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3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6 13:50 浏览 N 次
均38%),富矿仅占探明储量的1/6。同时,除南乌克兰外,大部地区煤、铁资源在地域上结合不好,西部铁矿多,但缺乏焦煤,东部焦煤多而铁矿不足,介于其间的乌拉尔则煤、铁皆缺,导致钢铁工业原料、燃料的长途运输。钢铁工业分布较集中,拥有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及哈萨克五大钢铁工业基地,其中乌克兰和乌拉尔是历史较久、点多、规模较大的老基地,钢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6.3%和28.4%(1980)。其他 3个新基地尚处于形成阶段。主要钢铁工业中心有:乌拉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下塔吉尔、车里雅宾斯克,乌克兰的日丹诺夫、克里沃罗格、扎波罗热、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西北区的切列波韦茨、中央区的利佩茨克和哈萨克的卡拉干达等。
[苏联机械、冶金、化学工业]
铝矿资源不足,高品位铝土矿更缺,自给率不到一半,每年需进口大量优质铝土矿及氧化铝。炼铝工业是随着东部地区水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产原铝192万吨,仅次于美国。 主要分布在大型水电站集中的东西伯利亚。大型炼铝中心有东西伯利亚的布拉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以及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和克拉斯诺图林斯克。
铜矿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哈萨克、乌拉尔、乌兹别克、亚美尼亚及科拉半岛等地,其中东西伯利亚的乌多坎山铜矿占全国探明储量的 1/5。1982年全国精铜产量15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铜矿的开采与冶炼紧密结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萨克的杰兹卡兹甘,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巴尔喀什,乌拉尔山东坡的上佩什马、列夫达、克什特姆,乌兹别克东北部的阿尔马雷克,东西伯利亚北部的诺里尔斯克等。
铅、锌资源以多金属共生矿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哈萨克的阿尔泰山区和南哈萨克,其次为乌兹别克东部、乌拉尔、大高加索山北坡和远东区南部。1983年产精铅65万吨,粗锌87.5万吨,主要冶炼中心有哈萨克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铅、锌)、奇姆肯特(铅)、列宁诺戈尔斯克(铅、锌),乌拉尔的车里雅宾斯克(锌),中亚的阿尔马雷克(锌),北高加索的奥尔忠尼启则(铅、锌)等。
此外,镍、镁、钛、钒、钨、钼、稀土以及金、银、铂族金属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机械工业在各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产值最大。每年生产 3万多种产品,其中以重型机械、动力机械、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制造等部门较重要。机械工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产值占全国机械工业产值的4/5以上。
重型机械制造由于产品的金属单耗较大,又不便运输,主要分布在金属产地附近,如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及周围地区。乌拉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乌克兰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型机械制造中心。
动力机械制造由于对劳动力、技术及协作条作要求较高,分布较集中。列宁格勒为全苏最大的动力机械制造中心,70年代末期,涡轮机产量占全国的60%,涡轮发电机产量占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尔科夫、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及高尔基等。
拖拉机与农机制造业大多接近各主要农业区。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尔科夫、伏尔加格勒、车里雅宾斯克、巴甫洛达尔等(拖拉机制造)和罗斯托夫、塔甘罗格、图拉等大型农机制造。
运输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机车车辆及舰船制造等部门。由于历史、技术等原因,分布也较集中。莫斯科与高尔基是30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汽车工业中心,而伏尔加河流域的陶里亚蒂和卡马河畔的切尔内则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资兴起的新中心。舰船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宁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机车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乌拉尔等钢铁工业基地及其外围,如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哈尔科夫(内燃机车),北高加索的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70年代末,乌克兰和乌拉尔共占全国铁路货运车辆产量的85%。
苏联自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实行国民经济全面化学化的方针以来,化学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机械工业。1984年化肥产量为3080.8万吨(按有效成分计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纯碱、合成橡胶产量仅次于美国。但有机合成工业起步较晚,主要产品产量及生产水平均落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在布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矿物原料产地或与煤炭、冶金基地相结合。前者如同钾盐开采相结合的钾肥工业(乌拉尔、白俄罗斯)和与矿盐开采相结合的纯碱、氯碱工业(伏尔加河流域、顿巴斯乌拉尔);后者则同焦化工业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业的副产品密切结合,形成了综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化工原料已由过去的煤炭、化工矿物、粮食、木材等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形成了新兴的有机合成工业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与大型石油加工企业相结合,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乌法、古比雪夫、高尔基、鄂木斯克、安加尔斯克等),或布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干线输油、输气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里亚蒂、喀山、萨拉瓦特、斯捷尔利塔马克等)。
纺织工业为苏联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60%以上,1984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70%、50%、45%和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
农业 苏联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耕地面积22770万公顷(1984),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61976~1980年平均谷物产量为2.0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4%。主要经济作物中,糖用甜菜、向日葵籽及长纤维亚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84),牲畜存栏数:牛占世界的9.4%,居世界首位;猪占10%,仅次于中国;绵羊和山羊占9.5%,居各国之首(1981)。主要畜产品产量、牛奶居世界首位,肉类、羊毛居世界第二位。
