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运动鞋 > [转载]中国动画片如何闯出新路

[转载]中国动画片如何闯出新路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9 18:30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中国动画片如何闯出新路作者:女儿琳琳

中国动画片如何闯出新路 ―― 以“乐”为主,革新传统思维

-- 本文发表于 中国动画学会 主办的《中国动画》会刊 2008.07 总第19期

中国的动画产业是否有发展前途?毫无疑问,有。走什么道路?产业化道路。怎么走?靠创意。这些话只要是搞动画的人都会说,问题是什么样的创意能带来效益。

中国制作动画片的公司(指民营企业)没有走出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没有一个自主的品牌,没有确立一个主攻方向,没有一个能代表本公司的形象代言,这个形象代言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卡通形象,还包括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主题卡通形象的动作、表情、语言。树立公司形象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解释了。即使个别有主攻方向的公司也因其题材、剧情等因素的感染力较弱而未能完全得到社会公众认可,以至生命力短暂,不能流传下来。没有延续性何来效益。动画公司需要用新思维带来的新创意和产品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形象。

产生新创意的源泉在于革新传统思维。

我认为动画片的根本是娱乐,离开根本,动画片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在这个根本之上,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中国动画要想有所突破就要改变思维--重“教”轻“乐”的寓教于乐的思维,“教”是自然而然被“乐”带出来的,而非有了“教”才“乐”,“教”是隐含的,重点应放在“乐”上。我相信如果重点放在“乐”上,中国人是不缺乏新创意的。如果为了“教”去拍动画,那么观众的范围是要大打折扣的,成人早已不用动画片去“教”,孩子在学校受“教”的时间已经够长了。而且这对题材选择、内容编排的范围,对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表情的发挥也会大受限制。

动画长片要感动人,短片要娱乐人,被感动也是“乐”的范畴,所以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乐”都是制作的主要目的。

创意受限于思维,因此没有新思维,就不能产生新创意,没有新创意中国动画何时迎来新曙光也就是未知数了。

在此仅从动画片创作新思维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想法:

1. 题材、情节

用新思维选择题材,使之成为一个能使人产生共鸣的剧情是首要任务。

剧情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剧情创作要用新创意,精彩创意产生经典剧情,剧情不要求离奇曲折,错综复杂,最主要的是让观众接受。纵观世界经典动画片,无论哪一部,剧情都是令人无法挑剔的。而我们国产的剧情就像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石民勇教授所讲:“首先是剧本的故事内容差,年龄稍大点的看着觉得特别假,既没体现出民族特色,也没有让人亲近的价值观,以致大人不屑看,小孩不爱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我们的编剧们没有一点新的创意产生呢?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应该说中国动画片的创意是很突出的,但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了中国动画片特定的内容,也决定了不能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限制了我国动画片发展的空间。但八十年代之后并没有发展过去的创作思维,没有与时俱进,仍延续着传统的以教育为主的路线。从《天书奇谭》、《封神榜传奇》、《西游记》到九十年代末期的《宝莲灯》,及至目前,创作思维,创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好不容易出了个《摩比斯环》,可单从影片名称上就已经对其有些敬而远之,更不要说内容了。

文章开始提到公司的主攻方向,《蓝猫》算是一个主攻方向了,而且也是有效益的,但其剧情没有摆脱寓教于乐思维的束缚,对“教”过于注重,“乐”得不够。其实讲述科学知识的题材是可以的,如果再多加进一些幽默感、丰富的表现力就更好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蓝猫》没有新的内容出现(《蓝猫》的识字、学拼音等只能算衍生产品),为什么不能让《蓝猫》在其他题材上发展一下呢?一辈子只有这3000问吗?不能让《蓝猫》“乐”起来吗?

