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童装 > 【稽古探源】“玉戉”与“铜钺”起源考(五)

【稽古探源】“玉戉”与“铜钺”起源考(五)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5 08:03   浏览 N 次  

【稽古探源】 “玉戉”与“铜钺”起源考(五)

◎尚古玉

五、“方斗”与“北斗”

唐代《开元占经》引用了汉代乃至战国星相家关于“勾陈”的星相学说,由“勾陈”辅佐“天子”的独特关系,也可看出“勾陈”星座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如《春秋纬》曰:“上精为钩陈者,钩陈也,害土,立万物度数;以(阙)陈。”《乐什图》曰:“钩陈,后宫也。”《合诚图》曰:“钩陈,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巫咸曰:“钩陈,天子护陈将军,水宫也。”《史记?天官书》曰:“后勾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荆州占》曰:“钩陈者,黄龙之位也。”“主不用谏,佞人在位,则钩陈星不明。”“钩陈,天子大司马。”又占曰:不明盛,人君耗。”石氏曰:“钩陈星,欲其光明耀美,天子左右强;若细色黑,左右弱。”郗萌曰:“钩陈者,后宫也。”“钩陈星盛,天子之辅强;小微,即辅弱。”

中国古字中,“钩”源于“勾”或“句”,“勾”同“句”,“陈”同“阵”,“勾陈”义为“句阵”,即“句”形“阵列”。所谓“句四星”即四星连成的方框形的“方斗”。“句四星”后又加上二星,组成“勾陈六星”,于是“勾斗”装上了“斗柄”,因此也形成类似“斗勺”的“勾斗六星”,因此,便很容易与北边的“北斗七星”相混淆。虽然“勾斗”居于“天中”而“北斗”则处于中心的偏北一侧,但在没有天文星图参照的情况下,很多古籍中将“勾斗”与“北斗”往往混为一谈。但仔细看,“勾斗”和“北斗”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勾斗”的“斗柄”只有两颗星,其“斗柄”二星连线上翘,类似“斧柄”,所以“勾斗”看上去像是“手斧”;而“北斗七星”的“斗柄”为三颗星,其“斗柄”三星连线渐弯下垂,像似“勺柄”,致使“北斗”看上去更像是“羹勺”。两个星座的区别在现代西方星图中非常明显,“勾斗六星”在西方星图中叫“小熊星座”,“小熊”的尾巴向上翘起,整体形状颇类“手斧”,而“北斗七星”则称“大熊星座”;“大熊”的尾巴向下弯垂,整体形状就像“羹勺”(见图7)。

笔者以为,“斗”与“升”形制一样,皆为方形,最早应指“句四星”,因为“句四星”居于北天中央,是早期的“北极”标志星座,因而“句阵四星”中心的“极星”得名“天皇大帝”,正可谓“帝张四维,运之于斗。”中央的“帝星”加“四维”的“句阵四星”组成“北极五星”。所以,此“句阵四星”组成的“方斗”与后来通称的“北斗”并不一致。为便于区别和叙述,笔者将居于天中的“句阵四星”称之“方斗”,以便与偏居北边的“北斗”相区分。

最早出现“斗”字的古文献如《易经?丰卦》:“日中见斗”,《诗经?小雅》:“维北有斗”,殷墟甲骨卜辞也有不少星占记录,如“甲辰比斗”、“夕庚比斗”、“夕丁比斗”、“夕辛比斗”等等,但都只说“斗”而不说“北斗”。可知“北斗”为后起之说,意思为处于“斗”之北方的另一似“斗”的星座,即现代通称的“北斗七星”。古代中国的天文图,其视图方向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我们看历代的中国古星图,“北斗”都不在中央位置,而是处在全图的下方,即北边一侧,自然应称“北斗”。而处于正中位置上的“方斗”,才是正宗的“斗”。因为这“方斗”和“北斗”的形象相近,容易混淆,也会明白古籍中的很多疑难问题,盖因各人的理解不同而造成。

《淮南子?天文训》说:“帝张四维,运之于斗。”以及《史记·天官书》所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他们说的“斗”,分明指的是居于“天中央”的“斗”,如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棺盖上所画的“天象图”,就是“斗”居中央(见图10)。似乎与《史记·天官书》说的“斗为帝车”相对应,东汉画像石也有“帝乘斗车”的画像(见图11)。

图10战国曾侯乙墓棺盖天象图 图11东汉画像石:斗为帝车

需要辨正指出的是,所谓“帝之斗车”应是居于“天中央”的“勾斗”,因为“勾斗”里正坐着“天皇大帝”星。而“勾斗”应为“勾陈六星”,但东汉画像石之“斗车”则画成了“七星”,其弯柄形状又似“羹勺”,于是很多人便将此看成了“北斗七星”。可见在东汉之时,就有了将“北斗”混同于“勾斗”的看法。于是现代一般人也都将司马迁这段话里的“斗”解释为“北斗”,其实为错误的理解和阐释。看司马迁先生在另一段文中说道:“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明确地分别提到“北斗”和“南斗”,似乎和前面话中说的“运于中央”的、不加“南”、“北”修饰的“斗”应有所区别。但,即便是司马迁先生真的将“北斗”看作“帝车”,其观点也值得商榷。因为看汉前的古籍都说“天极”为“句四星”或“勾陈六星”,而看所有的古星图中,“北斗七星”偏于北侧并不“运于中央”,况且“北斗七星”的“勺头”里也没有“天皇大帝”之星。另外,看唐、宋的天文图里,“句四星”或“勾陈六星”都处在“天极”圈内的中央位置,而“北斗七星”则远在圈外的北边;再看《北极变化图》,不管多少年如何变化,“勾陈六星”一直都在“北极”圈内,完全有资格当作“帝车”,而“北斗七星”永远在“北极”圈外,怎么可能充当“帝车”呢?