农业以公有制为主体1984年全国有集体农庄26171个,国营农场22515个,跨单位企业和组织10113个,集体渔庄422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大,平均每个集体农庄有农业用地64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500公顷;每个国营农场平均有农业用地 16100公顷和耕地4900公顷。
苏联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早在6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谷物生产综合机械化,尔后便转入实现农业全盘综合机械化电气化及化学化阶段,但畜牧业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仍不高每公顷耕地的平均施肥量仅为102.9千克(1984),农田水利化更是薄弱环节,全国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6.9%。
种植业与畜牧业是苏联最主要的农业部门。由于地域辽阔,耕地和草原面积大,以及居民的食物构成等原因,长期以来实行牧农业并重的政策。60年代中期以来,畜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种植业。1981~1984年,畜牧业平均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种植业占45%。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3%,经济作物占6.5%,马铃薯和瓜菜类占4.3%,饲料作物占32.9%(1984)
[苏联农业区]
麦类作物约占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其中小麦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8.5%和总产量的52%(1980)。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纬度靠南的乌克兰、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区及伏尔加河流域的西部,其面积虽只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3强,但产量却占小麦总产量的近一半。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哈萨克北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中央区、伏尔加-维亚特卡区等地区。
大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6% (1976~1980年平均),多作为饲料,其中春大麦占95% 。大麦产区分布较广,最北可达北纬70°及海拔3500~3800米的河谷地区。主要产区为哈萨克、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中央黑土区及中央区。燕麦和黑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种植较多,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和森林草原带,由于单产较低,出粉率及适口性不及小麦,饲用价值不如大麦和玉米,6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已不断缩小。
棉花是苏联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21.5%(1980),籽棉总产量 862万吨,占同年世界籽棉总产量的16.2%。产棉区主要分布在中亚南哈萨克及阿塞拜疆的“绿洲”,其中集中产区在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中游及饥饿草原、泽拉夫尚河谷、阿姆河下游及河口三角洲、乌兹别克东南部、南塔吉克及土库曼东南部。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适宜,重视灌溉,实行轮作,推广良种和防治病虫害,以及提高植棉机械化水平,因而棉花高产稳产,1981~1984年平均籽棉单产每公顷28.6公担(折亩产皮棉62.5千克)。
向日葵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30%和油料作物总产量的86.7%(1980)。主要产区为乌克兰的南部、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流域及中央黑土区。
糖用甜菜为唯一的糖料作物,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4,集中分布在草原带。 主要产区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与北高加索。
由于棉花产量的迅速增长和化纤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麻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80年仅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7.7%, 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南部的中央区、白俄罗斯、西北区及乌克兰的北部。
畜牧业包括养牛、猪、羊、家禽、马和驯鹿等,其中以养牛业为主。 1985年初牲畜存栏数:牛12100万头(其中奶牛4360万头),猪7790万头,羊14920万只,马580万匹。70年代末,畜产品的商品结构中,养牛业占59.6%,养猪业占19%,养羊业占9.6%,养禽业占9.3%,其他占2.5%。
苏联草场辽阔, 各类天然草地总面积达37320万公顷,其中天然牧场占89.2%,割草地占10.8%(1981)。50年代以来,饲料种植业发展很快,1984年同1940年相比,种植面积增长了2.9倍, 所生产的饲料占饲料总产量的70%左右。但是,由于苏联 60%以上的草地位于荒漠、半荒漠地区,牧草稀疏、矮小,草质较差,单位面积产草量和载畜量均较小,加上精饲料不足,饲料工业发展较慢,饲料生产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养牛业主要分布在森林带的南部、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与主要农业区范围大体一致。其中乳用养牛业发达的地区在波罗的海沿岸区、白俄罗斯、西北区、中部区及伏尔加河流域区。养猪业的分布大体与主要产粮区相一致。养羊业以绵羊为主(占羊只总头数的96%),大多分布在草原带、半荒漠与荒漠带及山地地区。乌克兰、高加索及伏尔加河中下游为主要的细毛羊及半细毛羊产区。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南部多饲养肉用和羔皮羊。养禽业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的中部、西北部、西部及南部的大中城市周围。此外,北部苔原带的养鹿业、森林带的养兽业(貂类及北极狐等)和狩猎业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林业 森林覆盖面积 81090万公顷(1983),林木总蓄积量85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4%。全国共有2900多种乔灌木树种,其中针叶林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75%,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松、云杉和冷杉。阔叶树中以桦树、山杨、橡树和山毛榉为主。全国森林资源中,成熟林、过熟林约占木材总蓄积量的67%以上。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50°~70°之间,其中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63%。这两个区加上森林资源较丰富的西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西北区,称“多林区”,共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85%。其他地区称“少林区”,除外高加索等少数山地地区外,大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在10%以下。
森林采伐业主要分布在“多林区”。1984年全国木材采伐量3.68亿立方米, 其中“多林区”约占3/4。主要采伐基地在西北区、 东西伯利亚、 乌拉尔、远东区、西西伯利亚。
水产业 1983年,苏联水产品产量为990万吨,其中鱼类975.7万吨,占世界渔获总量的12.8%,仅次于日本。
苏联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近海大陆架,以及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但缺少暖海和不冻港,近海和内陆水域封冻期长达6~8个月,经济利用价值受到很大限制。
