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皮鞋 > 语言一种艺术---读《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何宗艳)

语言一种艺术---读《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何宗艳)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3 17:59   浏览 N 次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由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吉姆特博士所著的《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在想要做好一名教师,做一名好教师,如何与学生交流沟通这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优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更是一种语言艺术的体现。在这本书中吉姆特博士提出了很多鲜明的观点,有一些是值得我慢慢用心来体会的。这些也是每一个教师所应该要记住的话。

一 “尊重孩子,摈弃语言上的暴力(例如训话、责难、嘲讽等)。”

从小到大,回想我们所受到的中国式传统教育。在典型的中国课堂上,如果课上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在那叽叽喳喳,交头接耳的话。老师会立刻生气的呵斥道:“不许说话,坐好,手放好”。在我的脑海中“不许说话”似乎成了中国广大教师训斥学生最常见的用语。若是碰到了更顽劣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呵斥会置之不理,这时老师的威信似乎受到了挑战,最初的呵斥升级为责难,一边迅速的用粉笔砸向那调皮的学生,一边恶狠狠地批评着:“滚到教室外面站着去。”学生乖乖的拿着书站到了教室的外面,整个教室突然安静下来,课堂气氛特别的怪异。这些就是我小时候所看到过的教师批评学生的方式。现在,我在看看过去教师的语言,实在是缺乏了艺术性。一个“滚”字从无形中就会对学生人格产生一丝隐形的伤害。

教育常常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好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的教师,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小心翼翼呵护幼小的心灵。教育要的是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滋养而不是伤害。

二 “多多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的品行。”

心灵的成长是要靠很多微妙的东西来滋养——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延伸的恳求等。每一个教师要学会有技巧的表扬学生的行为。书中曾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15岁的南希写了一首优美的长诗,她的老师赞扬道:“南希,你将来可以申请去参加国际的P.E.N”。那是什么啊?南希问道。“就是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的笔会”南希发出了兴奋的欢呼,她觉得被受鼓舞,决定为这一激动人心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教师和父母一样都需要有高水准的交流能力,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的敏感。每一个老师不要吝啬称赞的词语,多多夸夸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试问我们现在教育中学生受到的更多的是老师一句句的责备和批评。如果将批评的语言换成鼓励,那么教育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记得我在读研一阶段参加的一期“中国与新加坡小学生的交流文化活动”。我作为新加坡学生的华文辅导老师,当我们在华文学习课上和孩子们一起练习写钢笔字帖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我站在讲台上煞有介事的给他们介绍如何正确的握笔,怎样吸钢笔水。尽管我很卖力地讲解着,可下面那群孩子早已迫不及待的在那自己开始写字了,当我看他们一个个只顾自己,不听我讲解的时候,我感觉我内心的那团火气似乎都要爆发出来了。但我又想单单发脾气、呵斥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的。相反我面带笑容的说道:“下面那个同学听我说完注意事项之后在动手的话,那他就会比其他急匆匆的同学少犯错误,写得越快,错误越多。” 没想到话音刚落,聪明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停笔,在那听我讲解。在练习写字的时候,我在教室里来来回回看看他们握笔的姿势,写字的笔画等。时不时我看到一些坐姿端正,字迹工整的学生时,我就悄悄地在他们的本子上给他们盖上一个小印章。也许在大人看来一个小印章没有什么,可是孩子会觉得那是老师对他的一种肯定与表扬。课后甚至会有可爱的小男生拿着他的写字本给我看看,我会很高兴的鼓励他:“写得比以前进步多了,加油哦。”听了我的鼓励后,小男孩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拿着本子飞快的跑开了。

“多一些夸奖,少一些嘲讽”嘲讽对学生来说永远都不是一件好事情,只会毁坏了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嘲讽犹如砒霜一样对孩子的打击是致命的。有时我经常会听到一些中小学生向我抱怨说因为不喜欢某门课的老师,所以就不喜欢这门功课就越学越差。原因就是有些老师对学生太苛刻太凶,有时做错题目就立刻指责学生“你怎么这么笨啊!” ,考试不理想就批评学生“你怎么考得这么差”等。试想老师的这几句批评也许本意是对学生的关心、一种善意的批评,可是这种说话的方式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语言的伤害,长此下去学生会越来越情绪低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不断的陷入恶性循环。

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班级中会有“后进生”(后进生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不能适应社会大众要求,不能遵守纪律,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好好的做作业等。)我们常常把这类“后进生”过多的都归咎为他们自己的学业不良,品德不良。那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到底什么原因让原本一些应该积极向上的学生变成了“后进生”,我们的老师是不是也该承担一些责任呢?如果每一个老师多一些积极正面的鼓励,少一些消极的批评,每一个老师都不吝啬自己表扬的权利,那么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才能取得进步。外面的世界是在用思想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更亲近,他们是与学生心灵的对话。心灵的对话更需要艺术的语言。让润物细无声的语言浇灌每一个学生心灵的最深处。

参考书目:

1、《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海姆.G吉姆特 著,冯杨 、周呈奇译

教科院09级 何宗艳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