剧情国际化,这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我国的动画剧情基本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而使国外观众不易理解接受,以《宝莲灯》为例,这部国产影片可以说是精心之作,不仅投资巨大,在制作方面也可看出中国不缺少画面渲染的高级技术人才。但在国际动画界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力呢?问题还是在剧情上,这些故事内容本身已经是中国百姓熟烂于心的,对中国观众吸引力不大,不能被感动,不能引起共鸣。而对外国观众又不易理解,不易接受,只是看个热闹而已(仅指剧情)。说到底就是题材选择问题。难道我们的动画大片的取材仅限于西游记这类古典书籍和民间传说吗?不能将思路再扩展一些吗?与之相反,国外的动画剧情却能使中国观众接受,因为其题材广泛,更人性化。我觉得我们的编剧思维还没有完全以走向国际市场的思维去考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论点在动画界是值得商讨的,这里所说的并非脱离中国文化去迎合外国人,恰恰相反,必须要有民族特色,但要考虑到什么样的内容国外观众能够理解接受,这是融入到国际市场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只有本民族的人能看懂,那我们的动画片何时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呢?我期待着中国的动画大片也能从国外带回票房。

〔顺便提一句题外话,还有一个因素影响中国动画剧情的质量,那就是编剧的薪酬水平。编剧待遇低下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投资商们不重视编剧实在是让人想不通,这就像装修,试想一万元和十万元的装修相比,其效果能同日而语吗?这实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低收入不出上乘之作,低劣品打击投资信心。所以创意是财富,重赏之下有勇夫。〕

2. 形象

卡通形象恐怕是最难设计的了,当然说的是能深入人心的、使人难以忘记的卡通形象。可以说米老鼠唐老鸭的形象,小时候只看了一集的短片它们就印在我脑子里了,再加上说教少,娱乐多的剧情,给我的生活中增添了很多乐趣,准确的说不仅是增添了乐趣,还带给了我无尽的想象力。

形象设计同样是需要新思维、新创意的,我国不缺少高水平的动画画师,缺少的是想象力。让我们比较一下,《好猫咪咪》、《黑猫警长》、《蓝猫》,这三只猫的造型是否有相似之处?《哪吒闹海》、《宝莲灯》中的哪吒和沉香是否相似?《半夜鸡叫》、《神笔马良》是否相似?这样来看就很清楚了。

从个人观点讲,国产形象设计不利于适应剧情的需要,因为根据情节、语言、说话口气等该形象需要反映出各种表情,而我们的脸部和形体设计略显死板,不适宜作各种变换。我们做出的动画形象,基本上是反映正反两派的,正派的是以正义的,大义凛然的风格出现,反派的是以面色灰暗,奇丑无比的风格出现,这已经是一个套路,一直延续至今,在商业化的今天,这两种形象哪个都不适合商业运作。白雪公主和沉香的形象同时印在本子上(虽然可比性差一点,但主要表达的是形象设计),我想孩子们肯定还是选择白雪公主,这就是孩子们所需要的“乐”。

我国形象设计中最成功的当属《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其形象既可爱,又顽皮,又富于艺术性,且可以变换成任意造型,具有巨大商业潜能,只可惜生不逢时。至今为止已经出现了几个孙悟空形象,均没有能够超越《大闹天宫》。

最近的所谓的大片当中,哪个形象能使人难以忘记呢?

3. 动作表情对白

经典动画中,我最看重的除了剧情和形象外,就是动作、表情和对白了,相对而言,国产动画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精益求精,经常是一个动作跳到另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跳到另一个表情,动作和表情的过渡不够细腻,说话时只有嘴在动。当然这种现象和中国人内向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肢体语言不丰富,但我们一点都不能改变一下吗?为了能让观众开心而去换一下思维吗?