50年代后期以来,大力扩充远洋渔船队,新建、扩建渔港和水产品加工工业,水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到70年代,已拥有远东、北方、西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5个渔业基地及与之相应的5支渔船队,前4支主要用于远洋渔业。1983年全国渔获量中,海洋捕劳占91.8%,内陆水域占8.2%。海洋渔业中,近海约占35~40%,远洋占60~65%。主要捕捞海域为太平洋西北部和大西洋东北部渔区,其次为大西洋中东部和东南部渔区。内陆水域则以里海(占40~50%)、伏尔加河及一些大型淡水湖泊为主。
交通运输 由于幅员辽阔,人口、资源及工农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运输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尤显重要。1984年全国货物总周转量为 76821亿吨公里,其中铁路占47.4%,管道(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气管道)占30.8%,海运占12.1%,公路占6.2%,河运占3.5%,航空运输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为 14.4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为4.79万公里。铁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其中以欧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铁路网较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干线铁路东通乌拉尔、哈萨克、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北至北冰洋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南达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经布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等国。东部地区铁路仅占全国铁路长度的30%,路网密度只及全国平均密度的 40%。 主要干线除横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南部的西伯利亚大铁道外,还有在其南侧大体与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亚铁路和南西伯利亚铁路,以及沟通西伯利亚与中亚联系的土西铁路等。70年代中期,苏联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修建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即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全长4275公里),已于1985年建成。这对于促进东部地区的开发,加强其经济实力和远东区的战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国公路总长 151.7万公里,其中硬面公路79.3万公里,公路运输主要承担客运和短途运输。其客运周转量占全苏的 42.8%。 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波罗的海沿岸区、乌克兰、中央区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达100公里。 中亚及哈萨克的大部、西北区和西西伯利亚区北部,以及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区,公路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仅10公里。西伯利亚及远东区的中北部,冬季广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泽封冻后形成的季节性的“冰上公路”运输。
海运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苏联 100总吨以上商船总吨位为2379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苏联海运中,远洋运输约占其货物周转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方、远东和里海5支商船队中,前4支主要承担远洋运输。80年代初,全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仅12个,且绝大部分属综合性港口。黑海-亚速海是全国货、客运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国海运货物周转量的69%,客运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图阿普谢、伊利乔夫斯克、巴统;波罗的海沿岸的文茨皮尔斯、列宁格勒、克莱佩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东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等。
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对欧洲部分的一些大河进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运河及大型水利枢纽,沟通了伏尔加河、卡马河、顿河、第聂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条大河,实现了白海、 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和亚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来,又建成了总长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区各大河连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1984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3.7万公里。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是伏尔加河水系,70年代后期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55%,客运量的48%。
管道运输是苏联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1984年全国有干线输油管7.83万公里,干线输气管16.5万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为由东向西,即从西西伯利亚通往西部地区,部分管道进而往西通往东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此外,还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亚通往中央区和乌拉尔的输气管等。
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客运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运量达2000万人,占全国民航客运量的1/5。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宁格勒、基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塔什干及伊尔库茨克等。
对外贸易与旅游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苏联对外贸易额增长较快。1984年全国外贸总额达1192.4亿美元,较1970年增长了5.3倍。 多数年份进出口额大体相等,并略有顺差。出口的货物以能源产品为主,其次为重工业产品、矿石和木材等原材料,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苏联最主要的出口物资,约占外贸出口总额的一半。进口货物以机械设备、粮食与食品、日用工业品为主。
在外贸的地区构成上,70年代以前主要的贸易对象为经互会成员国,贸易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55~60%,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仅占15~20%。随着苏联对西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对西方的贸易关系也不断发展,贸易额在全苏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21.2%增至1983年的30.1%,与经互会成员国贸易所占比重则相应由55.5%减至51.2%。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所占比重大体保持在12~15%间。
