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休闲鞋 > 中国江北皮革制鞋市场优势分析

中国江北皮革制鞋市场优势分析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8 08:58   浏览 N 次  

  一、 山东省产业概况 山东皮革制鞋市场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突显

  山东地大物博,皮革资源丰富,皮革加工能力强。鲁西南黄牛中外驰名。山东皮革行业由制革、皮鞋(旅游鞋)、皮件、毛皮四大主体行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鞋用材料、皮革五金、皮革及制品专业市场、商场等配套行业构成,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从生产、科研到人才培养和市场开发的完整体系。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皮革行业已成为涵盖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配套行业的综合性产业。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从生产、科研到人才培养和市场开发的完整体系。2008年全省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15.25%;实现利税45亿元,同比增长21.15%;完成出口交货值163亿元,同比下降15.72%;直接从业人员30多万人。

  我省皮革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前列,山东省轻革产量位居全国第四,目前,猪皮制革无论是水平、质量还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轻革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的6.3%,革皮服装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2.3%。皮鞋和皮包(袋)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的2.7%;皮革服装产量居全国第二,我省是国内毛皮动物养殖第一大省,毛皮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山东是皮革制品大省,山东省的皮革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日韩欧美着陆地 山东是重要的皮革产品对外出口基地

  形成了一批主要从事出口加工的大型皮革制品企业。如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青岛双星、威海金猴。凭借临近日韩的地理优势和长期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外向型加工企业在山东皮革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了一批主要从事出口加工的大型皮革制品企业。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韩国产业向海外的进一步转移,韩国大企业以开拓中国市场为目的,纷纷进入胶东半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胶东半岛有规模以上韩国独资、合资制革、皮件、皮鞋企业200余家,工业总产值110多亿元。其中制鞋企业50余家,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山东具备了建立世界及制造基地的基础。因此,山东省政府提出了将山东建设成为承接日韩加工业资本、流水线转移的“半岛制造业基地”,计划将青岛、烟台、威海建设成为没有行政区划、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经济城市群。其重点是承接日韩两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打造吸引外资的“日韩高地”,以增强山东皮革产品的竞争力。

  三、原材料采购需求

  据悉,许多企业逐步取消进口原材料采购,改选为在国内采购,而在青岛地区,当地现有的供应链不够充分明显凸现出来,原材料和相关设备供不应求。进口原材料设备国外采购转国内。

  四、山东企业赢在品牌建设 品牌企业规模扩张

  具有中国名牌11个,山东名牌18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13个,全国免检产品20个。

  皮革品牌企业-----茂德、桓台、沂源、博兴万达、高密雪龙等制革企业及烟台万华、昌邑同大、龙口金锋等合成革企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烟台制革、茂德制革、高密雪龙、潍坊三大久等四个企业已被认定为中国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制鞋业品牌企业-------“中国真皮鞋王”,主要品牌:双星、金猴、亨达、孚德等。威海金猴、青岛亨达、孚德皮鞋,济南双利达箱包等品牌的在中国皮革协会历次组织的皮鞋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青岛双星拥有“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称号。威海金猴为“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企业,并四次蝉联“中国真皮鞋王”。青岛亨达三次蝉联“中国真皮鞋王”。青岛孚德是有70年历史的老名牌,被中国皮革协会评为中国真皮名鞋。金猴牌、亨达牌、孚德牌皮鞋,双星牌旅游鞋制鞋龙头品牌企业------如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青岛双星、威海金猴。山东现拥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个,“中国真皮鞋王”,主要品牌:双星、金猴、亨达、孚德等。都是国家免检产品。近十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以青岛亨达集团、双星鞋业、孚德鞋业、环球集团鞋业、鑫佰信鞋业、天祥鞋业、威海市金猴鞋业、高密泰吉虎鞋业、山东鲁泰鞋业、山东赛格鞋业、高密海宇鞋业、烟台奥佳鞋业、高密鑫鑫鞋业、潍坊富耐康鞋业等为代表的大批内资优秀企业。以青岛世原鞋业、泰光制鞋、三湖制鞋、昌新鞋业为代表的大型韩资运动鞋生产企业。箱包品牌企业-----济南双利达箱包是山东省著名商标.

