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童装 > 【个侬】 春上五阙

【个侬】 春上五阙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5 08:12   浏览 N 次  

发表于 2010-8-22 14:25

本帖最后由 梅兮若 于 2010-8-22 14:29 编辑

【个侬】●病题春讯驿寄

又一番花信,偷沉水、胭脂成色。
春带愁来,枝衔寒去,费几许、淡笺浓墨。
如少心情,偏多离绪,点酥手红牙,翠山妆额。
雪卧霓裳,梦传罗帕,好吹彻、瑶池琴瑟。
水路云帆,自相依、凭谁阻隔?
分诉叠曲阳关,招歌孤驿。

销凝太息。似照见、相思痕迹。
青釉相逢,萼红并宿,者次第、香寒影壁。
栖月孤山,啼巢幺凤,便倚瘦琴心,归来远屐。
莫唤东君,莫传青帝。怕底事、春风早识。
锯念裁情,忆琼瑰、做成刀尺。
休问哪个思侬,卜花姑射。

乙酉正月初九


【个侬】● 春上驿寄

似那时消息,和梦也、重来思惹。
九十春光,十三锦瑟,历历是、人间图画。
客里离多,天涯会少,正独愫幽怀,多情无那。
小篆青灰,炉泥红火,把多少、竹笺漫写。
疑似今生,却分明、多生似也。
知否有个人人,清愁此夜。

屏山曲罢。已换了、云烟三夏。
白钏徊滩,红绳暖玉,嘱咐与、草环结下。
塞上双飞,云中并骑,但俊赏边城,偕游牧野。
别岭梅花,故园雪榭。料理就、月情风价。
立影桐窗,并肩听、些些儿话。
何计此世都忘,百花开谢。

丙戌正月初九


【个侬】● 春上驿寄

是晚来深雪,照人面、情怀窥破。
诗卷琼杯,书丛风月,付几夜、小炉泥火。
寻径千山,挥桡孤叶,甚际会因缘,渐消情惰。
得失如是,乐忧何以,取一醉、如何都可。
更莫关情,为情深、浓愁又佐。
还怕酒醒人间,南柯误我。

眉山雾锁。值此际、终成无那。
花隔朝朝,影眠暮暮。但与了、相思虚过。
故国都遥,家山俱远,只旧梦归来,离人冷卧。
向壁孤灯,封笺绳亸。念几许、同依同坐。
寂冷天涯,为渠侬、更添愁些。
他日陌上花归,君能识么?

丁亥正月初九


【个侬】 戊子春上遣怀

竟岁华何意,渐香冷、无衣无泽。
觞引壶天,书消檀印,抵掌换、云宵烟夕。
琴莫宜弹,歌妨闲听,甚绣幄音沈,久消灯侧。
榻冷琉璃,影笼寒壁,者次第、如侬谙得。
也欲怜侬,也都知、相怜不必。
怜却那更能看、长生恨极。

闲愁第一。却问那、闲愁何益?
青甃封波,黛岑锁月,换几许、倾城颜色。
去梦都知,尘寰难觉,看带减衣宽,形销骨立。
梦醒空山,转教长忆。见说是、青蝇圭白。
欲劝无辞,可相辞、人间谪籍?
教得槿艳沤珠,浮光阒寂。


【个侬 己丑春上题记】

序:戊子冬月既望,入山踏雪事清游。山空寂阒,鸦鹊无迹;雪深盈尺,明静照眼。昼促夜长,终日无事,惟披衣行于林野数里,雪冷至心,遂返。席坐抚琴,就烛持卷,取木供暖耳。夜宿山中林屋,藉烛独弈,左右互博至中夜。灯寒如素,心清如纸,窗外雪落无痕,过耳有声,簌簌窸窸,息若天籁矣。

渐水长山远,世间事、音消尘止。
寒径来车,孤峰过舄,料也是、此间知己。
风翦林苍,冰裁溪白,恰绿醑沾衣,玉人环髻。
一样人间,不同尘世,合别赏、其中情味。
雪满空山,自殷勤、清光早备。
和月隔牖相看,渠侬座识。

穷途莫计。算可计、堪将醉矣。
移座灯前,抱衾榻上,独自听、闲敲棋子。
素影垂窗,螺杯盈碧,怅解语无花,幽怀准拟。
一著经行,万人难会。百十劫,珍珑其里。
大梦妨参,竟何由、枕愁来睡。
还怕梦里人询:梅开了未?