国际旅游业自 60 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有较大发展。1979年去苏联的外国旅游者约500万人次,比1956年增长了9倍,60%来自东欧古巴及蒙古等国。同年,苏联出国旅游者达430万人次,去东欧等国的亦占60%。对外国旅游者开放的城市有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各加盟共和国首都等100多个城市。 黑海沿岸的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岸的狭长地带、大高加索山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有名的旅游胜地。
经济区域 苏联现行的经济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9个大经济区和一个亚区。现将其中特点相近、经济联系密切者归并为10个区:①中部区。包括中央区、中央黑土区及伏尔加-维亚特卡3个经济区。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1%和16.5%(1985年初,下同)。 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为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地区。区内人口较稠密,交通运输业发达,但资源较缺乏,能源及大部分原材料都依赖区外输入。该区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部门齐全,专门化与综合发展及工业技术水平较高。工业以机械、化工、轻纺工业为主,钢铁、食品工业亦较发达;农业以谷物、多种经济作物(北部亚麻,南部向日葵、甜菜)及乳用和乳肉用养畜业为专门化部门。最主要的经济中心为莫斯科和高尔基。②北部区。位于欧洲部分北部,濒临北冰洋。包括北方和西北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7.4%和5.1%。历史上曾为俄国经济发展较旱的地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森林及磷灰石等探明储量在全国均占一定地位。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采矿、能源及森林工业;农业以亚麻、马铃薯、水产及乳-肉用养畜业为主。区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人口、加工工业及农业主要分布在列宁格勒及其周围地区。③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区。位于俄罗斯平原的中南部和南部,包括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4%和 11.7%。 大部地处草原带,开发较早,人口较稠密,水陆交通便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工业以石油开采、加工与石油化工,以及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制造为主。农业专门化部门为谷物、向日葵、糖用甜菜及乳-肉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和罗斯托夫。④乌拉尔区。位于乌拉尔山两侧。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7%和7.2%。地理位置优越,为苏联东西部地区间联系的重要通道。区内拥有铁矿、有色金属及石油、天然气资源。20世纪30年代起工业发展较快,为全国仅次于乌克兰的重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和重型机械制造为主。农业以谷物、肉-乳和乳-肉用养畜业为专门化部门。主要经济中心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和彼尔姆。⑤西西伯利亚区。大体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0.8%和5.1%。 区内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丰富,为全国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其中原油产量占全国近3/5,天然气占2/5强,煤炭占1/5,钢铁、 森林工业亦较发达。农业集中于南部地区,专门化部门为谷物与乳-肉用和肉-乳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新西伯利亚和鄂木斯克。⑥东部区。包括东西伯利亚及远东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6.2%和5.9%。 区内大部地区为山地、高原,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但水力、煤炭、 有色金属、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区内工业、农业、交通线及城市集中于南部地区。工业以采矿、电力、有色冶金、森林及鱼类加工工业较发达;农业以谷物、大豆、肉-乳用及乳-肉用养畜业较重要。主要经济中心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共青城、符拉迪沃斯托克。⑦南部区。位于俄罗斯平原西南部,顿涅茨克-第聂伯河流域,包括乌克兰及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为苏联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8%和19.9%。 该区地处草原带,人口较稠密,煤、铁资源丰富, 是全国最大的以钢铁、 能源(煤炭及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冬小麦、甜菜、向日葵、蔬菜、水果及乳、肉等农畜产品的主要产区。陆路及海上运输业发达。主要经济中心有:基辅、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和敖德萨。⑧西部区。位于俄罗斯平原的西部,包括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四个加盟共和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加里宁格勒州。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8%和6.7%。区内资源虽较贫乏,但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捷,因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以机床、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无线电电子、电器及仪表制造为主。农业专门化部门为饲用谷物、亚麻、马铃薯及乳用和乳-肉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明斯克和里加。⑨外高加索区。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分水线以南、黑海与里海间,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3个加盟共和国。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0.8%和5.5%。境内以山地为主,蕴有石油、天然气、锰、铁、铜、铅、锌等矿。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重要的工业部门有石油开采与加工、石油化工、冶金以及石油机械和运输机械制造等。农业专门化部门为亚热带作物(茶叶、柑橘)、水果、烟草、棉花以及肉-乳与肉-毛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第比利斯、巴库和埃里温。⑩哈萨克及中亚区。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及土库曼5个加盟共和国。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7.8%和16.4%。境内自西往东分布有平原、丘陵与山地。大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烟稀少。境内铜、铝、锌、铁、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资源丰富。采掘工业较发达,加工工业基础薄弱,有色冶金(铜、铅、锌)与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为其主导部门。北哈萨克为苏联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中亚及南哈萨克的“绿洲”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荒漠半荒漠地区以养羊业为主。主要经济中心有塔什干和阿拉木图(上述10个经济区的面积未计入白海和亚速海的面积)。
[苏联经济区划]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编著:《苏联经济地理》上册(总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3。
毛汉英、裘新生、张成宣等:《苏联农业地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
. ,. . ., , 2-., ,,1983.