值得商榷的还有司马迁在上文说的“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一词,源自《尚书?尧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西汉伏胜的《尚书大传》曰:“璇者,还也,玑者几也,微也,其变几微而行动者大,谓之璇玑,是故璇玑谓之北极。”西汉刘向《说苑》:“璇玑谓北辰,勺陈枢星也。”更早的古籍《周髀算经》也说:“北辰皆曰璇玑。”“欲知北极枢,旋周四极。常以夏至夜半时北极南游所极;冬至夜半时北游所极,冬至日加酉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所极,此北枢璇玑四游。正北极枢璇玑之中,正北天之中。”位于“天中北极”的“句阵四星”方阵,如同“天之枢纽”,因而又称“璇玑四星”,由此便可理解《周髀算经》所说“正北天之中”的“北枢璇玑四游”,可见所谓“璇玑”即“勾陈四星”。但战国以后对于“璇玑”的理解多有差池,因“句陈璇玑四星”与“北斗勺头四星”形状非常相似,以致于后人常将“北斗勺头四星”误认为“璇玑四星”。自司马迁将“璇玑玉衡”笼统解为“北斗七星”后,很多人均沿袭其说,并添枝加叶,错上加错。如《尚书纬》云:“北斗居天之中,当崑崙之上,运转所指……莫不政之,故为七政。”将“北斗”与“七政”密切联系,其他东汉纬书也进一步将“北斗七星”与“七政”对应,并将“北斗七星”分别命名。《春秋?运斗枢》:“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而为斗。居隂播阳,故称北斗。”

其实《史记》中的“北斗七星”每颗星并无专名,看最早手绘的《敦煌星图》的“北斗”,各星也无专名,而统称“北升”。《敦煌星图》虽出自唐代,但估计古有渊源,因而与《春秋?运斗枢》的“北斗七星”说法并不一致。东汉的很多占星术书中,常称“魁四星”为“天冈”、“魁冈”或“天罡”、“魁罡”,大概因为“魁四星”的方阵,组成四方的“冈”形,寓意又为四正“罡”字。于是稍后的《晋书?天文志上》也说:“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而宋人洪兴祖补注《楚辞?王逸?九思》的“上察兮璇玑”也说:“北斗魁四星为璇玑。”

以上诸家均将“璇玑四星”称为“魁四星”或“魁罡”,都注意到了“四星”阵列的“方斗”形,但错误之处在于张冠李戴,把居于中央的“魁四星”,放到了居于北侧的“北斗七星”上,于是“天中方斗四星”变成了“北斗七星”。

其实,从字源上看,“魁”字为“鬼”加“斗”,而“斗”为方形的“升斗”状,应为连线的“璇玑四星”或“勾陈四星”,而绝非“羹勺”形的“北斗七星”。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有些“凸”形陶文,据专家考证即为史前的“斗星”象形符号,并非后代所画的“长弯柄勺子”形。其实,这短粗直柄的“凸形斗”,就是后来夏商“青铜钺”形状的楷模。那些带“柄”的“青铜钺”,就是源于这“凸形斗”。“凸”形后来摹画成文字,可写成“由”形或“甶”形,这“甶”或“由”形,即为“魁”字之“鬼”字的字源。《说文》:“鬼,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看“鬼”字头部为“甶”字,《说文》:“甶,鬼头也,象形,凡甶之属皆从甶。”“甶”字古体亦写作“由”,或“田”,皆为四方形,这正象征“勾陈四星”,且方框内“十”字连线的交点,大概就是“北极星”——“天皇大帝”。另外,“神”字的古体,也有将“示”字旁换作“鬼”字旁,写作“鬼申”合成的一个字,如《说文》:“鬼申,神也,从鬼申声。”所以,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神”与“鬼”是相通的,因而古语中有所谓“神模鬼样”、“神鬼莫辨”之成语。

由象形“神鬼”的“四方”形,也可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天罡神”之说。“天罡神”就源于“天罡星”,看“罡”字即为上下结构“四正”二字的合成,亦即“四方”之义,其实就是天上的四方形的“璇玑四星”或“勾陈四星”的抽象文字形。

《参同契》卷下:“二月榆落,魁临於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

《抱朴子内篇》:“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鹤林法语》:“天罡属辰,辰戌丑未谓之四正,以其属土,居於中央,故曰四正,罡字从四从正,以辰为土,故此功曹谓之天罡。”