腊月廿四

相关评论:

芊若
首首都好情味,读好词和赏好花一样,也是要有机缘的。幸好昨天见你出来了一高兴就草和了一阕。
九十春光,十三锦瑟,历历是、人间图画。
如能这样和梅子在网络里相望到老,也是极好的。九十也是我对今生的期望。巧了哈

梅兮若
芊若你说得教我伏在案上,半晌做声不得。
想是这些天看海看得多,潮水都涨到眼里了。微笑。。。。。。

我也不知为何要写《个侬》。大抵是由于这词牌名好听罢。我喜欢好看的东西,贪着色相,是以好看的香色花光,青草奇木,山光水色,云霭雾气,又或者好看的人,好看的女子,好看的性子,好看的画,哪怕是草间上一颗盈光微颤的滴露,都忍不住要走近去,好好地端详一番。写文字,也是写遍百花异草,犹如置身香室,熏沐如如。仿佛这样,亦是一种方式与人间辎尘隔离。

起先写个侬,是为着爱人。然而我究竟不知是在写个侬,还是在写如侬。与其说是为了爱人,不如说是为了爱自己罢。人间或堪爱,皆不如爱自己紧要。零四年写个侬时,正是年关,生着一场大病。一壁发高烧,一壁偎在椅子里写《个侬》,迄今都记得。生了大约两个多月的病,终于活了下来。为何不爱自己呢,毕竟照顾我自己的,终须得我自己。

写着写着,就成了习惯,年年春上都要写一阙,仿佛是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似地。
也像对自己说:人间或多舛,记得要自爱。

芊若 :恩,也希望即使身在风雨中也依然记得世间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梅茗:下面是我粗浅的理解。虽说作者未必然读者不必不然,但非常离谱的理解也可能有的,请作者一定指正。我把这当成学习的重要机会。
【个侬】●病题春讯驿寄
又一番花信,偷沉水、胭脂成色。——又是一度春天来临。悄悄落水的花儿该有多少?那水色已如同胭脂染就。
春带愁来,枝衔寒去,费几许、淡笺浓墨。——枝头寒去,愁随春来。要费多少素笺笔墨,才能写尽这满怀愁绪。
如少心情,偏多离绪,点酥手红牙,翠山妆额。——百无聊赖,离绪扰人。(点酥手红牙,翠山妆额。——前句没看懂。点酥手,点心上画花样的手?红牙,牙拍?后句是说画眉么?望明示。)
雪卧霓裳,梦传罗帕,好吹彻、瑶池琴瑟。——“雪卧霓裳,梦传罗帕”,不知道有什么典故没有。“琴瑟”意固双关,但前面用吹彻,总觉有些不对劲。琴瑟如何去吹。
水路云帆,自相依、凭谁阻隔?——本当是瑶池神仙般相依琴瑟,是谁人可恨来阻隔。
分诉叠曲阳关,招歌孤驿。——两地相思。孤馆独吟。

销凝太息。似照见、相思痕迹。——销凝二字不解。如销如凝?太息里满蕴相思。
青釉相逢,萼红并宿,者次第、香寒影壁。——“青釉相逢,萼红并宿”,想来是孤馆实景。到底指什么,还请主人明示。莫不是说茶碗么。哈。瞎猜的。茶香难温寒壁。
栖月孤山,啼巢幺凤,便倚瘦琴心,归来远屐。——孤山梅,夜月寂寂。读到“幺凤”,就想起“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悲情凭添。一颗心,只是等着你等着你。何时能听见你归来的脚步声。
莫唤东君,莫传青帝。怕底事、春风早识。——东君也罢青帝也罢,都帮不了人。知人心者,早是春风了。
锯念裁情,忆琼瑰、做成刀尺。
休问哪个思侬,卜花姑射。——刀裁尺量,那如琼似瑰的相思,到底是谁更多。卜花来判吧。

这样的词,读之不动容也难。
后面几首等我慢慢品来。错处请千万明示。否则,我就不敢再乱读了。

飛廉:呵,這樣一年年過來,彷彿亦可微覷些河馬心魂。箇中滋味,筆者讀者,各自省矣。

我有白云:尺八声先到耳畔。特别留意了第五首的小序。
受积习影响,格外爱赏那聊聊数句文言。随意挥洒,清雅冲淡,文气浮动,玲玲如琴,皎皎似雪。但见心地,不觉有笔墨在焉。
第一次见到【个侬】这个词牌,不明就里。笨办法还是有的,就当做是写给我的看了,聚精会神,字字读来,沁入心脾。时而如茶,时而如酒,一嗔一笑,摇荡我魂魄。
当做写给我的,是因为之前阅读有障碍,个别地方难以索解。转化角度之后,一切了然。
词中的兮若师,很像超级自恋的我。惹人爱,没办法.