毛汉英
[苏联机械、冶金、化学工业]
铝矿资源不足,高品位铝土矿更缺,自给率不到一半,每年需进口大量优质铝土矿及氧化铝。炼铝工业是随着东部地区水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产原铝192万吨,仅次于美国。 主要分布在大型水电站集中的东西伯利亚。大型炼铝中心有东西伯利亚的布拉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以及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和克拉斯诺图林斯克。
铜矿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哈萨克、乌拉尔、乌兹别克、亚美尼亚及科拉半岛等地,其中东西伯利亚的乌多坎山铜矿占全国探明储量的 1/5。1982年全国精铜产量15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铜矿的开采与冶炼紧密结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萨克的杰兹卡兹甘,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巴尔喀什,乌拉尔山东坡的上佩什马、列夫达、克什特姆,乌兹别克东北部的阿尔马雷克,东西伯利亚北部的诺里尔斯克等。
铅、锌资源以多金属共生矿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哈萨克的阿尔泰山区和南哈萨克,其次为乌兹别克东部、乌拉尔、大高加索山北坡和远东区南部。1983年产精铅65万吨,粗锌87.5万吨,主要冶炼中心有哈萨克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铅、锌)、奇姆肯特(铅)、列宁诺戈尔斯克(铅、锌),乌拉尔的车里雅宾斯克(锌),中亚的阿尔马雷克(锌),北高加索的奥尔忠尼启则(铅、锌)等。
此外,镍、镁、钛、钒、钨、钼、稀土以及金、银、铂族金属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机械工业在各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产值最大。每年生产 3万多种产品,其中以重型机械、动力机械、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制造等部门较重要。机械工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产值占全国机械工业产值的4/5以上。
重型机械制造由于产品的金属单耗较大,又不便运输,主要分布在金属产地附近,如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及周围地区。乌拉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乌克兰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型机械制造中心。
动力机械制造由于对劳动力、技术及协作条作要求较高,分布较集中。列宁格勒为全苏最大的动力机械制造中心,70年代末期,涡轮机产量占全国的60%,涡轮发电机产量占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尔科夫、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及高尔基等。
拖拉机与农机制造业大多接近各主要农业区。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尔科夫、伏尔加格勒、车里雅宾斯克、巴甫洛达尔等(拖拉机制造)和罗斯托夫、塔甘罗格、图拉等大型农机制造。
运输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机车车辆及舰船制造等部门。由于历史、技术等原因,分布也较集中。莫斯科与高尔基是30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汽车工业中心,而伏尔加河流域的陶里亚蒂和卡马河畔的切尔内则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资兴起的新中心。舰船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宁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机车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乌拉尔等钢铁工业基地及其外围,如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哈尔科夫(内燃机车),北高加索的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70年代末,乌克兰和乌拉尔共占全国铁路货运车辆产量的85%。
苏联自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实行国民经济全面化学化的方针以来,化学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机械工业。1984年化肥产量为3080.8万吨(按有效成分计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纯碱、合成橡胶产量仅次于美国。但有机合成工业起步较晚,主要产品产量及生产水平均落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在布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矿物原料产地或与煤炭、冶金基地相结合。前者如同钾盐开采相结合的钾肥工业(乌拉尔、白俄罗斯)和与矿盐开采相结合的纯碱、氯碱工业(伏尔加河流域、顿巴斯乌拉尔);后者则同焦化工业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业的副产品密切结合,形成了综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化工原料已由过去的煤炭、化工矿物、粮食、木材等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形成了新兴的有机合成工业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与大型石油加工企业相结合,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乌法、古比雪夫、高尔基、鄂木斯克、安加尔斯克等),或布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干线输油、输气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里亚蒂、喀山、萨拉瓦特、斯捷尔利塔马克等)。
纺织工业为苏联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60%以上,1984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70%、50%、45%和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
农业 苏联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耕地面积22770万公顷(1984),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61976~1980年平均谷物产量为2.0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4%。主要经济作物中,糖用甜菜、向日葵籽及长纤维亚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84),牲畜存栏数:牛占世界的9.4%,居世界首位;猪占10%,仅次于中国;绵羊和山羊占9.5%,居各国之首(1981)。主要畜产品产量、牛奶居世界首位,肉类、羊毛居世界第二位。
农业以公有制为主体1984年全国有集体农庄26171个,国营农场22515个,跨单位企业和组织10113个,集体渔庄422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大,平均每个集体农庄有农业用地64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500公顷;每个国营农场平均有农业用地 16100公顷和耕地4900公顷。
苏联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早在6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谷物生产综合机械化,尔后便转入实现农业全盘综合机械化电气化及化学化阶段,但畜牧业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仍不高每公顷耕地的平均施肥量仅为102.9千克(1984),农田水利化更是薄弱环节,全国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6.9%。