  山东省皮革行业协会秘书长高鲁光说:因为山东鞋业注重打造自主品牌,所以在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高密盛德鞋业有限公司、高密市泰吉虎鞋业有限公司、山东鲁泰鞋业有限公司、青岛福客莱鞋业有限公司、山东鑫星鞋业有限公司、淄博大桓九宝恩皮革集团、山东金锋人造皮革有限公司、烟台华盛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泰安市皮鞋厂、海弘鞋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知名品牌企业。据了解这些鞋企年后便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兆头。加上本地亨达集团、双星鞋业、孚德鞋业、金猴鞋业、鲁泰鞋业、赛格鞋业、海宇鞋业、奥佳鞋业等优秀企业生产规模的高速扩张,为青岛发达的制鞋行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需求高峰。

  五、皮革鞋业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

  齐鲁鞋城总占地102亩,由新疆兆龙投资公司与济南众鑫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于2006年3月建,集商品展示、批发零售、物流集散、商务办公、信息发布、娱乐餐饮于一体。

  沾化城北工业园 沾化生态皮业城--经过两年的发展,城区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入园项目达到70多个,项目涉及制革、皮革机械、皮革化料等产业,去年部分企业开是生产的基础上,春节后又有多家企业开工建设,预计上半年将有20家企业开始生产。占地6000平方米的二层皮交易大厅主体工程已完工,近期将投入使用。

  山东招远金都皮革城招远又一张“金名片”

  山东招远皮革城引起了国内外皮革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浙江温州、海宁等国内外主要皮革生产基地的600余家知名品牌厂商一起,“抱团”进驻,其看中的恰是招远与烟台、青岛等周边城市交通发达,高速便捷的“两小时商圈”,加之山东的中高端消费群体庞大,百姓购物意愿强烈,皮革城主打“亲民价格”,将海宁皮革城主打的质优价廉品牌搬到我市,形成一条“产、供、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销售商节省多道中间成本,价格降至商场的1/3,实惠适中,让皮草消费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国际、国内一线大品牌如花花公子、依奴加、凯撒、第一夫人、金狐狸等600百多家品牌生产、经销商已进驻金都,在招远金都皮革城都拥有300―1000平米以上展厅。

  金猴皮具工业园

  公司投入1.2亿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北方皮具生产基地――金猴皮具工业园,园区配套、设备均达到国内一流,拥有当今世界水准的台湾箱包流水线8条,年可生产各类皮具280多万件。金猴集团董事长柳富林自豪地说:金猴能“奋起”,关键是有扎实的内功。自去年以来,金猴从行业内高薪招聘了部分优秀管理和贸易人才,通过不断提升生产技术、研发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新开发出口样品400余款,产品顺应了欧、美、日、韩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流行趋势,并兼顾了俄罗斯、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主要风格。

  六、中国皮鞋行业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在青岛诞生

  今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正式公布了《第十六批国家认定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及分中心名单》,亨达集团是皮鞋行业唯一入榜企业、唯一获此殊荣企业,标志着中国皮鞋行业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在青岛诞生。据青岛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认为---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价值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中国鞋业突围的必然出路。

  七、山东高密建鞋业物流中心项目

  该项目位于密水街道拒城河社区。鞋业是高密“四小商品”之一,近年来,密水街道提出了打造“山东省鞋业名镇”的战略构想,构筑了“一基地一长廊一小区”的发展大框架,规划建设了华东鞋业基地、沂胶路经济长廊和姜家屯鞋业小区。鞋业物流中心集鞋料供应、成品鞋托运于一体,项目选址在华东鞋业基地以北,沂胶路以北、昌安大道以西,计划占地150亩,东西长200米,南北长490米,分期完成,地处制鞋企业集中区,交通便利。 截至目前,密水街道拒城河社区制鞋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鞋底、包装、制鞋机械等相关产业10多家,制鞋业已经成为拒城河社区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个鞋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鞋业物流中心的建立对于培育壮大制鞋产业,方便鞋业的流通,开拓更大的市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山东丰富优质的资源催生了一大批鞋业产业集群