《人猿泰山》、《狮子王》、《白雪公主》等中的人物、动物形象的表情则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小狮子或调皮或委屈或惊恐的表情,公主既高贵端庄又温柔活泼的表情被画师们描绘的实在惟妙惟肖。

动作的表现手法也像剧情一样体现了不同国度的文化风格。《猫和老鼠》以动作诙谐幽默著称,充分体现了西方人肢体语言丰富的特点,其表现力不仅使儿童不必去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就已经开心不已,就连成年人在闲暇时观看此片也会乐得前仰后合,忘却烦恼。

会话的幽默感是西方人的长项,这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关,非一两句话能说清楚。

而这些正是我国国产动画中欠缺的,让观众“乐”不起来,那些僵硬的动作表情不如看真人明星表演。再提一下《蓝猫》,整部片子当中,蓝猫或淘气的表情仅可数的几种,无论情节发展到哪里,也只是几种表情的互换,表现力不够丰富。但我并不相信我国的画师做不到“乐”,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导演。我国的动画导演在思维上还没有转变,或是本身正统的中国文化积淀太深,缺乏幽默感。因此只注重宏观方面的构思,不十分讲求精细的环节。同时也受剧情要求的约束,对话趣味性苍白,使动画片能带给人轻松感的特性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国产动画未能走向国际,未能使国外观众接受的原因之一。

4. 背景、场景

场景、背景绘画、设计水平,也是衡量一部影片的标准,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可以说中国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从新近出产的影片就可以看出我国美工大师们的高超技艺。有动画感、色彩艳丽、充满气魄的背景是绝对可以做出“大片”的,欲做出优秀影片还是应该在其他各项上下功夫。

场面恢弘绝对是大片风范,未看剧情内容,先看气势,观众可能就已经被吸引住了。所以背景创作的新思维同样是出产大片所必不可少的,对精良的背景制作,观众会“乐”在其中。

当然提升动画片水平的其他方面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影片的配音、配乐、技术处理、软件应用、特效等,对这些方面的创新,中国的技术大师们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类方面的问题是最让人放心的,就不多说了。

总之,能让观众“乐”起来是最关键的,这就是我想倡导的新思维。

最后顺带说一句中国动漫业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即产业化问题,虽然有点离题,但我想说明的是只有新思维才是发展动画产业化的基础。

说产业化实际上也就是市场化,以前我国动画投资是靠国家,现在是靠投资人或公司,这当然有本质的不同,投资人要得到回报,但一部动画的投资动辄几千万,如何收回成本还要有较大的利润呢?仅靠票房是不够的,还要靠该片的衍生产品,这里存有巨大的风险。如何才能判断其能出现丰富的衍生产品呢?追根溯源是靠该片的影响力,一部有力度的作品其影响力是惊人的,影响力从哪里来?当然离不开宣传,但无论宣传的力度有多大,最后还是要看该片本身的含金量。其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我觉得至少要从上述几点来衡量(从影片制作上来讲当然还包括配音、配乐等),因为做到这几点,我相信这部影片一定是成功的。

像《宝莲灯》这样的片子即使收回了成本,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大,与其所期望的目标差距有多远,只有它的发行商最清楚了。但从影片影响力的延续性使我们也清楚了,在市场上能看到多少其衍生产品?(对一部大片来说,如果2000万的收益也算巨大成功的话,那只能说太缺乏进取心了)而《米老鼠和唐老鸭》的产品,《变形金刚》的产品仍延续至今,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文章前面对《蓝猫》的策划有一些想法,但相比较来说,《蓝猫》还是成功的,从其图书的发行上可以看到一些卖点,比如其《大型科普动画系列丛书――蓝猫淘气3000问》中,在书尾提一些问题,少儿还是有兴趣去回答的。我只是对没有把“蓝猫”和“淘气”培养成中国的“米老鼠、唐老鸭”感到遗憾。

产业链的形成靠的是策划,动画公司的策划部门才是最重要的部门,利用新思维深入策划才能有新创意的产生,这个部门是从最根本上给公司带来效益,带来发展。我们的动画出品公司经营了这么长时间,难道走不出一条自己的新路吗?

闯新路靠什么?靠新思维,靠新创意,靠政府的支持,靠动画人不辞辛劳的努力。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