种植业与畜牧业是苏联最主要的农业部门。由于地域辽阔,耕地和草原面积大,以及居民的食物构成等原因,长期以来实行牧农业并重的政策。60年代中期以来,畜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种植业。1981~1984年,畜牧业平均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种植业占45%。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3%,经济作物占6.5%,马铃薯和瓜菜类占4.3%,饲料作物占32.9%(1984)
[苏联农业区]
麦类作物约占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其中小麦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8.5%和总产量的52%(1980)。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纬度靠南的乌克兰、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区及伏尔加河流域的西部,其面积虽只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3强,但产量却占小麦总产量的近一半。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哈萨克北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中央区、伏尔加-维亚特卡区等地区。
大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6% (1976~1980年平均),多作为饲料,其中春大麦占95% 。大麦产区分布较广,最北可达北纬70°及海拔3500~3800米的河谷地区。主要产区为哈萨克、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中央黑土区及中央区。燕麦和黑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种植较多,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和森林草原带,由于单产较低,出粉率及适口性不及小麦,饲用价值不如大麦和玉米,6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已不断缩小。
棉花是苏联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21.5%(1980),籽棉总产量 862万吨,占同年世界籽棉总产量的16.2%。产棉区主要分布在中亚南哈萨克及阿塞拜疆的“绿洲”,其中集中产区在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中游及饥饿草原、泽拉夫尚河谷、阿姆河下游及河口三角洲、乌兹别克东南部、南塔吉克及土库曼东南部。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适宜,重视灌溉,实行轮作,推广良种和防治病虫害,以及提高植棉机械化水平,因而棉花高产稳产,1981~1984年平均籽棉单产每公顷28.6公担(折亩产皮棉62.5千克)。
向日葵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30%和油料作物总产量的86.7%(1980)。主要产区为乌克兰的南部、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流域及中央黑土区。
糖用甜菜为唯一的糖料作物,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4,集中分布在草原带。 主要产区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与北高加索。
由于棉花产量的迅速增长和化纤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麻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80年仅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7.7%, 主要分布在森林带南部的中央区、白俄罗斯、西北区及乌克兰的北部。
畜牧业包括养牛、猪、羊、家禽、马和驯鹿等,其中以养牛业为主。 1985年初牲畜存栏数:牛12100万头(其中奶牛4360万头),猪7790万头,羊14920万只,马580万匹。70年代末,畜产品的商品结构中,养牛业占59.6%,养猪业占19%,养羊业占9.6%,养禽业占9.3%,其他占2.5%。
苏联草场辽阔, 各类天然草地总面积达37320万公顷,其中天然牧场占89.2%,割草地占10.8%(1981)。50年代以来,饲料种植业发展很快,1984年同1940年相比,种植面积增长了2.9倍, 所生产的饲料占饲料总产量的70%左右。但是,由于苏联 60%以上的草地位于荒漠、半荒漠地区,牧草稀疏、矮小,草质较差,单位面积产草量和载畜量均较小,加上精饲料不足,饲料工业发展较慢,饲料生产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养牛业主要分布在森林带的南部、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与主要农业区范围大体一致。其中乳用养牛业发达的地区在波罗的海沿岸区、白俄罗斯、西北区、中部区及伏尔加河流域区。养猪业的分布大体与主要产粮区相一致。养羊业以绵羊为主(占羊只总头数的96%),大多分布在草原带、半荒漠与荒漠带及山地地区。乌克兰、高加索及伏尔加河中下游为主要的细毛羊及半细毛羊产区。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南部多饲养肉用和羔皮羊。养禽业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的中部、西北部、西部及南部的大中城市周围。此外,北部苔原带的养鹿业、森林带的养兽业(貂类及北极狐等)和狩猎业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林业 森林覆盖面积 81090万公顷(1983),林木总蓄积量85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4%。全国共有2900多种乔灌木树种,其中针叶林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75%,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松、云杉和冷杉。阔叶树中以桦树、山杨、橡树和山毛榉为主。全国森林资源中,成熟林、过熟林约占木材总蓄积量的67%以上。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50°~70°之间,其中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63%。这两个区加上森林资源较丰富的西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西北区,称“多林区”,共占全国森林覆盖面积的85%。其他地区称“少林区”,除外高加索等少数山地地区外,大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在10%以下。
森林采伐业主要分布在“多林区”。1984年全国木材采伐量3.68亿立方米, 其中“多林区”约占3/4。主要采伐基地在西北区、 东西伯利亚、 乌拉尔、远东区、西西伯利亚。
水产业 1983年,苏联水产品产量为990万吨,其中鱼类975.7万吨,占世界渔获总量的12.8%,仅次于日本。
苏联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近海大陆架,以及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但缺少暖海和不冻港,近海和内陆水域封冻期长达6~8个月,经济利用价值受到很大限制。
50年代后期以来,大力扩充远洋渔船队,新建、扩建渔港和水产品加工工业,水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到70年代,已拥有远东、北方、西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5个渔业基地及与之相应的5支渔船队,前4支主要用于远洋渔业。1983年全国渔获量中,海洋捕劳占91.8%,内陆水域占8.2%。海洋渔业中,近海约占35~40%,远洋占60~65%。主要捕捞海域为太平洋西北部和大西洋东北部渔区,其次为大西洋中东部和东南部渔区。内陆水域则以里海(占40~50%)、伏尔加河及一些大型淡水湖泊为主。
