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制服 > 羅丹與卡蜜兒

羅丹與卡蜜兒

luyued 发布于 2011-04-26 10:45   浏览 N 次  


羅丹雕塑--印象《卡蜜兒》
早段日子在為一些雕塑家的資料而翻箱倒篋,也許在google的主頁會找得更加豐富,但又怕迷失在萬無邊際的資訊中,那麼還是好好的坐在書櫃前,漫漫地遂一流覽,不久,在一格遺忘多年的櫃子中,看到一本讓曾經叫我心有餘悸的好書《羅丹----激情的形體雕塑家》,翻閱一頁又一頁的單色圖版,殘舊的黑白照片滲透出陣陣的古樸韻味,為雄偉的雕塑更增添幾分淒美,然而,當初被他而牽動的不止是立體的雕塑藝術,更多的是來自段段文章記載的一份屈曲感情,就是羅丹與卡蜜兒。


羅丹
奧古斯特·羅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法國著名雕塑家,他有現代的米開蘭基羅(15世紀義大利雕塑家、畫家、建築師、詩人,與達文西、拉菲爾合稱文藝復興三傑)之稱。十四歲學畫, 1875年遊義大利,深受米開蘭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而筆者個人最為之鍾愛的,是他在肖像雕刻表現人的精神世界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的雕塑具備了哲學成分,對人性的反思、描寫均細膩動人,正如大家所熟悉的《思想者》(另譯《沉思者》),《雨果》、大文豪《巴爾紮克》,《卡萊義民》(另譯《加萊市民》),每一件作品都雕琢得如幻如真,真觀羅丹的雕塑手法,表現相當浪漫! 他放棄了一些寫實、生硬的記錄性表現手法,追求的是肖像在雕塑上人物神態的表現,站在羅丹的雕塑前面,感覺比活生生的真人更親近。
一生人中,總會有一些藝術品令你一見難忘,與它目光交會的時候,你會發覺他可以直接觸動到你的靈魂,而那裡一定有羅丹的雕塑。
印象最深刻的雕塑
《沉思》羅丹的情人──卡蜜兒。在雕塑本身的藝術手法裏,筆者覺得他並不能夠完全代表到羅丹,羅丹的雕塑,可以感受到一股奔騰的力量,是空間與黏土的一個爭奪,當你近距離望著羅丹的作品時,你會發覺雕塑的表面上居然留有羅丹創作時所留下層層變化的掌紋及手印,你可以通過這些痕跡閱讀到雕塑家在創作的時候,對體積塑造的方向,手腕的運動和力度的控制有如行雲流水,好像欣賞書法家的字體一樣,一筆一劃,清晰可見。像《卡萊義民》,五個即將赴死的義人,對死亡之前的一份心靈的掙紮,雖然各不相同但都隱藏在羅丹對他們的肢體語言塑造當中,起起伏伏的黏土,與扭曲的軀幹,混為一體,然而,這一種最具羅丹風情的表達方式,在他一系列為卡蜜兒所製作的肖像上,卻完全消聲匿跡,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一份對女性的柔情與寵愛。肖像《卡蜜兒》的神情流露著沉靜、深思、憂鬱,在眾多的卡蜜兒為模特兒的雕塑當中,我最喜歡的是由大理石雕琢而成的作品《沉思》──粗糙的、巨大的大理石底座,襯托著卡蜜兒一個深思的面龐。在這尊雕塑裏,筆者看到的是一個極大的悲劇----卡蜜兒的面龐就好像一塊飄落的秋葉一樣,用自己的生命滋潤冬天乾枯的土地,這個女孩,用她芳華的十九歲,去燃燒起一個年逾四十五的雕塑家的創作熱情。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瞭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羅丹與卡蜜兒
雕塑《沉思》背後的模特兒卡蜜兒
]卡蜜兒( Camille Claudel 1864 ~ 1943 ) 法國女雕塑家。她是一個天才,一個無師自通的藝術天才,1882在她的老師引介之下,成為羅丹的學徒,當時還不過19歲,憑著她的聰明、天賦、靈巧的雙手,她的雕塑很快就引起了羅丹的注意,生性風流的他亦深深地被卡蜜兒吸引著,在眾多的優點包圍下,卡蜜兒就由學徒上升至模特兒,入主羅丹的工作室,成為他的靈感、模特兒、和他的女人,一起譜出長達10年相差24個年頭的忘年戀,激發起羅丹生命裏另一個藝術創作的高峰期。可惜,以一個第三者的形式開始的關係,絕對不滿足這位天使的要求,就算卡蜜兒和羅丹之間的感情再熾烈,卻始終無法獲得穩定的回饋和承諾,情人的女伴蘿茲仍然一個巨大的黑影。在一段正常的男女關切中,女孩子要的是朝朝暮暮,長相廝守,要的是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哪管是出類拔萃的天才也不例外。可惜,為求一個空等的承諾,雙方苦苦相逼,十年的光陰過去,青春不再。1892年卡蜜兒脫離羅丹,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了獨立的創作時期。活在單思的煎熬下,她的作品呈現另一種對痛苦的宣洩和表現,瘋狂、痛苦、憂鬱、不得志,都被她凝固在黏土中,那些淒美的形體,默默陪伴她渡過生命中的艱苦歲月,一擲十年的青春又從何追討。多年來與羅丹共同的雕塑創作,為她帶來一雙巧手,但作為獨立的雕塑創作人,世人眼中的卡蜜兒只是大雕塑家羅丹身邊的一個工匠,相似的作品更挑起輿論對卡蜜兒的作品肆意誣陷----對羅丹藝術的低劣抄襲。籠罩在大師的光環之下,她的愛情無法被羅丹接受,她的藝術成就同樣無法被整個社會接受,傲氣和倔強的卡蜜兒在心理上受到的創傷無疑是非常慘重,事業愛情的雙重打擊,叫她變得瘋狂,精神上陷入了幻想和猜忌,一夜之間把自己工作室的雕像盡數扼欄。愛之深深,恨之切切,在經過十多年的身心折磨後,最終走上自毀之路。
1913年卡蜜兒被深愛她的弟弟送上精神病院的汽車,孤獨地度過漫長的三十年餘生,面對藝術她絕不妥協,面對羅丹她至死方休。
後話
無論是在藝術的探索或是在愛情中尋覓,筆者相信這是一個釋放的過程,釋放出我們真實的靈魂。羅丹與卡蜜兒,因為愛,而令兩人之間製造出一個比地獄更可怕的空間,相信已不是愛了,那就是將愛裡面的“恨”、“佔有”,發洩得完美無瑕,這是捆綁、情緒虐待。筆者相當同情卡蜜兒的際遇,活在大男性主義的藝術世界之中,被男尊女卑的社會框架制伏。對自我的一份執著對真愛的一份堅持,卻換來一生的孤獨與冷落,則最叫人心酸。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