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运动装 > 说高贵 / 萧瀚

说高贵 / 萧瀚

luyued 发布于 2011-04-22 06:12   浏览 N 次  

Angelica Kauffman. Hector Calls Paris to the Battle.

1775. Oil on canvas, 137 x 178 cm

说高贵

萧瀚

俄国十二月党人举事失败,许多农奴不理解:“老爷们为什么要造反,是想当鞋匠吗?”由于缺乏教育,这些农奴不明白这是一种高贵。

夏绿蒂.科黛刺杀马拉以后,被处于极刑,法国民众在街上向她扔西红柿、石头,侮辱她蹂躏她,就在被断头之后,还有人对她的头颅扇耳光,这些猥琐的人也不知何为高贵。

张自忠在与敌军拼杀到枪尽弹绝之后,被日军杀害,日军向他敬以军礼,这些敬礼的日军是在向高贵致敬,哪怕它出现在自己敌人的身上,这些日军懂得什么是高贵。

愚昧的时代,愚昧的国度,愚昧的人拒绝、排斥高贵,在他们眼里,高贵是对他们猥琐的伤害,优秀是对他们平庸的谴责。

高贵,从本质上说,从来与出身无关,与财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与权力无关,它只与人格有关。无怪乎雨果笔下的高贵,常常是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而不是有地位有权势的那些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无权无钱无势的梅斯金公爵,被人讥为白痴,但他却是最高贵的人。

然而,高贵,确实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在一个长期浸透了奴化教育的国度。当无论对错,孩子必须服从父母,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年轻人必须服从老年人,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员工必须服从老板……的时候,高贵几乎就从生活中被删除。

黑格尔曾经嘲笑《论语》没有哲学——也就是缺乏对超越性真理的追求,只有日常伦理的言说。这批评很到位。好在《论语》中也还有一些能够培养高贵品格的教义,中国文化除了《论语》,也还有更多精彩高贵的思想。所以,历代中国自然也还有无数高贵的人格,值得我们回味——“蹈海鲁连不帝秦”;东汉严庄、周党,不向光武帝下跪;明末黄宗羲,18岁千里追杀仇人;孙奇逢举茶壶而笑对清军,仿如无事;谭嗣同为改革赴死;……这些都是高贵。

高贵从来与对真理的追求连在一起,它不可能离对真理的追求100码以上。亚里斯多德所谓“吾愛吾师,更愛真理”,便是一种高贵,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必然给人高贵。在那个国家精神病时代,举世缄默林昭独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便是高贵。

可见,高贵,几乎总是和勇敢连在一起。而勇敢也从来和诚实连在一起,做不到诚实的人,必然是猥琐的,不可能坦然,不可能坦荡,也就失去了勇敢的基础。什么是勇敢?勇敢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勇敢就是遇事该担当的时候不逃避,勇敢就是举世谀词的时候,遵循自己的良心敢于不说假话,即使不敢说真话,也敢保持沉默。托马斯.莫尔为了自己的信仰,与国王决裂,即使被关在伦敦塔,即使被处死,他也不改变信仰;林昭的精神穿越了整个时代,超越了整整几代中国人,她没有给那个丑恶的时代留下半点妥协,这是罕见的高贵。

高贵总是和独立连在一起,在那些依附性人格,你是见不到什么高贵的。你怎么可能在奴才的身上见到高贵?你可能在奴隶身上见到高贵,比如斯巴达克斯,但你绝无可能在奴才身上见到高贵。

高贵的人格必是自由的人格,任何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品格,都不可能和高贵沾边,你能从专制者身上见到高贵吗?不,你只能见到蛮横!你能从奴才身上见到高贵吗?不,你只能见到猥琐!

高贵的人格必是具有平等精神的,即使在各个不同时期,人们理解平等的观念不同,至少高贵的人格在其本阶级内部,具有平等精神。高贵的人格,必是不卑不亢的,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权势、财富而尊敬或鄙视,只会因为他人的人格而赞赏或睥睨。在当代,从全球范围来看,平等精神已经深入时代骨髓,但是大量国人还远做不到实践平等精神。所以,我们到处可以见到那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满脸谄笑点头哈腰的人,而这两种品性一般是同一种人的表现方式,只看场景不同,而随时转换态度,如蒙田所说,趾高气扬和摇尾乞怜是一回事,一点没错。

当代中国一个可笑的现象是,许多人自己没有尊重他人的习惯,却要求别人必须尊重自己。就是在网络论坛里也一样,不少人自己可以随便侮慢别人,却不许别人反击,这都什么逻辑!这些人本质上都既是专制者,也是懦夫。他们只能对无权无势者耍横,见了有权有钱有势的,可能就是一副满脸堆笑的丑态。

中国人的生存哲学里有一项所谓唾面自干的“和稀泥为贵”,我不觉得有什么可贵的。我宁愿欣赏动辄拉开架势要打架的草莽之徒——例如《静静的顿河》里那些彪悍的哥萨克人,也瞧不起动辄退避三舍的懦夫。我至今对西方历史上的决斗心向往之,无论马克思还是韦伯,不都是带着刀疤从大学毕业的吗?那是人的尊严受到侵犯之后得不到理所当然的道歉之后,应有的反应。普希金和莱蒙托夫都死于决斗,如果不是能够决斗的勇士,他们就不可能有辉煌的文学成就,他们人格的高度决定了他们艺术成就的高度。