交通运输 由于幅员辽阔,人口、资源及工农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运输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尤显重要。1984年全国货物总周转量为 76821亿吨公里,其中铁路占47.4%,管道(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气管道)占30.8%,海运占12.1%,公路占6.2%,河运占3.5%,航空运输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为 14.4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为4.79万公里。铁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其中以欧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铁路网较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干线铁路东通乌拉尔、哈萨克、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北至北冰洋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南达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经布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等国。东部地区铁路仅占全国铁路长度的30%,路网密度只及全国平均密度的 40%。 主要干线除横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南部的西伯利亚大铁道外,还有在其南侧大体与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亚铁路和南西伯利亚铁路,以及沟通西伯利亚与中亚联系的土西铁路等。70年代中期,苏联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修建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即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全长4275公里),已于1985年建成。这对于促进东部地区的开发,加强其经济实力和远东区的战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国公路总长 151.7万公里,其中硬面公路79.3万公里,公路运输主要承担客运和短途运输。其客运周转量占全苏的 42.8%。 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波罗的海沿岸区、乌克兰、中央区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达100公里。 中亚及哈萨克的大部、西北区和西西伯利亚区北部,以及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区,公路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仅10公里。西伯利亚及远东区的中北部,冬季广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泽封冻后形成的季节性的“冰上公路”运输。
海运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苏联 100总吨以上商船总吨位为2379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苏联海运中,远洋运输约占其货物周转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方、远东和里海5支商船队中,前4支主要承担远洋运输。80年代初,全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仅12个,且绝大部分属综合性港口。黑海-亚速海是全国货、客运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国海运货物周转量的69%,客运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图阿普谢、伊利乔夫斯克、巴统;波罗的海沿岸的文茨皮尔斯、列宁格勒、克莱佩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东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等。
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对欧洲部分的一些大河进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运河及大型水利枢纽,沟通了伏尔加河、卡马河、顿河、第聂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条大河,实现了白海、 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和亚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来,又建成了总长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区各大河连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1984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3.7万公里。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是伏尔加河水系,70年代后期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55%,客运量的48%。
管道运输是苏联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1984年全国有干线输油管7.83万公里,干线输气管16.5万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为由东向西,即从西西伯利亚通往西部地区,部分管道进而往西通往东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此外,还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亚通往中央区和乌拉尔的输气管等。
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客运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运量达2000万人,占全国民航客运量的1/5。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宁格勒、基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塔什干及伊尔库茨克等。
对外贸易与旅游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苏联对外贸易额增长较快。1984年全国外贸总额达1192.4亿美元,较1970年增长了5.3倍。 多数年份进出口额大体相等,并略有顺差。出口的货物以能源产品为主,其次为重工业产品、矿石和木材等原材料,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苏联最主要的出口物资,约占外贸出口总额的一半。进口货物以机械设备、粮食与食品、日用工业品为主。
在外贸的地区构成上,70年代以前主要的贸易对象为经互会成员国,贸易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55~60%,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仅占15~20%。随着苏联对西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对西方的贸易关系也不断发展,贸易额在全苏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21.2%增至1983年的30.1%,与经互会成员国贸易所占比重则相应由55.5%减至51.2%。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所占比重大体保持在12~15%间。
国际旅游业自 60 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有较大发展。1979年去苏联的外国旅游者约500万人次,比1956年增长了9倍,60%来自东欧古巴及蒙古等国。同年,苏联出国旅游者达430万人次,去东欧等国的亦占60%。对外国旅游者开放的城市有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各加盟共和国首都等100多个城市。 黑海沿岸的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岸的狭长地带、大高加索山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有名的旅游胜地。