云岫 :珍品收藏。

一得愚生 :河馬其實挺多情
序:戊子冬月既望,入山踏雪事清游。山空寂阒,鸦鹊无迹;雪深盈尺,明静照眼。昼促夜长,终日无事,惟披衣行于林野数里,雪冷至心,遂返。席坐抚琴,就烛持卷,取木供暖耳。夜宿山中林屋,藉烛独弈,左右互博至中夜。灯寒如素,心清如纸,窗外雪落无痕,过耳有声,簌簌窸窸,息若天籁矣。
個中情境與我而言衹合夢見

石枰 :赏佳词如赏美人名花,这话须不假。

后生:从词论,唯其五精得,余恐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精此帖,鸡蛋俱见,似不必.
当然,楼主五年春绪,读者倘借此帖窥见,亦无不可.

飞廉:河馬其實多情得很呢。多時候,瘋玩打鬧之後是晶瑩一捧,鋼盔鐵甲護著的,不過方寸清潔。
便是因此,才教人如此欲珍欲惜,最好能抱回窩裡寶貝著去。偏又怕,自己這愚笨呆拙樣兒,委屈了河馬些些。所以,我最愛讓響馬賊劫回寨裡去了~這樣,又好纏著她,又好不悶壞了她。

梦堂:

疑似今生,卻分明,多生似也。知否有個人人,清愁此夜。
竟不敢多說,姑姑的詞,靜下心來仔細拜讀方可

梅兮若
下面是我粗浅的理解。虽说作者未必然读者不必不然,但非常离谱的理解也可能有的,请作者一定指正。我把这当成学习的重要机会。
==================================
梅茗姑娘这样子说,我还脱得了身?微笑。。。。。。
惭愧,还请恕我迟回复,实在是近日殊少闲暇。
你有所不知,我是极敬重你的。从看到你在古风发的第一次为悼念鹿野人家帖开始。又岂敢谈指正?言为心声,文字我既然自旧笥箧里拣了出来,自然不介意旁人作何解读。姑娘不必过谦。更无须和我如此客气的。只当是切磋清谈,可是好?

【个侬】●病题春讯驿寄
又一番花信,偷沉水、胭脂成色。——又是一度春天来临。悄悄落水的花儿该有多少?那水色已如同胭脂染就。
=========================
春讯:其实可以别指梅花。所以标题也是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面若有不明之处,大可以往梅花上靠,写者和读者的思维就比较接近了。其实不接近又有何妨,毕竟世上不止一千个哈姆雷特。

沉水:梅茗姑娘解读得很美。我起先使用它,是因着典故里的沉水是一种香料。梅花给人的感觉是先有香袭,而后始见花色的。

如少心情,偏多离绪,点酥手红牙,翠山妆额。——百无聊赖,离绪扰人。(点酥手红牙,翠山妆额。——前句没看懂。点酥手,点心上画花样的手?红牙,牙拍?后句是说画眉么?望明示。)
雪卧霓裳,梦传罗帕,好吹彻、瑶池琴瑟。——“雪卧霓裳,梦传罗帕”,不知道有什么典故没有。“琴瑟”意固双关,但前面用吹彻,总觉有些不对劲。琴瑟如何去吹。
===========================
霓裳:霓裳中序第一。(中国唐代乐曲其实都是道家乐曲,参见如今纳西古乐。)
红牙:牙板。和后面琴瑟一起,为的是渲染虚化丝竹之声氛围,而不是我一个人在抚琴(当时毕竟是在爱着的。。。),所以后面用的是“吹彻”。

翠山妆额:寿阳睡起时的五瓣梅花额妆。为何说寿阳呢(前几年狂书生也问过一次“何必寿阳?”),这典故几乎都被用滥了。当然不止因为个侬是梅花,更主要是与我个人的相貌有关。。。此处省略不提。