《三命通会》卷六:“魁罡,辰为天罡,戌为河魁,乃阴阳绝灭之地,故名。”

《道法会元》卷八十二:“天罡,罡者四正为罡,取四方之正中,乃吾心也。”《道法会元》卷七十七:“夫天上天罡,阴精也,真土也。乃天之真阳也,居於天中之天,为天罡星,其实号曰中黄星,变化於辰也。”

看这些道家经典中,特别重视“天罡星”,因其居于“四方之正中”的“天中央”,明显指的就是“天极四星”。“四正为罡”,其四星方阵若“方斗”又如“鬼头”,便有了“鬼”“斗”相合的“魁”字,可知“魁”源于“罡”,本为一星两名,所以道教典籍说“魁罡,辰为天罡,戌为河魁”,“魁”与“罡”相通而并称,于是“天罡星”便变成了“魁斗星”了。由此亦可知,在“天罡”变成“魁斗”的过程中,“魁斗四星”渐渐混淆于“北斗七星”。此中嬗变,在道教经典礼拜仪式“步罡踏斗”里,可见端倪。道教的“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时礼拜星斗、召请天神的常行法术。其“步罡踏斗”的步法,古名“禹步”,传说为大禹所创。战国尸佼《尸子?广泽》说:“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足无爪,胫无毛,偏枯之病,步不能过,名曰‘禹步’。”《荀子》说:“今羽士作法,步魁罡,即谓禹步也。”“禹步”为古代巫师跳神的颠跛步伐,巫师以此步法召请神灵,因此人们称之为“巫步”。西汉扬雄《法言?重黎》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可知汉代之前多见巫师“踏禹步”、“步魁罡”,祭拜星斗,请降天神。看《荀子》说:“禹步魁罡”,而“魁罡”方形,估计战国时的“巫步”为“踮步跳方”。而东汉以后道教则演绎成了复杂的“步罡踏斗”,变将“魁”与“北斗”混同起来了。

“步罡踏斗”的仪式是:先在醮坛上铺设象征“天道”的“罡单”,其上画有四灵、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将醮坛转换为天神境界;然后高功法师脚穿云鞋,按星辰斗宿方位,行踏罡步,默念咒诀,神驰九霄,幻想走入天界,启奏上帝,请降天神以伏魔镇邪。顾名思义,“罡”为“四正”,“罡单”中心应画“魁罡四星”,周围画上“四灵”和四方二十八宿也可以,但再画上“北斗七星”就有点走入歧途了。由此看来,东汉的张道陵创建道教仪式以后,“魁罡”与“北斗”便逐渐混同起来,以至于今天一般人只知“七星北斗”而不知“天极四星”的“魁罡”了。

古称的“天罡”或“魁斗”,形为四星方阵,加上中心的“帝星”即如“田”字,而“田”为方形四孔,四孔又很像四只眼睛,所以堪称“方相四目”,这“四目”本为闪亮发光的“四星”,又可称“黄金四目”,由此便可推断,这大概就是古代传说中长着“黄金四目”的“方相氏”来历。同时也可知,“方相”的“田”或“甶”字,称为“鬼头”的原因了。

《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郑玄注:“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疠疫之鬼,如今魌头也。”“魌头”即画着“四目”的“鬼脸”,亦即后世之“傩面”。“方良”又作“魍魉”,戴着“鬼脸”面具的“方相氏”既能“驱疠疫”又能“驱魍魉”,其超常神能当然来自天神“四目魁星”。由此也可解开后世降神作法,何以头戴“方相四目”的“鬼脸傩面”之谜。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三云:“世人死者有作伎乐,名为乐丧。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一名苏,衣被苏苏如也。一曰狂阻,一曰触圹。四目曰方相,两目曰僛。费长房识李娥药丸,谓之方相脑,则方相或鬼物也。前圣设官象之。”可知古代倡优戏剧中的“方脑四目”的“方相氏”即“魌头”,皆源于“鬼物”。“魌头”亦即后代所称的“傀儡”或“傩面”。现代西南少数民族一直流传至今的蒙戴“鬼脸”装神弄鬼的“傩舞”,就源于“方相氏”作神法事,其“傩面”即古之“魌头”。“魌头”又与“魁”相通,如《礼?檀弓》《注》曰:“魁,猶首也。”所以,“方相四目”的“魁首”、“魁元”等均与“魁斗”大有渊源。所谓“方相黄金四目”恰如闪闪发光的“方斗四星”,由此推理,“方相四目”大概就仿画自“天罡神”所在的“方斗四星”,所以这“鬼脸”似的“方相四目”便可称“魁首”,而“方斗四星”自然可称“魁斗”了。“魁”有“鬼首”之意,于是后人称商代“青铜钺”上的“面首”纹为“神面”、“鬼脸”,其实在商代人眼中,此“鬼脸神面”实为“天神魁首”。由此也可明白,为何很多古代的“方斗”形的玉器、铜器上刻画鬼脸神面的缘故(见图12)。

图12笔者藏玉:鬼脸方斗

(全文七章,未完待续)

2011年1月于济南“尚古玉堂”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