  高密、蓝村制鞋基地等特色产业聚集区。如青岛的蓝村、胶州、胶南、莱西,潍坊的高密,济南,烟台、临沂、泰安等地。 山东市场分为4个大的集群地,其中青岛兰村为女鞋集中地,潍坊高密为男鞋集中地,山东城阳和胶州为运动鞋集中地,青岛即墨为制底集中地,鞋底生产商上规模的企业已达近500家,并有专业的制底行业协会。今年据了解,政府2-3年想把即墨蓝村这个地方打造成江北最大的鞋都,从近日召开的山东省高密市鞋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高密市制鞋、制底、制帮业户已发展到787家,其中规模以上制鞋企业达到26家;注册资金3.32亿元,从业人员2.6万人,年生产各类成品鞋2亿双,实现利税3亿元。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制鞋企业主们紧盯国内外市场变化,加大开发力度,积极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形成了时装鞋、旅游鞋、休闲鞋、运动鞋、劳保鞋五大类500多个品种. 高密制鞋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3.5万人,高密市鞋业企业通过“南征北战”的方式,共争取到南方客户订单总额达1.6亿元。

  胶州七成鞋企被淘汰胶州人却不忧反喜 优胜劣汰促产业升级

  胶州的鞋企大部分都是韩资企业,胶州近三年已有成昌、三田、参运等70家鞋厂退出市场,约占胶州鞋厂总量的近七成。据了解,近几年随着人力资本逐年增高,利润空间缩小,被淘汰的鞋企主要是跟不上市场的小鞋厂,而留下来的,都是“做优做强”的大鞋厂。这样的结果就是卖的鞋少了,赚的钱多了。“无序竞争的局面打破了,低端鞋产量变少了,胶州制鞋产业升级了,工人日子好过了。”胶州市外经贸局负责人这样评价胶州鞋企变局

  七、配套产业 山东鞋类制底业的崛起

  山东青岛是中国pu底的发源地,青岛振德、康泰、赛诺克、新朗诺、鑫成龙、宏安鞋材等大批厂家的崛起拉动了山东制底业的的发展。目前,山东已有pu底的厂家生产近百家,预计产量可达三亿多双。在青岛皮革行业协会制底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以后,重视新产品的技术研发与欧洲意大利等国家的制鞋艺术大师合作共同开发,使pu底不但实用耐磨,舒适美观,已经到了工艺品的效果。由于产品供不应求,生产企业不断扩产,对机器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中国是世界制鞋业大国,制鞋材料的发展快慢决定了制鞋业的发展款式和速度。提起中国制鞋的原材料,众所周知福建是旅游鞋的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皮鞋的材料在温州、广州。总之制鞋材料在中国南方生、南方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行业神话。然而山东制底业的崛起,已打破了这个行业神话。业内人士都知道建国初期,山东青岛鞋,代表北派,山东的制鞋历史悠久,中华老子号孚德女鞋、中国双星鞋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山东青岛制鞋文化的底蕴深远, 特别是鞋的市场转为以休闲为主导后,PU底受到了鞋厂的重视选用。消费者之所以青睐PU底鞋,是由于其轻便(是椽胶质量的30%-50%),而且耐磨、弹性好,特别受到中老年和工薪阶层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在生产加工、粘合成型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加工性,所以PU材料逐步取代了老工的椽胶材料等传统鞋底材料,前景广阔。目前在中国南方鞋料市场处处可见青岛造的PU底,青岛制底厂家的销售日渐增长,深受制鞋厂家的欢迎。可以说青岛制造的PU底价廉物美。

  山东制底业的崛起绝非偶然,山东制鞋历史悠久,高密市的德兴制底厂年产千万双鞋鞋底,近期正在扩建,非常有代表性。青岛皮革公司的皮鞋材料厂是个建国初期的老字号企业,80年代就引进了中国第一台日本生产的PU底全套生产流水线,设备先进,生产了中国第一双PU鞋底。当年把PU鞋底说成鞋底之王,故青岛是中国皮鞋PU底的发源地。近几年,青岛赛诺克、振德、新郎诺、康泰、鑫成龙、宏安六大制底厂的崛起,继承和拉动了山东制底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山东的制底厂家数百家,预计今明两年生产5亿双、大部分是生产PU底,大型生产企业都集中在青岛的城阳区即墨市蓝村和高密等地区,不有部分韩资企业。