水路云帆,自相依、凭谁阻隔?——本当是瑶池神仙般相依琴瑟,是谁人可恨来阻隔。
分诉叠曲阳关,招歌孤驿。——两地相思。孤馆独吟。
=================================
招歌是出自《离骚》。此处略去解释。

销凝太息。似照见、相思痕迹。——销凝二字不解。如销如凝?太息里满蕴相思。
=========================================
1)销凝,因为是相思词,是爱着的状态。。。当然不似如今,只是枯坐了。微笑。。。。。。
2:为何“照见”?譬如说:文字般若其实是不必要的,盖八万四千法,实无一法可说,故而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笑,五百罗汉即刻退席。至于文字般若又有了,实在是由观照般若缘起而应运而生。所以用“照”字。

青釉相逢,萼红并宿,者次第、香寒影壁。——“青釉相逢,萼红并宿”,想来是孤馆实景。到底指什么,还请主人明示。莫不是说茶碗么。哈。瞎猜的。茶香难温寒壁。
==================================
这个问题问得很tough。。。这些年来我都没有和人解释青釉过。。。
写来写去,虚写实写,其实都没有离开梅,萼红是梅花,“青釉”也是梅,其实就是萼绿华。

青釉原最早是宋朝时候进贡最上品官釉。那时出窑的稍有瑕疵,都须立即摔碎掩埋的,绝不流露人间。日本吸收了大量中国精英文化后,在瓷釉上格外用心。也由于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和喜爱,将绿梅美化为“青釉”。这个说法不是中国哪一本古书上有典可载,而是我在十几岁时看过的一本日本散文集里了解到的。不记得是文集名目了。
梅花其实我比较喜欢白梅和绿梅,红梅太热烈,不适合我的情态。我的肤色是米色,向来也多著素服,对红色有极深的畏惧感。。。我的红娘子烛影儿倒是穿红色很好看的,极衬她的性子和容貌。

栖月孤山,啼巢幺凤,便倚瘦琴心,归来远屐。——孤山梅,夜月寂寂。读到“幺凤”,就想起“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悲情凭添。一颗心,只是等着你等着你。何时能听见你归来的脚步声。
===================================
“幺凤”其实也是萼绿华。
“归来”一句,梅茗姑娘和我所思略有出入。我肯定不是孟姜女王宝钏那种情深似海型的。微笑。。。。。。
我喜欢梦堂在顾影说词里经常提及的一句“且自簪花座赏镜中人”,一种漂亮的做人姿态和生活状态。女子并非一定要活的不离男子。自己难道不可以为己而容而取悦自己?我并不想像很多女子一样依附男子如藤缠树一般,活得好没有尊严,虽然我的样子有点乖,但灵魂却很邪恶,绝对是坏蛋。喝呼我向东,我肯定往西可着劲儿跑。完全的devil。我的一位友人说每次看到我笑吟吟的就心里发毛,不定我的脑袋里转悠多少坏主意了。

所以归来,有没有可能是我“归来”(归去)某个地方呢?归来和归去,其实是一种意思,不像英文的either "come” or "go"一是一二是二,到底汉语要博大精深些,值得玩味些的。

莫唤东君,莫传青帝。怕底事、春风早识。——东君也罢青帝也罢,都帮不了人。知人心者,早是春风了。
锯念裁情,忆琼瑰、做成刀尺。
休问哪个思侬,卜花姑射。——刀裁尺量,那如琼似瑰的相思,到底是谁更多。卜花来判吧。
===================================
“刀尺”在古典汉语里,可以表示“衣裳”。
琼瑰是雪。想梅花生得再美,无雪为裳,亦当减色不少的。。。
卜花的是姑射峰上的那个人,左一瓣梅花右一瓣梅花,卜来卜去:归去否,归去否,归得否?倒不是为了判断谁的相思多。。。
私以为爱人是一件无偿、自私且快乐的事情,若要斤斤计较,那是爱得不够,至少爱得不够纯粹。像我这样的人,若爱上一个花子,是可能的;若富可敌国、多才多艺多能、俊美无匹却不能懂我的,我也决计不会爱他,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过。我不会为了任何其他而放弃自我。。。我喜欢为自己欢天喜地地活着,即令在他人眼里看来是很傻很不识时务的。微笑。。。。。。能爱上一个人,不容易。所以即便不能相濡以沫,也感恩其赋予的一段美好的日子,让活着有了些些细小的情味。虽则微不足道,却是弥足珍贵。人间活着,实在太难了。。。