高贵从来不是天生的,追寻它是一个过程。我上述对决斗的赞许,只适用于青壮年时期,我们不能想象过了40岁之后,马克思或者韦伯还跟人决斗。正如康德所说,到了中年之后得有真正的崇高人格。因此,面对羞辱与侵凌,以大气的沉默对待,是一种更高的高贵,既超越了胆怯的逃避,又超越了好勇斗狠。托尔斯泰发神经,要和屠格涅夫决斗,那一年他33岁,屠格涅夫43岁,屠格涅夫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决斗的挑战,这正是更高的高贵,他宽容了托尔斯泰的胡闹——最后,他们不是和解了吗?否则,屠格涅夫如果也陪着发神经,世界文坛上弄不好就要失去一位伟人——无论他们俩谁死。

高贵的人格,理当表现在生活各个领域,许多情况下,追求高贵的人,发现自己不得不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虽然特立独行未必都是高贵的,但高贵的行为常常是特立独行的,尤其在那些环境恶劣的社会中。一个人按照内在的良心要求去做事的时候,倘若与环境格格不入,与周围的和稀泥格格不入,伊就会变成别人眼里的特立独行者。世上本无巨人,只因站着的人太少,坐着甚或跪着的人太多的缘故。所有的崇拜都是因为误会,就是因为坐着或者跪着的人,无法理解站着的人。

当克里斯朵夫为自己一年里又失恋,又没长进而痛哭的时候,他的高特弗列特舅舅告诫他不要想当英雄,所谓英雄,无非就是做好每天事情的人,而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没能成为英雄,是因为无法做好每天的事情。罗曼罗兰借助高脱弗烈特舅舅之口,说出了一个最浅显但也最重要的真理:人格的修炼是点滴的,是漫长的,是不留心就看不见的;但这种修炼一定是认真的,不姑息,不拖泥带水的。据说列宁的办公桌下没有抽屉,因为他每天都处理完该处理的事情,不留到第二天。我不赞成列宁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实践,但他的工作方式确实很了不起——无论他成就的事业是否邪恶,这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这与高贵人格的修炼,在道理上是互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紧紧围绕着日常家族伦理的规训,而缺乏与追求真理相关的生活态度,这就导致了大量生活内容,往往会在与真正的独立人格无关的领域里下功夫,因此不能有效地培养高贵人格。例如,所谓的为官之道,是官场见风使舵、仓皇自保、争风邀宠的厚黑伎俩培训;为人之道,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稀泥,或者干脆就是媚上欺下的贱骨头保命哲学。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遭到围剿。

这样的生存方式,因为没有对真理的追求习惯,就只能被裹挟在三姑六婆、三伯六公的人际关系之中,也就没有基本的超越性,无法跳离生活本身,居高临下看待自己,也就丧失了人格的自我教育能力。这正是中国产生不了《神曲》,产生不了《浮士德》这种以追求真理为主题的深刻史诗的原因。

这种生活态度,能培养出什么人格?占小便宜、依赖、低能、怯懦、虚伪、盲目、狡诈、冷漠、霸道、媚权、媚势、媚俗……,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真善美愛,没有自由、平等、博愛、公平、正义,简而言之,与高贵无缘!这种人格培育的结果,就是它可以让人服从权势,服从金钱,服从物质利益,却不会服从真理。在这样的生活里,与真理有何关系?与人格有何关系?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其说是培养人格,还不如说是灭杀人格;与其说是培养,还不如说是戕害摧残!

高贵,总是和真理连在一起,和独立的品格,和对自由、平等、博愛,和对真善美愛一切美好的品质相关。

古今中外,从历史上,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案例,有权有钱有势的人未必高贵,甚至还常常是人格低贱者;而无权无钱无势的人,却可能是高贵者,他们可能被人们抛弃、蔑视、凌辱,甚至被送进牢房,活埋在地下,但历史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是高贵者。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说的便是高贵。

虽然权力、金钱、地位,都可能会对培养高贵的人格产生良性影响(例如各个国家历史上的贵族阶层对自己子女的培养),但它不是必然的。无权、无钱、无势,可能会影响高贵人格的培养,例如贫民窟里不易培养出高贵人格,但也不是必然的。可见,没有一条与高贵相关的道路,其目的地是金钱、权势和地位。

在正常社会里,后三者应当是高贵人格的等量等质产品或者干脆就是副产品,而在不正常社会里,后三者往往是绝大部分人的终极人生目的,于是这种表面的浮华也就常常成为人格匮乏的遮羞布。如果人们把这些外在的东西当成高贵,那么高贵之神永远不可能青睐他们。比尔.盖茨是全世界首富,但是他的高贵不在于他是首富,而在于他的努力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祉,更在于他成为首富之后,以自己的财富几乎无保留地回报给这个社会,这才是他的高贵之处。

与一切美德一样,高贵,既是人格修炼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种习得的知识。追求高贵的人格,需要向真、向善、向美、向愛,需要关于高贵人格的修炼知识,需要关于自由、平等、宽容、博愛、公平、正义,这些最基本的文明的价值观,需要日常生活里无微不至地实践诸如诚实、勇敢、正直、公正、尊重、慈悲等基本行为方式,并且关注、留心、实践、反思与总结、提炼、再实践、再提炼,……它是一个漫长、不断上升的过程。否则,没有这一切,高贵,就不可能。

无疑,这样的人格修炼要付出许多代价,尤其在整个蔑视高贵的环境中,这样的人格修炼会比在那些有较好的环境中付出更高的代价。然而,真有追求高贵之心的人,必须配以追求高贵之行。一旦有了这样的追求,就得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切可能的磨难。

美好的彼岸,从来不会自动展开,需要人们用坚定的心力、念力与行力,用辛勤的血汗去换取。

2008年8月20日於追遠堂

2008年10月21日简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