  青岛市皮革行业协会根据青岛的皮革行业的“十一五”计划,在2005年初成立了制底专业委员会,同振德、赛诺克、新郎诺等六个发起厂家共同努力,重视新产口开发,洒取品牌战略。首先利用全国一些专业会议与国内外专家沟通研发;同时在亨达、金猴两个鞋王的支持下,使PU底不但实用耐穿、舒适美观,且从人体工程学上、美学的角度上进行研究,使产品达到适用健身而且从外观上达到了艺术品的效果。青岛制底委员会成立以后,为了扩大青岛制底业的影响,组织企业先后在全国的鞋展和鞋材展上亮相。在2005年广州皮展上,以传统优势和集团化的形式运作,阵容强大,令人为之一振;在温州皮革展会上,布展形式具有中国PU底生产厂家的规模和产品的多样化和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山东青岛制底业的崛起必然会拉动山东乃至北方鞋业的发展。青岛制底专业委员会会员企业,如振德、赛诺克、新郎诺、康泰、鑫成龙、宏安等几个大型制底企业将在今后把工作重点放在研发新产品引进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制鞋业服好务、为中国的制鞋业多做贡献。

  此外,山东临近韩国,以青岛的城阳、威海、烟台为代表的韩资箱包企业多达数千家。

  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基地之一,今年首次在上海中国国际皮革展上开辟山东展区,展示山东皮革行业的新形象,在今年广交会上,我省的鞋企收获颇丰。高密、兰村的制鞋基地都拿回了大批订单,再加上从12月1日起,箱包、皮衣的出口退税上调到13%,大大提升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相比南方鞋企纷纷倒闭的情形,我省的鞋企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所以这个冬天,坚持走自己路的“鲁鞋”并不感觉太“冷”。

  八、山东各大品牌鞋企面对金融风暴抵抗能力 山东鞋企内销外销两条腿走路

  威海金猴集团吸纳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主动挑起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亨达集团注重技术创新,20项新产品和11项新技术、新成果一次性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孚德鞋业凭着“诚实信用,以德服人”的经营理念,去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4%,利润增长了82%。在去年的广交会上,山东省鞋企收获颇丰,高密、蓝村的制鞋基地都拿回了大批订单。再加上国家从2008年下半年起多次上调皮革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今年6月1日,箱包、鞋帽、汽车装具等出口退税率上调为15%,大大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山东省皮革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鲁光说,最欣慰的是山东皮革行业一直是在平稳中发展,从没有过大起大落。即使是金融危机来临,依然靠自己扎实的功底和多年的积淀而平稳过渡,转“危”为“机”。不像南方某些地区,“一夜风吹万花落”,出现千家鞋厂关门、万家企业迁移的现象.

  近年来,内销方面积极加强销售网点建设,发展地区代理商,开设专卖店,进商场开设专柜,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在外销方面,积极与国内的外贸公司合作,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发展国外客户,产品打入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高密市制鞋企业共接受国内外各类订单总额达1.6亿元。

  九、行业环境和政府支持

  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皮革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对山东皮革行业的发展重点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首先是强调了对产品结构调整,使产品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要,提高产品档次,高档产品达到15%,中档产品达到50%,进一步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其次是培育6大企业集团。制鞋业重点扶持威海金猴集团、青岛亨达集团,制革业重点扶持文登森鹿制革、淄博宝恩集团、山东沂源制革总厂、无棣星一皮革集团。加快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三是建设5大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沾化城北工业园、高密制鞋基地、蓝村制鞋基地、文登和潍坊毛皮养殖基地。四是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引领企业按照集中制革、统一治污、市场运作、在线检测的科学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山东省绿色产业步伐。有效规范和指导污染治理工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副会长向记者勾勒了山东皮革行业的发展规划:力争到2011年,山东皮革产量达到9000万平方米,皮鞋1.9亿双,革皮服装1600万件。皮革行业主营业收入达到760亿元,年均增长10%;创汇30亿美元,年均增长8%。全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20%。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得到较大提高,力争3年内创中国名牌1-2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山东名牌3-5个,著名商标3-5个。

