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拖鞋 > 认识自己--记宝峰禅修之行

认识自己--记宝峰禅修之行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7 11:49   浏览 N 次  

为着7月禅修的事情,同林谷师兄在QQ上商讨。师兄问及此次去宝峰寺禅修的情况,并说希望看到我写的禅修体会。这次禅修乃至于结束之后,经历了许多内心的过程,感到自己很难有能力把握其中核心的有价值的内容,并且表述出来,所以一直在犹豫写不写,写什么。

近期不短的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尽力地想要了解自己,思考和探索生命及“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宝峰之行,应该是在这条路途之上重要的一步。

去宝峰之前,感觉自己的身心状态处于比较令人满意的情形,较为平静和清醒,有一种能把握自己的、有力量的心理能量,感觉这样的身心状况,会支持一个较理想的禅修。

初抵宝峰寺,看到清洁优美的环境,一切仿佛同三年前没有变化,却又觉得宝峰更美更好了。在天王殿卸下行李,妈妈在找身份证时,我一眼看到禅村的隆藏法师,招呼他。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变了,不执著了。之后就亲切地对我们讲了一些禅修营的情况和用功的注意事项。我挺欢喜隆藏师,觉得他的心很开放,而且有着孩童般的天真。

见面会时,名单上没有妈妈和我的名字,散会后我们填好报名表由我拿去交给负责的李老师,李老师把一个没来的尼师的号给了我。了解宝峰禅修情况的我知道这样我将同尼师们在一个安静的禅堂打坐,而且给我的号正好是我的幸运数字,如此意料之外的吉祥顺利,让我的心欢喜洋洋。

禅修正式开始后,各种情形涌现出来。比较有印象比较突出的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人会看到我如何精进,如何有修行”的念头在许多刹那自动生起。同四位尼师在一间禅堂,而且我的座位是正中心;我一个在家人,如此“特殊”地与出家人同禅堂;每天吃饭排队站在在家学员的第一个;自觉根尘守护的很好,举手投足都很像个有修行的人。。。这些念头会自动反复冒出,如细小的刺扎在心上。“我”对它仿佛毫无办法,只是“知道、知道”。

第二天晚上的开示,中间打了一阵瞌睡,或许是白天太疲劳了——因为我的确是非常用功的,又或许是自满的心认为,这些内容都没有新意。但忽然,开示的内容如闪电击中我的心,禅师在说:有人虽然坐了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却没观察到什么,等于浪费时间,没有真正在禅修。。。总之那一段开示,如震雷般摧垮了之前不断冒念、自得的心。开示后禅师带着大家晚课,念到一半时,没有任何想法,泪却不停地流着,心一下子净化了,感到“我慢”被摧毁的松快及轻灵的喜悦,内心非常谦柔。

这不过只是一场小小的战役,“我慢”只是被暂时镇伏,溜回大本营去了。之后的禅修,都是自己在密集禅修的通常情形,这会儿不知哪个盖障生起了,昏头胀脑沮丧低迷或妄想纷飞大做白日梦;那会儿头脑清醒善法充满或有较绵密的观照,感觉一切吉祥美好,对能够这样“依教奉行”充满感恩和庆幸。

禅修过程中,“他人会注意到我”、“我表现得不错”的念头不知怎么又连连冒泡了,使我不堪其扰。第二次小参,去小参前,我一边行禅,一边思考要汇报什么,告诉自己一定要勇敢,要有勇气说出实话。汇报时,我鼓起勇气说没什么可汇报的,心里只有疑惑。觉得修行本是为了减熄烦恼的,而自己仿佛越修烦恼却增加了,一点点根尘接触便起执著,仿佛“我执”越重了。禅师说:你说吧,观到些什么,现在老师在这儿了。。。答:大段的昏沉、自动生起的大量念头。。。问想什么?说想出家及一大堆记不得了,陈芝麻烂谷子。禅师怎样回应我的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出来后,一个人跑到角落处,用披肩蒙在头上,大哭起来,而且哭了一回还不够,又哭,又哭,终于哭痛快了。心中觉得非常好笑,对那些缠绕心中的“小我”,觉得好笑极了。还有一种感觉,感受到禅师传递过来一种“师父”所给予的东西。在一次开示中,禅师说:即便我给的再多,大家也一定还是觉得不够,对吗?我听了只是惭愧、下泪。