这样的词,读之不动容也难。
后面几首等我慢慢品来。错处请千万明示。否则,我就不敢再乱读了。
==================================
惭愧,劳得你如此慢品,倒让我有些惶然的。
姑娘若是有疑问,慢慢儿写了一块儿。我若是有闲暇过来,得藉此机和姑娘闲话清谈,亦为浮生闲趣。

梅兮若
从词论,唯其五精得,余恐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精此帖,鸡蛋俱见,似不必.
当然,楼主五年春绪,读者倘借此帖窥见,亦无不可.
=====================================
我固然捍卫你说话的自由和权利,但是能从《个侬》这个词牌评定鸡蛋俱见,这种说法还是把我给小小震惊了一下。。。。我可不可以说,怀疑你对词牌和词的结构的了解程度。。。于此愿意和后生无畏君商榷一二: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金缕曲》是声律最协的词牌;而《个侬》是钦定词谱中最难得一个词牌。
因为其一:全词基本上是四字句这种极端不稳定结构,从声调和音律上极难控制和掌握。
其二:四字句很容易让人不是写成了骈文,就是顺口溜,容易落入两个极端。
其三:四字句中,要求对仗程度不低,何况不能一味因对而对。句式排布要极尽变化,略有雷同,这样长的词牌,就会累赘冗繁,极之不堪。
其四:从情味上而言,同为超长调,《莺啼序》好铺排而动情;然而《个侬》要在四字句这种硬度极高、且难以摸索韵律的句式上用工夫,并且出情味,比莺啼序难度要大得多。从结构上来看,《莺啼序》的结构守着“近远近”的规律,全词大致上无障碍;《个侬》要求虚实不断穿插回徊,才不至于失之沉闷。
其五:天性使然,我对于文字很敏感,对于遣词和章法还是略作讲究的。能至于拆不成片段这种支离破碎的程度,还是想请教一下到底是出于哪一首,又或者是哪几首哪些地方?请后生可畏君不吝赐教。微笑。。。。。。

===============================
我有白云君此评,着人想象。实乃名如其人,光霁洒落,白沙青石。

要是塑料花呢,石枰?微笑。。。。。。

拍拍芊若小脑袋。又跑哪里去了。。。

我原来在古风放过几张雪景照片,其实就是末首《个侬》里所提之处。改天有空暇翻出来给闲云同学看看,也好再入梦一回。微笑。。。。。。

梦堂同学所说的那句,是静极生幻。。。那个人人,是纳兰用得最温柔好看。

原来飞廉上次说的铜盔铁甲是这样这样这样这样,好生委屈,难道我不够格田剥光乎。。。?好生生的河马被你折腾成了兵马俑,你于心何忍?回头山寨花姑娘都跑了,你就得给我拉到山上当杨排风去,不然打死,深埋,做花肥。让你的小情人独个儿看小鸭子哭死去。

苏小隐:梅姑的,都是从心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默默地读着便好。

梅茗:多谢详解。作者的博学,教人佩服。
建议这样内涵丰富的作品,最好文后加注。
否则,如我这样浅薄,却又喜欢读词的人,岂不是读到沟里去了。 :)

用典原本没错,但不至于成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就好。有些用典精彩的作品,如俺山东老兵稼轩的作品,人读时不只是读词,也长见识。
恕我直言,我认为以你的蕴藏,不必借助那么多典故依然能写得非常棒。呵呵,我当时甚至有错觉,以为你这是隐秘日记。故意让人半懂不懂。

再有,诗词离今天大众本已很远,虽不必降低水平迁就,但鼻息吹霓自说自话,恐也不利于诗词的发展。当然,如果写出来只是给自己读或只是几个知己朋友欣赏,也自无不可。——我想你能看出来,这话只是泛泛而谈,并无具体所指。

梅兮若
梅茗姑娘才是博学之人。才看见你写的关于埃及的文字,喜欢。我最近刚好在看一些埃及史诗,改日若得闲暇,我们俩慢慢儿坐着清谈,将宜助得这淡薄的秋声,可使得?微笑。。。。。。