  十、山东省皮革行业协会

  山东省皮革工业研究所系1987年国家科委批复建立的省属开发型科研单位,拥有总资产1000多万元,占在面积25548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科研楼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革制品试验厂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有生产研究设备及检测实验仪器300多台套。全所共有事业编制人员40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8人,其中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8人。现有对外机构6个:山东省皮革工业检测中心、山东省兰博皮革有限公司、山东省革制品试验厂、山东省皮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山东省皮革制品清洗保养资质管理中心、山东省皮衣保养中心。各部门既独立开展工作,又相互协同配合,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山东省皮革工业检测中心是全省唯一的专业性皮革检测机构,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负责对全省皮革毛皮产品及制品监督抽查检测工作,并由省技术监督局授权,承担对全省制革厂家电子量革机、面积计的检定和维修工作,是山东省消协指定的投诉取证的质量鉴定机构。该中心每年完成检测任务100多项,接受消费者咨询500余次,出具的检测报告公正、科学、合理,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一、劳动成本因素 市场中西部产业转移 东北市场成制鞋基地争夺目标 江北市场大发展

  由于今年来南方市场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和尤其使今年出现招工难的现象,许多厂家都想进行战略转移,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节约劳动力成本,这也势必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原材料、劳动力、电力、地价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制鞋业正逐步向内陆东北转移,这将成为中国皮革工业发展的新动向和必然趋势。中国鞋业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恰逢时机。

  沈阳鞋业市场――国内制鞋业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沈阳正努力建设成为东北鞋业基地

  沈阳的鞋业发展历史悠久,处于北方鞋业的中心地位,中国﹒鞋城就座落于市东陵区境内,目前鞋城拥有业户2680户,精品鞋246户,日客流量10万人次,年销售额60亿元以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同时沈阳又依托中国鞋城这个大市场,现已发展生产厂家达3000多户,并拥有北方女孩、博雅思等50多个品牌鞋,地产鞋已占鞋城总产数的50%以上,成交量60%以上,由过去的南鞋北调,变为现在的北鞋南调。

  事实上,继浙江、广东、福建、川渝、山东等地之后,沈阳成为中国制鞋业版图上的又一个重要地区。目前,沈阳拥有成品鞋生产企业700余家,为成品鞋配套和加工的企业及个体户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生产能力3亿双,可创产值100多亿元。沈阳有中国鞋城,有“北方鞋都”,有皮革鞋料市场,有物流中心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了鞋业的发展。此外,南方大部分鞋企盯上外销商品,内销产品销量减少,使沈阳鞋有了生命力。时间:2006-1-18 14:41:42 12月19日,500多名辽宁鞋业企业的“精英”,共同举起左手,宣告辽宁总商会鞋业商会正式成立。辽宁省总商会鞋业商会副会长钱友表示,沈阳鞋业园产业集群的出现,更刺激了沈阳鞋业的发展。但是,辽宁地区制鞋业的生产和经营在信息、规模、质量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辽宁制鞋业联合起来搭建共同发展平台。沈阳恒泰鞋业集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在辽宁省总商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筹备,组建了这一非赢利性的行业组织。鞋业商会是政府加强行业管理的助手,为会员提供经济、技术、信息、生产、管理、融资、法律等服务。目前,包括沈阳、辽阳、大连、本溪等地的574家企业成为首批会员。

