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运动装 >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人物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人物

luyued 发布于 2011-04-10 22:12   浏览 N 次  

《在我们的时代里》的涅克是海明威早期硬汉形象的雏形。涅克爱好课外活动,勤奋学习,富于冒险精神。长大后参加了战争,带着战争的创伤和失落感返回家园。涅克·亚当斯预示了另一个人物杰克·巴恩斯的产生。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巴恩斯也参加了战争,在战争中身心受到伤害,他在观看斗牛的生死拼搏后,重新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巴恩斯相比,海明威对亨利的刻画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亨利敢于采取行动,当他认识到战争的无意义后,毅然退出战争。但这两者都缺乏生活的目标,是迷惘的抗争者。如果说这两者厌战、反战是基于自身利益和战争的无价值,那么《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乔丹就具有较大的社会进步意义。他带着对法西斯的无比憎恨,出于民族利益参加了西班牙战争。乔丹在执行炸桥任务时,明知困难重重,甚至会丢掉性命,但他还是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一连串的困难更加突出了乔丹坚韧不拔的气质。乔丹这个人物突出地体现了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在面对死亡时的态度。
“硬汉”形象不仅适用于战时的冲锋陷阵者,对于猎狮者、渔夫也同样适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的塑造把硬汉形象的塑造推到了高峰。作品一开头的肖像描绘和“硬汉”几乎毫不沾边:“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他独自一人肩扛桅杆,在黎明前驾船向海洋深处进发。在深海中他碰到了令人敬佩的强有力的、崇高而优美的对手———巨大的马林鱼,于是一场不亚于古罗马战场的激烈搏斗,在一个衰弱的老人和一只强壮的大马林鱼之间展开了:鱼逃奔了两天两夜,不断掀起巨浪,拖着孤零零的小船在海上飘荡。钓绳勒进了桑提亚哥的肉里,双手血肉模糊。老人筋疲力尽,饿了吃生鱼,困了打会儿盹。他年老体衰、抽筋痛楚、创伤剧痛、孤独寂寞。坚韧不拔的桑提亚哥终于征服了美丽的大马林鱼。他对自然、社会、人类、命运的思考,感性而又深邃,这是他不同于其他“硬汉”的突出特点。桑提亚哥虽然只是一个靠打鱼为生、倒霉背运、饥寒交迫、在海上顽强拼搏的古巴老渔夫,但他的感情是朴素的、健全的、富有人性的。桑提亚哥年轻时就无畏地去闯荡大海,经过一生风浪的体验,年老的桑提亚哥更加崇拜大海、热爱大海。他以衰年之躯孤独地飘荡到大海深处,去证明自身生存的价值、人格的价值;同时又在大海的怀抱中寻求帮助,受了伤的手在海水中得到医治,心灵在大海中感受到了温馨和力量。小说结尾写到老桑提亚哥又一次梦到了狮子,这种做梦情景的确和老桑提亚哥早年在非洲海岸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有关,符合老年人心理,非常真实自然。桑提亚哥的塑造是对“硬汉”形象的升华和总结。

在我看来,巴恩斯就像是早期的海明威,是一个迷惘的硬汉,但经过战争后海明威成长了,那他笔下的硬汉也必须成长于是就出现了乔丹,出现了硬汉面对死亡的态度,接着便是暮年的海明威在生活的思考下写出的桑提亚哥的硬汉。这是的他就更能体会硬汉要具有不屈服失败的命运,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面对死亡而不改容,自尊自傲、极力维护个人尊严和荣誉的精神胜利者。可以说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是跟着海明威共同成长的。也就是说每个硬汉形象都是不同时期的海明威。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