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的民间“掘宝人”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3 17:26 浏览 N 次由于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杭州西溪湿地近来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这块被称为天堂杭州一大景观的城市湿地,不仅景色迷人,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哺育当地民间文化的洪氏文化,至今已流传几百年。
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的民间“掘宝人”
锣鼓声声,笛音阵阵。牛年早春二月,从北京传来喜讯,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蒋村(五常)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就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五常龙舟胜会”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项目扩展名录。在这块名闻遐迩的湿地深处,作为哺育了当地民间文化的洪氏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早春时节,记者顶着霏霏雨丝,专程采访了几位常年在乡间奔波的西溪湿地文化的民间“掘宝人”——
一副对联研究十年
[掘宝人物]:洪大根,76岁,洪氏第70代传人。
听人介绍,现年76岁的洪大根老人是洪氏第70代传人。他原是五常的老乡长,退休后在家闲不住,自愿为洪氏文化研究和传播出力。作为洪氏后人的洪老伯在许多游客心目中,堪称“洪氏文化的活地图”。
在湿地深处修葺一新的洪氏宗祠门前,记者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洪大根老人。洪大伯身材墩实,满头白发,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听说记者想了解洪氏家族的来龙去脉,洪大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算起来,洪氏家族繁衍的历史超过了1000年,流传范围很广,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甚至在日本也有洪氏的后裔呢!”在记者面前,老人一脸自豪,“我是洪氏第70代传人,我们洪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共工氏,最早发源于敦煌,经过数代的迁徙到了杭州,世代居住于西溪。”
冒着绵绵细雨,洪大伯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洪氏宗祠,一边向我们介绍洪氏家族的前世今生。指着墙上的示意图,洪大伯不愧是洪氏文化的“活地图”,几句话下来就帮我们把洪氏的脉络梳理得清清楚楚。据史料记载,洪氏家族为西溪历史上的百年望族。洪氏家族自宋代起世居西溪,史上多出文人、官宦,尤在明清时期最为鼎盛,被誉为“钱塘望族”。记者看到,洪氏宗祠中有一副对联概括得很好“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洪大伯细细解释,“父子公侯三宰相指的就是洪皓和他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祖孙太保五尚书说的是洪钟。到了清代洪家又出了洪昇,他所创作的戏曲《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齐名,齐称‘南洪北孔’。”
屈指算来,洪大伯研究洪氏已经整整10年了。谈起与家族历史的渊源,洪大伯坦率地说道,虽然自己是洪氏后人,但最早对洪氏研究产生兴趣要归功于洪氏宗祠里的那副对联:“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在参观过程中,看到被不小心碰歪的栏杆、桌椅,洪大伯都轻轻地把它们放好;见到地上的纸屑,洪大伯也弯下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回顾自己的坎坷经历,老人深有感触。洪大伯说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族谱书中许多文言文、冷僻字生涩难懂,有时候看起来像“天书”,但坚持的精神支持着他一路走到现在。在家里,他翻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着阅读大摞大摞的族谱和发黄的史料,碰到不懂的地方马上就记录下来向别人去请教。洪大伯说,自己常常一看就是一天,有时还要看到晚上十一二点。洪大伯记忆犹新:“很多资料我都是跑到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去找的,今天找不到我明天再赶去,一次两次查不到,我查7次8次。”
就这样,十多年来洪大伯踏遍五常及周边每个乡村,手上积累了500多万字的座谈记录。两年前,洪大伯终于完成了最新版《洪氏族谱》的修订稿,“这只是第一步,洪氏家族文化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看着自己的辛劳终于有了结果,洪大伯欣喜地说。
绵延五世的“藏书人家”
[掘宝人物]:顾志兴,曾当选“杭州市十大藏书人家”,原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一进入顾老家中,记者的眼帘马上被书所占据——满墙的书,兼作客厅的书房有一大半堆着厚厚的书堆。“说起来,当年我还曾经被评为杭州首届十大书香人家。我平时不仅喜欢研究藏书,自己也喜欢藏书,其中还有几本线装书更是我的宝贝呢。”记者面前,顾老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藏书。
顾老1961年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杭州教育学院等校任教,后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虽然年逾七旬,身形瘦削,但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顾老睿智的目光和清晰的记忆。
说起与洪氏文化结缘,坐在摇椅中的顾老慢悠悠地介绍:“除了自己的专业,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藏书和刻书。对于藏书和刻书,我把它俩比作文化传承的双子星。如果书籍不印出来,我们怎么把文化传承下去,如果印出来的书籍没有人收藏并加以好好的保护,如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有句诗说得好‘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千瓮常作灾’。我认为,洪氏家族对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们的藏书和刻书。”就在去年底,顾老编著的70万字的《浙江藏书史》出版发行,书中对自东汉年间以来浙江2000年的藏书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还被评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洪氏藏书源起于南宋初年的杭州洪氏先祖洪皓,到明朝时洪氏家族藏书十分丰富浩繁,到了洪钟时已经五世藏书。”洪皓可以说是洪氏藏书的开拓者,他藏书1万多卷,名画数百卷,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后来洪皓的藏书被金兵所毁,可是他仍继续求书藏书。明代洪氏藏书更是著名于世,到了清初的洪昇,洪氏家族藏书已经达七八代之多,这种情况当时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国家危亡之际,上前线杀敌人是民族英雄;为保卫和保存中华文化而呕心沥血,又何尝不是民族英雄?!”由于研究透彻,顾老对历代藏书家的评价也就令人耳目一新。
根据考据,洪家藏书是浙江藏书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与此同时,洪氏家族刻书也十分值得介绍,”顾老话锋一转,“南宋洪皓长子洪适、三子洪迈,明代的洪楩都是刻书名家。特别是洪楩,他的刻书多且精。他刻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保存了大批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和明清时期的许多重要作品。”
如今顾老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可是他平时总是闲不住,算起春夏秋冬多少次来过西溪,顾老也数不过来了。“即使刚过春节,自己也是一有空就想往下面跑,往乡村基层跑,心里总记挂着挖掘出更多的‘民间文化宝贝’来!”