在同一个禅修营中,每一个人对老师,对整个禅修营的运作,一定都因着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而有着完全不同的结论和评价。所以他人对某位老师和禅修营的评价和经验,对了解这位老师和他的教法,价值并不一定大,当然,你对评价者的了解程度,决定着评价的参考价值。那我问自己,为什么写这些文字呢?答案是:这是认识自我的道路上留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脚印,应该可以对路途上的自己和同样走在这条路上的有缘人在某种情形下起到参考或经验教训的作用。同时大概描述一下我眼中的禅师及整个禅修营的状况,以供没有参加禅修而心存关怀的道友了解一二。

第一眼见到禅师,对他的黝黑瘦小略感意外,与照片上见到的感觉有一定差异。小参时从未抬头看过禅师,仿佛一直是在同翻译交流。只是在禅师开示时,偶尔望下他,观察一下这位禅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所以直到最后,感到自己还是没有了解禅师多少。而且因为语言不通,自己想要探索和交流的内容根本无法有机会表达。禅师每天早上会来同大家一起打坐,之后带着大家做早课,晚上开示一小时,接着带大家做晚课,他念一句学生念一句,直到结束。小参的风格对我来说是非常凌厉的,上来就对学生有极高的要求。最后一次小参,我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禅师严厉地说难道就不能更努力了吗?他说:没有任何借口,只有观照!禅师的严厉并不伤人,而且他还会在另外的时机和场合大大地激励你,表示对你有着极高的期望甚至赞许肯定。对于一些整体上需改善的地方,禅师不会正面批评或指出,而是在开示中用极其善巧智慧的方式表达出来,令人赞佩,而且效果好极了。我从未崇拜任何老师,包括这位老师,但是如果老师们展现出慈悲善巧的一面,一定会博得我由衷的敬佩和服从。

宝峰寺是个太好的道场,环境条件都非常好,特别是衍真法师的个人修养和心胸,常年提供各类的讲座和学习,使宝峰寺成为一个非常利于修学的环境。我在宝峰寺唯一感到比较困难的是气候,潮湿是我的体质非常难适应的一个问题。如果要到宝峰寺修学,一定带些艾,炙一下会好得多。

此次宝峰之行,内心世界的经历太丰富了,无法详述,也忘记了很多。回顾一下,有几点印象深的体会:

1、 真正出世的修行太困难了!

身在其中时,那种感受是:自己是一个战斗力非常弱小的战士,在面对违犯烦恼、缠缚烦恼、随眠烦恼这些烦恼的大军时,自己实在是太弱小了些。记得当时自己把止语牌天天挂着,内心宣告着这是自己同烦恼大军宣战的宣战牌、战旗,虽然这个小战士力量弱小,却绝不放弃和投降,屡败还会屡战,在战斗中培养战斗力。而且,这场战斗会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持续地进行下去。禅修结束后,同明愚聊天时,她无意说到:听说一个人修习出世法魔宫都会震动,魔王都会来干扰,但如果修习福报,就没问题,会顺利。我听后大有所感,无论真的是怎样,但这个譬喻非常精准。

2、 依教奉行,需要“能力”。

大约在第十天时(具体记不清了),小参汇报时我报告说:今天早上才知道日常观照该怎么做;今天才开始修习“看见、看见”。说起来自己读过此禅修法的书不算太多,但也读过一些,对于“方法”应该是知道的。但为什么到了精进用功了十来天了,才“明白”该怎么做,而且还做的不算太好?才至少“明白”了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想只是想?而且也在一个时间段里能运用此法而截断妄念?在经典中谈过许多修习四念处的前提,其中有一个开示是这样说:离欲—身语意清净—修四念处。