  鞋数据显示,沈阳95%以上的地产鞋已拥有自己的厂名、厂址和品牌,如博雅思、俏美人、北方女孩等品牌在业内已颇具声名.沈阳鞋业起步早,上世纪 80年代就有个体户开始从事制鞋行业。据悉,改革开放以来,辽阳地区的制鞋业有了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辽阳地区制鞋业户近1500家,就业人员达8万余人。辽阳制鞋业已成为省内乃至国内制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并成为安置就业、繁荣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辽宁是全国鞋业的重要产地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制鞋企业已发展到6000多家,并呈现出销售方面“北鞋南下”和企业投资“南资北上”的良好态势。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鞋业生产基地:以温州为中心的华东基地,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中心的华南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基地,沈阳正趁着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东风,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东北鞋业基地。

  北方鞋都地处汪家工业组团内,是沈阳市重点发展的传统产业生产基地。规划占地3.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40亿元。一期工程已建成厂房15万平方米,引进制鞋企业150家,今年可实现销售额40亿元。二期招商项目包括26个地块出让和17.6万平方米的厂房招租。鞋业园内还规划建设技工学校,每年培训5000-8000名制鞋工人。

  在沈阳建设东北地区鞋业生产基地,有诸多有利条件。首先,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交通便利,辐射东北乃至周边国家市场的能力很强。其次,当前南资北上趋势特别明显,今年温州人在沈投资固定资产就达150亿元。沈阳商机众多,土地、电力、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齐备。第三,沈阳已有200多户鞋业生产企业,今年工业产值将超过70亿元,具备鞋业发展的各种条件。鞋业园区内已经建设一批标准厂房,还将进一步兴建批发市场,加强物流建设,开办技术工人培训学校,培养工人并引进管理人才。

  东北最大制鞋产业链大型综合性制鞋材料供应市场2005年落户沈阳

  沈阳东陵区区委书记在介绍东陵区下半年发展情况时说,沈阳将建成大型综合性制鞋材料供应市场。沈阳一直没有一个大的综合性皮革鞋料供应市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中国南塔鞋城为依托,沈阳正在建设一座皮革鞋料批发市场,预计将于今年底竣工投入使用。该批发市场主要以供应制鞋的原料为主。未来的南塔地区将形成一个鞋业原料供应、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为东北地区最大。目前,南塔鞋城改造基本结束。改造后的金马鞋城主要以销售精品鞋为主,建在东陵路上的鞋业生产基地也已经有近百家厂家入驻。

  吉林省佛罗萨国际皮革工业园有限公司 年精深加工80万张成革和年产400万双皮鞋项目

  按照国家及吉林省政府的要求,为进一步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调研,并经中国皮革协会考察论证,确定在吉林省东辽县工业集中区建立吉林省佛罗萨国际皮革工业园

  河北石家庄、辛集产业概况

  华北鞋城------经营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入驻商户2500多家,产品辐射东北、西北、华北。辛集制革工业区------位于辛集市区东郊,有制革企业103家,年产中高档绵羊服装3600万张,销售收入4.48亿美元。

  中国辛集皮革城------始建于1993年,全国规模最大的皮装生产交易中心。皮革城被河北省政府评为“十大专业市场”和“发展特色产业知名市场”。中国“裘皮之都位于尚村镇区南侧,尚村皮毛交易市场西面,占地92亩,总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是一座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城。

  尚村皮毛市场------位于沧州市肃宁县,是中国最大的生皮毛市场。皮毛品种有蓝狐、银狐、白狐、水貂、乌苏里貂皮、獭兔皮等。 大营毛坯市场------位于河北省枣强县的大营皮毛市场以深加工为主业,其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内市场。 留史皮毛市场------留史素有“天下皮毛第一都

  河北安新县制鞋工业基地(北方鞋都)

  安新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辖12个乡210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地处京、津、石三角地带,北距北京150公里,东距天津150公里,西距保定45公里,南距石家庄。安新县自然风光秀丽,是中国北方著的旅游胜地。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就位于安新境内。