经济区域 苏联现行的经济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9个大经济区和一个亚区。现将其中特点相近、经济联系密切者归并为10个区:①中部区。包括中央区、中央黑土区及伏尔加-维亚特卡3个经济区。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1%和16.5%(1985年初,下同)。 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为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地区。区内人口较稠密,交通运输业发达,但资源较缺乏,能源及大部分原材料都依赖区外输入。该区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部门齐全,专门化与综合发展及工业技术水平较高。工业以机械、化工、轻纺工业为主,钢铁、食品工业亦较发达;农业以谷物、多种经济作物(北部亚麻,南部向日葵、甜菜)及乳用和乳肉用养畜业为专门化部门。最主要的经济中心为莫斯科和高尔基。②北部区。位于欧洲部分北部,濒临北冰洋。包括北方和西北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7.4%和5.1%。历史上曾为俄国经济发展较旱的地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森林及磷灰石等探明储量在全国均占一定地位。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采矿、能源及森林工业;农业以亚麻、马铃薯、水产及乳-肉用养畜业为主。区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人口、加工工业及农业主要分布在列宁格勒及其周围地区。③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区。位于俄罗斯平原的中南部和南部,包括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4%和 11.7%。 大部地处草原带,开发较早,人口较稠密,水陆交通便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工业以石油开采、加工与石油化工,以及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制造为主。农业专门化部门为谷物、向日葵、糖用甜菜及乳-肉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和罗斯托夫。④乌拉尔区。位于乌拉尔山两侧。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7%和7.2%。地理位置优越,为苏联东西部地区间联系的重要通道。区内拥有铁矿、有色金属及石油、天然气资源。20世纪30年代起工业发展较快,为全国仅次于乌克兰的重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和重型机械制造为主。农业以谷物、肉-乳和乳-肉用养畜业为专门化部门。主要经济中心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和彼尔姆。⑤西西伯利亚区。大体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0.8%和5.1%。 区内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丰富,为全国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其中原油产量占全国近3/5,天然气占2/5强,煤炭占1/5,钢铁、 森林工业亦较发达。农业集中于南部地区,专门化部门为谷物与乳-肉用和肉-乳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新西伯利亚和鄂木斯克。⑥东部区。包括东西伯利亚及远东两个经济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6.2%和5.9%。 区内大部地区为山地、高原,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但水力、煤炭、 有色金属、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区内工业、农业、交通线及城市集中于南部地区。工业以采矿、电力、有色冶金、森林及鱼类加工工业较发达;农业以谷物、大豆、肉-乳用及乳-肉用养畜业较重要。主要经济中心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共青城、符拉迪沃斯托克。⑦南部区。位于俄罗斯平原西南部,顿涅茨克-第聂伯河流域,包括乌克兰及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为苏联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8%和19.9%。 该区地处草原带,人口较稠密,煤、铁资源丰富, 是全国最大的以钢铁、 能源(煤炭及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冬小麦、甜菜、向日葵、蔬菜、水果及乳、肉等农畜产品的主要产区。陆路及海上运输业发达。主要经济中心有:基辅、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和敖德萨。⑧西部区。位于俄罗斯平原的西部,包括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四个加盟共和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加里宁格勒州。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8%和6.7%。区内资源虽较贫乏,但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捷,因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以机床、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无线电电子、电器及仪表制造为主。农业专门化部门为饲用谷物、亚麻、马铃薯及乳用和乳-肉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明斯克和里加。⑨外高加索区。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分水线以南、黑海与里海间,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3个加盟共和国。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0.8%和5.5%。境内以山地为主,蕴有石油、天然气、锰、铁、铜、铅、锌等矿。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重要的工业部门有石油开采与加工、石油化工、冶金以及石油机械和运输机械制造等。农业专门化部门为亚热带作物(茶叶、柑橘)、水果、烟草、棉花以及肉-乳与肉-毛用养畜业。主要经济中心有第比利斯、巴库和埃里温。⑩哈萨克及中亚区。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及土库曼5个加盟共和国。 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7.8%和16.4%。境内自西往东分布有平原、丘陵与山地。大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烟稀少。境内铜、铝、锌、铁、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资源丰富。采掘工业较发达,加工工业基础薄弱,有色冶金(铜、铅、锌)与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为其主导部门。北哈萨克为苏联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中亚及南哈萨克的“绿洲”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荒漠半荒漠地区以养羊业为主。主要经济中心有塔什干和阿拉木图(上述10个经济区的面积未计入白海和亚速海的面积)。
[苏联经济区划]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编著:《苏联经济地理》上册(总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3。
毛汉英、裘新生、张成宣等:《苏联农业地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
. ,. . ., , 2-., ,,1983.
毛汉英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上一篇:个体鸽舍与公棚管理的区别 下一篇:二战时期苏联各方面军(2)
相关资讯
- 07-01· 多地节能指标一刀切 企业
- 07-01· 采取行动对于实践吸引力
- 07-01· 温州企业柴油发电补限电
- 07-01· [转载]吸引力法则背后的秘
- 07-01· 瑞丽服饰网店代理 瑞丽服
- 07-01· 引用 俄罗斯地下历史艺术
- 07-01· [转载]看图,别说话(二)
- 07-01· “丹麦领事馆”宝隆洋行
- 07-01· 看图,别说话(二)
- 07-01· 许晋亨性格李嘉欣自认完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
- 07-01· 李嘉欣为何迟迟不愿为许
- 07-01· 李嘉欣老公大肚李嘉欣出
- 07-01· 望其项‘背’,我只有感
- 07-01· 毛泽东时代
- 07-01· 南北朝的一些故事(38
- 07-01· 马本斋
- 07-01· 【柏朗奴】2010新款镜架震
- 07-01· 佩卓夫钢琴入选2010年乐器
- 07-01· 买钢琴可以找我-代理名牌
- 07-01· 阿尔布卓夫与家庭心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