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皮革 > 《生命桥》演绎有生命的课堂

《生命桥》演绎有生命的课堂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5 03:37   浏览 N 次  

听吴烨老师课有感 穆阳

3月24日到一校区听了两节展示课。吴烨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二篇文章《生命桥》。课文讲述了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听了吴老师的这节课,我心中不禁啧啧称赞:“名师的课就是不一样”。

一、对话的课堂。
课标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节课中,处处展现着“对话。”从吴老师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可以看出,她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与文本对话。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就在于教师是否用心去与文本进行了沟通。至今仍难忘记吴老师在教授至“……老羚羊胸前冒出几朵血花……”这节拓展文字时被文所动的场面。可见她在解读文本时着实下了很大的功夫。

生本对话更是本节课的亮点。吴老师通过老羚羊与年轻羚羊之间的一次声音交流做为切入点,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次对话,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文本,情感得到逐层升华,在“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生一死”这几组词语的渲染下学生真实进入到文本情境中,这从他们精彩的语言表达中一览无余。

二、开放的课堂

课标指出“要努力构建活力而又开放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开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开放体现在目标的突破并不仅仅拘泥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体现在三维目标的立体整合。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老师教学目标的处理上是水到渠成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文字浅显,但字里行间隐含的对生命的感悟往往被人忽视。吴老师通过多次引导学生体验对话,加上拓展的阅读材料,以“读-问-说-悟”的方式巧妙实现了三维目标,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开放的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吴老师这节课是用《斑羚飞渡》这本书导入,乍一看很普通,我当时就想,可能是用这本书引出课文内容吧。然而,很多人都错了,这本书成了课堂的一条线,里面节选的内容始终贯穿着教学。而且,当她在问学生有没有读过这本书时,将浏览与阅读的区别通过谈话的方式告诉了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没有任何“为教而教”痕迹。试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再去读《斑羚飞渡》,那收获肯定不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吴老师课堂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三、课堂充满“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课堂必然充满琅琅书声,在本节课中,学生默读、自由读、分节读、教师引读多达6次以上,这对学生形成语感、积累、感悟以及情感熏陶将产生重要作用。

有语文味的课堂必然有语文的训练。在这节课中“听说读写”训练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结课之前“写出你想对文中的一个角色想说的话”更是点睛之笔,因为当一篇文章学到有味时,当文中情感已经成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时,写就会成为情感宣泄的最好方式。

总之,听了吴老师的课,自己的情感久久不能平息,通过听她的课,真得是给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面对自己的课堂,曾经迷茫过,无助过,疑惑过。曾经问自己: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从吴老师的课中看到了方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沿着课程标准这条准绳,去创新自己的教法和课堂,是前进的目标。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