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运动装 > 多重压力之下 中国纺织品出口经历大考 - 纺织品出口 服装 外贸 _13408

多重压力之下 中国纺织品出口经历大考 - 纺织品出口 服装 外贸 _13408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1 10:06   浏览 N 次  
多重压力之下 中国纺织品出口经历大考 - 纺织品出口 服装 外贸
“今年中国纺织企业外贸遭遇的最大困难,就是多重压力集中爆发。但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全国纺织品出口在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出口金额却超过了去年。”在百届广交会的现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副会长欣慰地说。

中国纺织品量减价增的背后,是中国纺织品出口正在进行的一场结构变革的缩影。从纺织品走出国门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从中美、中欧政府间关于纺织品的多次艰苦谈判和角力,中国纺织品出口在曲折中长大,也在长大中不断遭遇新的压力。一次次压力,推动中国纺织企业在自我调整中完成新的涅槃。

压力集中爆发

“今年出口退税减少,汇率变化和生产原料价格上升,使我们的外销受到不少影响。”在广交会流花展馆,来自山东淄博兰雁公司负责销售业务的安强说。这个主营牛仔布和牛仔服装外销的民营企业是一个“老广交”,今年出口将达1亿美元。

兰雁集团遇到的困难,折射的是今年国内纺织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去年遭受来自欧盟等反倾销压力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纺织企业外贸需要面对的,更多的是源自出口退税政策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倒挂、油价上涨等国内外多重综合因素集中在一起带来的压力。

根据国家政策,自9月15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纺织行业平均退税率下降2个百分点。有分析指出,理论上讲退税率下降2个百分点,将导致行业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1175亿美元,2006年1-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7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预计2006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1375亿美元,增长17%。推算4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约380亿美元,折合约3000亿人民币。退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简单计算,4季度全行业减少营业利润约42亿元。

出口退税降低,将会降低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国内纺织企业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时,人民币汇率变化也同时给企业带来成本上的压力。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对美元汇率多次出现突破。毫无疑问,这也会导致今年外贸出口企业的压力。从广交会传来的消息表明,受汇率影响,一些企业持观望态度,已把以往的长线订单转为短线订单。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原料倒挂问题也是纺织企业面临的困难。目前国内外棉花价格有2000元的差价,国内棉价高于国外。对于纺织出口企业来说,这部分增加的生产成本,无形中增加了出口压力。同时,今年国内油价上涨,它必然通过影响化纤行业来影响到纺织企业生产成本。”曹新宇说。

出口:量少价增的背后

面对多重压力的集中爆发,今年国内纺织行业出口为何总金额不降反升?一个明显的答案是,在经历多次内外部困难的压力下,中国纺织行业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商品附加值,赢得市场。

据曹新宇介绍,1月至8月,我国服装出口189亿件套,平均单价提高了7.9%。就市场来看,其中,对美国市场的平均单价提高了26.5%。和一些出口竞争对手相比,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单价高出50%。作为一组对比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美国进口纺织品的单价下降了0.6%,数量则增长了1.5%.。

曹新宇认为,面对多重压力的集中爆发,国内纺织行业企业有不同情况,一是主动做出调整的,二是正在制订对策的,第三种情况,则是不能及时自我图存,最后被淘汰。

多次参加广交会的宁波致和对外贸易公司郑陵军经理说,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放弃了一般纺织品的出口,转而向更高附加值的商品,主要瞄准欧美的专卖店,出口商品比同类价格高40%左右。“当初转型时我们也很痛苦,一开始是亏损,但我们认识到必须脱离低档产品的行列,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才是企业未来竞争力所在。”他说。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低端商品比重过大,其背后,是对纺织产品研发力量投入的不足。目前纺织行业研发投入每年不到0.3%,化纤行业投入只有0.67%,在这样的情况下,仅靠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纺织企业未来竞争力不容乐观。而如果中国纺织企业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在国际上有很大发展空间。例如,像航天服等这类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用服装是高附加值的服装,而要进军这一领域,对企业来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必须深挖内功。

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国际外贸新困难,使中国纺织企业从呛水中学会了游泳。每次压力和危机,都促使一批纺织企业深入反思和自我图存的努力,在促使行业洗牌的同时,也推动行业结构的调整,带到行业整体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中国纺织品行业在重重压力之下经历着新生。

摒弃盲目乐观 增强行业自信

中国纺织行业当前展现的亮点,仍不足以让全行业盲目乐观。从长远来看,在国际贸易竞争和摩擦日渐频繁的今天,纺织企业必须头脑清醒,眼望长远。

“在2004年以前,美国基本对中国纺织品没有设置障碍。在2005年才有一个油画布600万美元的案子。而现在它选了一个聚酯短纤的案子入手。如果结合242条款,这说明美国采取这些措施,是在对我们2008年后的纺织品贸易进行试探。”曹新宇说。

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中国与美国等国的纺织品争端将是长期的,即使协议的达成也只能解决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第242段条款时间适用范围内。242段的法律效力为从中国加入WTO到2008年12月31日,所以中美纺织品关于"设限"的争端只能解决三年的问题,但三年之后,中美纺织品贸易还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所以中美纺织品争端将是一场没有时限的博弈。

具体到今年多重压力并至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并非坏事。“去年上半年,欧美等国很多东南亚的档次不高的订单转移到中国,那时国内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纷纷接单,我们的产品一下没人去做了。结果现在低端产品价格也上升了,这些订单又转移到别的国家去了,国内服装企业要想找活干,必须向更高档次的产品去发展,这就必然会优化国内纺织行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全行业的整体水平。”郑陵军说。

对于订单转移,曹新宇认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一定订单转移就是坏事。“具体要看转移的是什么单。”他说,“目前的一个情况是,很多企业的订单转移,不是被动的被迫转移,而是主动的产品和市场的调整。”

他认为,目前国内订单转移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低价值的转移,另一个是为转移市场风险,这都是主动的转移。一方面,国内很多企业开始放弃低价值的低档服装的生产,许多企业不再做沃尔玛的服装供应,这部分订单开始向越南、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外,为规避市场风险,一些企业开始向俄罗斯、南美等市场进行开拓,无疑,这些举措对中国纺织企业在今后国际贸易中保持健康,长久发展都是有利的。
[出处:网络媒体版权没有] 相关的主题文章:
  • 童星&小Icon 时尚圈的潜力股 - 明星观点 - 潮人课堂 _1137
  • DOS BESOS时尚女装2010CHIC带你走向欧洲国度,_1366
  • “运动因我而时尚”“OK823”品牌运动装,品牌,运动装,_686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