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西服 > 最辉煌时重庆服装曾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

最辉煌时重庆服装曾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8 06:25   浏览 N 次  

   产值一度位列全国五强,出口38个国家和地区,而今在本地的市场份额还不足5%

  "渝派服装,我就知道天派、树王、段记,别的不清楚。"提起本地品牌服装,近日,正在解放碑新世纪商场选购服装的市民周女士表示。

  该商场几层楼的服装销售区,本地服装品牌仅占据不足10个摊位,最大的一个摊位,经营面积也不超过15平方米。

  环顾周边商场,也鲜有重庆服装品牌。

  从重庆产"凤凰"、"九龙"一度享誉全国,跨出国门,到而今在商场内难觅本地服装品牌踪影,重庆服装为何会由盛转衰?

  最辉煌时,重庆服装曾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重庆服装业的发展轨迹是抛物线的话,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是这个抛物线的顶点。这之后,重庆的服装业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谈起重庆服装业近20年的情况,重庆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这样总结。

  重庆服装业发展并达到巅峰,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当时,重庆服装主供出口。

  从1970年到1990年,重庆服装曾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鼎盛时期,年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出口创汇超过2000多万美元,曾经一度位列全国五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重庆产"凤凰"、"九龙"等一大批服装走向了全国,跨出了国门。

  然而,辉煌之后是落寞。

  "现在,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重庆本地产品牌的占比都不到5%。"提起重庆服装如今在商场的状况,解放碑新世纪商场服饰销售主管李明珠如是回答。

  记者先后走访了重百、太平洋百货等多家大型商场,得到的回答均是"本地服装品牌在商场的占比不超过5%",就连重庆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朝天门市场,本地产服装品牌也仅占50%左右的份额。在各大商场销售人员的口中,"一线品牌是耐克、阿迪达斯之类,利润高;二线品牌是雅戈尔、七匹狼之流,名气大,好销;重庆品牌服装只能算'三线品牌',有点名气,但销量不行。"

  来自市经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3800多家本土服装企业中,仅有300家左右年产值超过500万元,其余都是中小型服装作坊。去年,重庆服装业年产值150亿元,还不到深圳的1/8。

  "20年时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服装生产总量由原来的五成不到,升至了九成以上;整个西部服装在全国仅剩下了不足5%的市场份额。"陈尚福说。

  市场、原料、人才优势逐渐丧失,重庆沦为服装输入大市

  重庆,从一个服装外输大市沦落成为服装输入大市。

  在段记西服董事长段庆红眼里,最辉煌时期,渝企主要依赖大型国企订单和国外品牌企业的贴牌生产。由于缺乏品牌,国内订单利润低,国外订单80%利润被国外品牌攫取,当时重庆服装业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充满隐忧。

  上世纪90年代,沿海地区加大开放,订单大量转向沿海。伴随订单同时丢失的,还有企业的生命线―――原料。

  "如今的中高档服饰面料,甚至纽扣这样的小配件,全都来自沿海地区。"天派服饰董事长曹毅有些无奈。

  原来,受本地大量服装企业没落的冲击,90年代后,重庆的服装面料、纽扣等服装生产配套企业也纷纷倒闭,少数活下来的只能靠为沿海面料企业生产坯布苟延残喘,原料逐渐掌握在了沿海厂商手中。

  而随之而来的还有致命一击―――人才的大量外流。

  "现在,重庆品牌服装企业的工人大多都有在沿海打工的经历,本地各高校刚毕业的服装设计人才80%以上流向沿海。"陈尚福表示。

  市场、原料、人才优势逐渐丧失,直接导致的就是利润低,企业缺乏进一步投入产品研发和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资金。

  去年上半年,雅戈尔公布的企业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服装的毛利率超过38%,净利率超过20%;其中,西服的毛利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9.4%。而在重庆,仅有段记、天派、树王等少数几家服装企业的毛利率能达到30%,净利率更是普遍保持在10%左右。

  "同样的面料,相近的质量,本地品牌服装的价格和国内知名品牌的价格相差20%以上。有资金保证,雅戈尔、利郎、七匹狼等自然能大力投入研发和树立品牌。"曹毅表示。

  为了生存,不少中小型服装企业开始相互盗版对方的旺销款式,在盗版最严重的2005年、2006年,不少沿海经销商来重庆采购服装都是逛一趟就离开。

  "人家嫌你款式雷同太多,缺乏竞争力。在当时,重庆服装外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回忆起此事,朝天门服装协会会长杨勇至今记忆犹新。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转机,重庆欲重建本地服装产业链

  2008年、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以外贸为主的服装企业纷纷倒闭,人才大量回流,重庆服装业则开始逆市而上,连续两年保持了25%的年增长。

  如何才能把这个逆转向上的势头保持下去?

  "树立品牌是当务之急。"杨勇表示。

  杨勇认为,树立品牌是提升重庆服装影响力,确保企业正常利润的前提。只有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重庆服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今年起,渝派服装城内的300余家品牌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款式上至少要有3处与其他企业不同,发现相互盗版、抄袭的,不仅将予以重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赶出服装城。

  "重塑本地服装业产业链和招揽人才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面对重庆服装业的发展,陈尚福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据陈尚福介绍,目前,我市不少区县都设立了服装工业园区,但大多数园区都只着眼于企业数量,对服装产业链建设以及品牌服装企业引进支持不够。

  "面料、纽扣、针线等原料都是企业的生命线,靠在沿海购买,随时都可能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园区企业再多也难以实现稳定发展。"陈尚福说。

  他认为,重建一整套产业链,让本地服装生产能够自给自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重庆有近十所高校在培养服装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应出台措施鼓励人才留在重庆创业,并推动服装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校企合作,让重庆不仅成为服装生产大市,更成为服装设计强市。"陈尚福说。

  而为支持我市服装业的发展,政府也将全力出手。

  据市经委消费品工业处副处长蒋爱民透露,我市已将纺织服装业列为支柱产业,今年,政府就将设立服装产业发展资金。该资金将主要用于本地服装企业技术改造、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

  此外,经委还在考虑将我市的服装产业统一集中,打造大型的重庆服装工业园,今后,本地服装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将可以享受到政策、资金扶持等各方面的优惠。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