用典一说,姑娘所言极是。
我个人觉着小令和绝句最注重灵气,尽量在构思巧妙和语言活脱上用工夫。长调可以适当用些典,和七律一样,略丰润些,也滋养些质感。我自己是蛮不喜欢读那些艰涩得寸步难行、武装到牙齿的诗词,整个儿没化开的酽墨直接往纸上蘸的做派。文字是要能化程式的好。稼轩的一些词,用典手法很好,不觉着艰深,刚好增长了厚度。

再一说,尽用僻典,就成了掉书袋。常用熟典,也有审美疲劳。文要薰,要养,到得养到无典胜有典,语近平淡更动人,仿佛“贫贱夫妻百事哀”,又如“还君明珠双泪垂”,这就是功力了。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也是久处幽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的道理罢。上回山菊在我的小角落里题兰诗后说:好花须半开,才好看。我没有来得及回复。芊若倒是替我答了一句:向来喜欢叶子的。我想,她是记得旧年夏天我和她说的如今喜欢叶子多过花的话罢。年岁渐增,我愈发寡淡无味了。易安句云: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看起来,情态十足,少女姿态,羞态可掬。但是,真的是天然纯真?自然不是。有了故作姿态,有了拿捏,有了倚门回首后还嗅的动作,可见这小心思,已不纯净了。但是男子会认为,很有情态,很美。大约很多人也会以为很美。然而,尤二姐见琏二爷时,也是这般模样的。与琏二爷那双桃花眼,多是登对来着。


文如其人,应该是有道理的,至少在性情上。我不是如火如电如光如雷的那种人。性子比较温吞,平时缺陷是凡事拖拉到最后一分钟的人,如在情爱上,大约是爱了,只在心里永不会说出口的那种。我虽然填词很多,但极少涉及相思情爱之类。这几首词,勉强有几首算罢,也不是故意写的让人半懂不懂,是不知道情爱之事,从何言说?真正的爱情,都不是摆在桌面上给人看的。能摆在桌面上,那肯定不是爱情,而是充斥了某种世俗的东西。是什么呢,大家都不是笨笨。

以前不是很相信星座,如今觉着有点儿将信将疑。传说中我的星座,很妈,很眷家,三天两头哭哭啼啼地找妈妈(太不像了),我怎么可能是这种人呢?但是,打死也不说的性子,倒是真的。所以文字上,也可能有这种感觉,现代文字写的,基本上很多人要猜是写甚么。。。猜文字背后的这个人,更甚于文字。其实是过了。我的人比文字简单。所以如果从这方面入手,凡事从最简单的去看,可能还比较贴近我的想法。

问题是,我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让别人看我的文字的诚意。总觉得个人想法是很私人的东西。我写字,是为着取悦自己,和内心的一种对话方式。从来也没想过要如何如何扬名立万,好像我也不需要。名利这样东西,若是注定的,赶都赶不走,有时都觉得无奈。若不是注定的,早早晚晚,一颗世俗之心都会被人知晓,何以对天下嗤笑?做人何必太孔雀?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在僻静的小水洼里,河马很好。

写作手法养成了惯性,你让我一哭二闹三上吊,我完全手足无措。我的态度是:坐下,慢慢儿啜茶,说说误解曲解出在哪里,认理服输。若朝我不分青红皂白狂扔手榴弹,我理都不理,一声不吭地速速跑掉了。这回是你看得仔细,我又喜欢你这个光霁明清的人,所以被你给抽丝剥茧了。不然,我也给你打太极算了。微笑。。。。。。

午后清谈,乃美事。我也不多谢了。

芊若:恩,越来越喜欢河马君了。文字和性情一样宜人

我有白云:受教了。
梅茗看得太认真,令人感动。

飞廉:

一 親親大河馬;
二 其實上次的「帶頭盔的」真不是指妳,是指某個頭象兵馬俑,又愛指著別人文字說三道四偏偏還不知所謂的;
三 我一直對「僻典」這個詞很感興趣。譬如,甲一共讀過這點書看到某些字一頭霧水,乙一共讀過那點書看到某些字似曾相識,而丙又一共讀過N點書看到某些字長嘆好嘉。那,這些字,到底僻還是不僻?我覺得,現今若能從網上查到的都不能算僻,畢竟,都已經放給全世界看了,你還想怎樣?(當然,願不願意去看是各人私事。)又及,早知道長篇大論便能得大河馬更長篇更大論的話。。。我早寫去了。。。