执迷《长生殿》的“夫妻拍档”
[掘宝人物]:周膺,男,1961年出生于浙江建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学专业,现为杭州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晶,女,1970年出生于浙南温州,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洪昇是杭州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骄傲,更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世界级文化名人。”在周膺夫妇俩的心目中,洪氏文化始终是他们共同研究的兴趣点。从良渚文化到西溪文化,再到洪氏文化,相同的研究课题使夫妇俩从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都有了谈论不完的话题。
2004年,周膺从省城杭州来到余杭区挂职锻炼。素来爱好文化研究的他马上对当地的良渚文化入了迷,不久,《中国5000年第一证:良渚文化与良渚遗址》、《美丽洲:良渚文化与良渚学》、《良渚文化与杭州的缘起》在他手下陆续问世。一个偶然的机遇,他的兴趣开始转向西溪湿地和洪氏文化的研究。受丈夫的影响,在省社科院的夫人也转而与他一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了。2007年开始,《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模式研究》、《杭州洪氏家族文化研究丛书》相继出版。
一提到洪昇,周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洪昇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号人物’,他的《长生殿》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高峰。”说到个中缘由,洪昇不仅在剧本写作上颇有造诣,同时他也精通音律,“历史上,剧作家中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所以洪昇创作的戏剧既有内容,同时也符合戏剧的表达形式。”
翻开我国戏剧发展的历史,洪昇集十年之功创作传奇剧本《长生殿》,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戏剧双壁。洪昇也与孔尚任一起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说起来,洪昇和《长生殿》都与杭州有不少的渊源。”洪昇出生在杭州,少年时师从西泠十子,洪昇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总括起来,洪昇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长生殿》的创作想法形成于杭州,最后的完善、定稿也是在杭州。洪昇曾经写过很多西湖、西溪的诗词。到了晚年,洪昇因《长生殿》触犯清廷忌讳遭贬黯然回到杭州,在吟诗作赋之余不断完善《长生殿》。“康熙42年,《长生殿》在吴山广场演出,观者如云,演出效果不同凡响。这些研究发现,我妻子都收录在《洪昇与西湖》一书里面了。”
平日里只要有空,周膺夫妇就会来到西溪考察,找村民了解调研洪氏文化。“几年如一日,在乡间地头也可以经常看见他俩的影子。”洪氏后人向记者透露。“洪昇生于杭州长于杭州,是我们杭州走出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希望在以后杭州能培养出更多像洪昇一样的文化大家。”
来源: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09-03/06/content_4558924.htm- 07-01· 华恒人的ARM建议
- 07-01· [转载]宇恒人回:亚翁先生
- 07-01· 【哥伦比亚】洞洞鞋加盟
- 07-01· 【恒人鞋业】恒人鞋业
- 07-01· 冰粥展示柜热卖中
- 07-01· 发给宇恒人的纸条
- 07-01· 临时停牌停多久探路者响
- 07-01· 恒人“09春夏时尚生活品牌
- 07-01· 恒人拖鞋:为灾区人民献
- 07-01· 花鸟画家王国勋老师五条
- 06-30· 深港大区西冲拓展活动分
- 06-30· 深圳展团软交会上的“明
- 06-30· 深港CEPA重大项目深圳地铁
- 06-30· 南科大问题与深港合作问
- 06-3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 06-30· 牧羊女
- 06-30· 芦花情
- 06-30· 虞美人.牧羊女
- 06-30· 你是谁?我又是谁?(转
- 06-30· 老鼠和鱼皆吾所欲----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