  安新县的制鞋业始兴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是该县支柱产业之一,制鞋企业主要分布在三台、安新、寨里、圈头四个乡镇的20多个村,其中三台973家,安新镇24家,寨里乡51家,圈头乡17家。三台位于保定市安新县, 三台位于安新的东西面。三台镇东距安新县城7公里,距津保高速公路安新道口12公里,西距107国道20公里,环境条件良好,交通畅通便利,集中了全行业91%的企业,92%的雇员,92%的产量和产值。以生产各种鞋为主,且鞋厂的发展规模正在日益扩大,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先后引入了数十套流水线生产技术。鞋业也成为三台的经济支柱。主要生产各类皮鞋,休闲鞋,运动鞋,靴子。其发展越来越走向正规化,品牌化经营 。三台由申明亭鞋区,狮子村鞋区,山西村鞋区,辛庄克鞋区,大北头鞋区等组成。目前三台已发展成为中国河北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制鞋业鞋类产品主要为旅游鞋、运动鞋,休闲鞋、皮鞋、雪地鞋、二棉鞋、硫化鞋,各式男女皮凉鞋等三十多个品种,以旅游鞋、休闲鞋为主,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主要销售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部分通过边贸出口东欧等10余个国家,有20%的企业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定单,多数企业在本地等客户或在石家庄、白沟、鸭鸿桥、沈阳等市场推销。 2006年完成产值11.99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实现利润6600万元,上缴税金1000余万元,年产销各类鞋超过6000万双,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左右。与制鞋业相关的鞋材生产、贸易、物流等年产值也在9.5亿元以上。2004年初正式投资开发建设“安新制鞋工业基地(北方鞋都)”项目。

  白沟箱包产业 白沟属于河北保定,白沟现在拥有国际箱包城,箱包交易城,国际箱包城二期现在正在建设中,河北白沟箱包交易建于1993年,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有箱包品牌约1200多个,2008年市场交易额达72亿多元,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沟目前有规模箱包生产企业300多家,箱包加工企业3000多家,箱箱包业的崛起包年产量达5亿只,带动周边5个县近百万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白沟箱包业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目前仅白沟箱包业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就有30多万人,涉及到4个县、50多个乡,500多个自然村。

  2.河南状况

  目前,河南省有皮革企业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制革、毛皮、皮制品、皮革化工四个领域。

  专业市场:郑州鞋城占地面积6平方米,营业面积4.2万平方米,经营商户逾千家。包括男女皮鞋、时装鞋、凉鞋、童鞋等汇集国内外各大知名品牌,主要品牌:邦赛、红草帽、喜得狼、步步高、红蜻蜓、双星、花花公子等。漯河市东方大市场位于漯河市区金山路中段路东,建于1995年10月,有门面房323套,摊位300个,从业人员1.2万人转营皮鞋和鞋料批发。开封皮革制品大世界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中段,建于1997年12月,占地1.2万平方米,专营皮鞋、箱包、皮件、皮化、皮材

  全国最大的布胶鞋生产基地在河南上蔡农区.

  皮革制鞋产业正在上蔡这个传统农业大县迅速崛起。今年前9个月,该县皮革制鞋业实现销售收入15.9亿元,利税1.6亿元,成为县域工业的一大支柱。该县荣光工业园还成为全国最大的布胶鞋生产基地。

  近几年,该县把皮革制鞋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头戏,走出家门开展专题招商,先后引进了投资2亿元的荣光工业园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龙胜工业集聚区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万达鞋业项目等一批皮革制鞋项目,并规划了荣光工业园、龙胜工业园两个皮革制鞋园区。目前,荣光工业园年产值达3亿元,产品出口欧美和东南亚。龙胜工业园建成后,将有400余家皮革制鞋企业集中入驻,可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

  江苏省的江都市成为了中围制群产业集群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提起中国制鞋工业的产业集群,通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浙江温州、广东广州、福建泉州等一批有着悠久历史和完善产业链的行业集中地,同时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列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进程的不断深八,诸如四川成都、辽宁沈阳等新是的鞋业产业集群也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然而,就在人们将眼光集中在那些声名鹊起的产业基地的时候,就在富饶的苏中平原,京沪高速公路和宁通高速公路交汇处,一个同样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制鞋产业集群在经历了昔日的辉煌与短暂的衰退后,正在俏然迅速地重新崛起。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完善的物流配套系统、强大的生产能力……,所有这一切都让江苏省的江都市成为了中围制群产业集群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