部华美有看头,成为视觉焦点和村落的标志,远远就能吸引人的眼球,这不正是楼主荣归故里的最好写照吗?
近年来,国际上有种舆论认为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申报、轻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能避免这样的困局?
沉睡了大半个世纪,开平碉楼就像“睡美人”一样,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被唤醒了。可以预见,申遗成功后,更多的人将慕名前去一睹“睡美人”的“芳容”。
人去楼空,铁门紧锁,如今很多碉楼都没有人居住,但仍然有明确的产权归属,碉楼始建人的后人旅居海外,往往委托家乡的亲戚看管祖屋。不时有华侨后代回乡认祖归宗,察看属于自己家族的房产。碉楼并没有完全从侨乡民众的生活中消失,它维系着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牵挂与思念,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开平市碉楼办副主任李日明告诉记者,与中国的其他世界遗产项目不同,开平碉楼有着极为独特的产权纽带,1800多座碉楼分布于不同的乡镇和村落,不同的碉楼,甚至同一座碉楼不同的楼层和房间,都分属于不同的私人业主,这些业主又散居在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
既然碉楼的产权拥有和日常管理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能不能尝试在主体上也来个“两权分离”呢?开平人想出了很有创举的办法:在碉楼产权、物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海外的业主签订协议,委托开平市政府代为管理碉楼,由政府出资承担碉楼的整修和维护之责。
农家饭、碉楼旅馆……在开平各地,碉楼商机出现,乡野的宁静被打破,碉楼大规模开放后的保护问题又来了。1800多座碉楼全部找人盯着是不可能的,何不发动广大村民,让他们都成为护楼者?开平人又想出新招:实行“一二二”模式,即开平碉楼的每一张门票的收入分成5份,五分之一给碉楼楼主后人;五分之二作为碉楼维护费用,以保证碉楼面貌常新,另外五分之二分给村民,鼓励他们呵护碉楼。
上一篇:无题 下一篇:她在paul的小城堡
相关资讯
- 07-01· 推荐阅读:冰岛的两本校
- 07-01· [转载]神奇风光
- 07-01· 组合蔬菜减肥又健康
- 07-01· 博士蛙旗舰店官网_博士蛙
- 07-01· 馒头脸准新娘紧急瘦脸秘
- 07-01· 青蛙王子明推介筹逾11.7亿
- 07-01· 5种瘦身流言 让你越减越肥
- 07-01· 为孩子制作食物的6个法则
- 07-01· 童装批发‘1+N’标准样式
- 07-01· 纸尿裤便宜_832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
- 07-01· 七言诗:慧 人情幻作千杯
- 07-01· 育民小学吧对于每一位望
- 07-01· ※奇迹惊现蓉城※:成都
- 07-01· 小毛虫的蜕变!
- 07-01· [推荐]小毛虫们的出色世界
- 07-01· 音乐家艾惠秀德艺双馨 于
- 07-01· 金悦人生步步高理财计划
- 07-01· 我的小孩子
- 07-01· [转载]我的小孩子
- 07-01· 2010年7月17日---河西万达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