梅茗:

因为你的文字魅惑力太强,我无法抗拒,遂有逐字逐句索解之想,这也是我一向读诗词的习惯。笼统或褒或贬只下结论,其中自不乏行家真知灼见,但也可能有滥竽充数敷衍葫芦之辞。
误读,这事阅读常事。想起来了,艾柯的《误读》我已购回许久,却还没有开读。:)义山一首《锦瑟》,千年以来,各种解读吵吵到今天,仍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按每一种解法,都是那么自然贴切合情合理。让人只有佩服义山的份儿了。
古人经典中至今没有确解的词句也不是没有。作为眼前的作者,我自不肯放过你。因此才强拉衣角问个究竟。
既然你自己都说了:“我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让别人看我的文字的诚意。总觉得个人想法是很私人的东西。我写字,是为着取悦自己,和内心的一种对话方式。”可知,我这个冒险算是失败了。:)
不过收获仍是非常大。比如“青釉”指梅花,这个从没有见过。其余别的典故虽都是知道的,却没看出来,这说明我的个人阅读水平仍有待提高。
读别人日记已是冒失,再强问根由,真是傻大姐了。

以后也许还有很多诗词上的东西要向你讨教。希望你不要嫌我蠢笨不肯教我。

梅茗:我觉得诗词爱好者认真看作品,是应该的。我不相信古风只我一个这样的痴人。
“我有白云”君这一“感动”,倒是吓了我一大跳。

后生:从词论,唯其五精得,余恐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精此帖,鸡蛋俱见,似不必.
当然,楼主五年春绪,读者倘借此帖窥见,亦无不可.

-----前帖意思明确,没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如果这样说:
看看最后一首,觉得梅版主前几年没白练笔。到至境后反观,却觉得前四首太不理想了。

梅版主所言两大长调之别,虽未见精到,却也非耳拾之言,网友也可借鉴。
金缕曲,调子虽好,历史上却不见得出了多少佳作。

梅版主,后生所言,均自说自话,实在没有搭理之必要。

飞廉:

其一,樓上的果如當今各大磚客,有磚無的。說了半天,除了虛妄,無實無據。偏偏還把自己擺了天樣高方來發話。

其二,假設樓上這番十六有理了,人家拆了至少還有七寶樓臺。您那【菩薩蠻】讓人連看著都快笑暈枉論拆解。

其三,除了忙著指點別人這不好那不精,您得時還是該攬塊菱花一睞,或許也能有幸稍賞自家模樣。當然,我們不排除攬了也白攬的可能。

其四,既然都說是「自說自話」不須人搭理了,又何必硬跑來污糟人家的「七寶樓臺」。您大可以舞回自家盡情十六去。那樣,最可憐不過你家空氣,也算是饒過此間眾生,造些陰騭。

我有白云:

【销凝】 (约等于)销魂凝神。
宋 柳永 《夜半乐》词:“对此佳景,顿觉销凝,惹成愁绪。”
宋 秦观 《八六子》词:“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宋 张炎 《瑞鹤仙·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词:“黯销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
元 赵善庆 《水仙子·客乡秋夜》曲:“捱长宵,何处销凝?”
清 龚自珍 《台城路·送姚怡云之江南》词:“瘦砚敲霜,古笺啼月,真箇销凝无主。”
【红牙】
(1).檀木的别称。檀木色红质坚,故名。
唐 白居易 《中和日谢恩赐尺状》:“况以红牙为尺,白银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 唐 皮日休《二游诗·徐诗》:“轴閒翠鈿剥,籤古红牙折。”
《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俶》:“ 俶 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綾二万匹、绵十万……红牙乐器二十二事。”
《辽史·太宗纪三》:“ 唐 遣使遗红牙笙。”
(2).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宋 司马光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红牙板急絃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游春即景》曲之一:“蔌絳纱,按红牙,金鞍半攲玉面马。”
明 王世贞 《同省中诸君过徐丈》诗:“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梁州》。”
清 洪昇 《长生殿·制谱》:“听宫鶯数声,恰好应红牙。”
【ZDIC.NET 汉 典 网】

越女镜心:

逐一拜读.学习了!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