3、 把什么带回家。

此次禅修中,对食物的态度令自己比较满意。刚开始时,会在打菜时如平时一样的以较强的欲望心去观察菜品,对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反应较强。观察到这个,调整心态,在取菜时以自己的身体需要多少量能满足体能,支持修行,也以利于健康为原则盛取,一直是很适量的取食。在进食时,会大致观察整个过程,当食物咀嚼烂刺激到味觉时,淡淡的喜爱感随之出现,这种淡淡的自然生起的喜爱感一直都存在着,只有一次,非常慢地咀嚼,食物在口腔里稀烂了,心里觉得食物是这样的可厌的状态,暂时找不到喜爱感了。宝峰寺的食物非常好,适合修行,不会引发强烈的对食物的欲望。在禅修期间,自己完全不会被对食物的欲望控制,而是完全有能力选择拿取和放弃,毫不费力,没有挣扎。比如因为自己排队在前面,遇到有好的水果和菜品,而数量较少时,会先不拿,等所有人都取完后,如果还剩得有,再去取。写出这个自己很惭愧,因为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因为自己一直是个贪吃的人,这样做往往是会内心纠结的,也许只是因为“应该”这样做,但这次不是,非常自然。禅修结束后,有一次同夏师姐聊到关于对待食物的态度,我说非常希望自己能把这种对食物的态度带回家去,因为在家时,经常饮食无度,没有控制。她说:你说这个话,说明你还不明白。能够饮食知量是因为有正念正知,你应该把正念正知带回家,其它的自然就有了,而你想把饮食知量带回家,恐怕。。。呵呵,金玉良言!

4、 我应该相信什么?

此次宝峰寺之行还有幸遇到了云海老师,并得到他的慈悲帮助。在非常繁忙劳累的情况下,同我倾谈了十个小时以上,以帮助我找到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极大地帮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极大地唤醒我内心中积极良善的一面;这些交流也帮助我看到自己目前该致力于何处,并于无形中大大地扭转了我的心态。焦谛卡禅师说:“禅修是要解开人们内心和外在的各种问题,各种结。对我而言,心理咨询和指导禅修并没有多大差异。作为一名禅师一定要非常敏感,他必须深入了解自己,必须知道自己的纠结所在;与人相处要有创意;深入地去了解每个人;指导时要温和而有耐心;不会催促或要求他人要有进步,那只会引起不胜任和不愉快的感觉。”

云海老师是位良师益友,他对人的帮助能力几乎达到了这样难得的程度,能够得到他的帮助,是令我感到非常庆幸的事情,感恩三宝的慈悲。

老师引导我认识“凭第一感判断人”这个方式的心理阶段和缺陷。这一点对我帮助很大。也许因为自己从小非常缺乏安全感,也许因为天生的习气,我对人和环境的判断非常具有直觉力,凡是感受到不良善及不怀好意的些微气息,都会本能地避之,且爱搭不理。而且观察自己的直觉判断,自认为是比较准确有谱,所以一直很依赖这种方式判断人并产生相应的互动方式。近几年由于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判断能力相较以前全面和客观些了。但这次通过同老师的交流,才帮助我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完全地清晰明确了。并不是说从此我不再倾听直觉的意见,我依然会把直觉意见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只是会对一切情境做更客观且冷静全面的分析了解。而且,只有清明无蒙蔽的心,才可能对人事物生起真正如实客观的“直觉”判断。说起来这仿佛是一件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自我认识及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我该相信什么?也就是我看待、判断、因应这世间的态度和方式应该是怎样的?这一认识的转变,直接改变了“我”同这世界的关系。

在宝峰寺还结识了其他许多良师益友,这里无法一一叙述,但我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所学习到的美善却会化为我生活中平凡而积极的力量。非常凑巧的是,衍真法师和云海老师竟不约而同给了我相同的三条意见:在家好好修、做好本职工作、照顾好妈妈。

“真正的禅修是包括一切的,身心任何部分都是观察的对象,对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应该了解。”对我来说,在家好好修并非一个容易的题目,但我愿尽力去尝试,在生活的每个面向运用和培养正念及觉知,并怀抱着理解和善意。做好本职工作相对容易些,态度和心态扭转为积极主动即可。照顾好妈妈同在家好好修基本是一个题目,或说是那个大题目中一个重要的小题目。妈妈是一位好老师,总是在我出现失念放逸轻慢等等情形下用种种的方式来提醒我、点化我。但愿我总是记得一位大师说的话:有人反对你,是你自己的态度出了问题。

回家后,有一天整理书桌。我喜欢在清洁书桌的时候随手翻读书,也许是因为完全放松而无所求的心理吧,每次这样读书时都感到很享受而入心。当时随手拿起的是旻澜寄给我的《新世界》(旻澜对我太仁慈了,真是感恩),这本书我完全没有读过,也不太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当时随手翻到的章节,却一下吸引了我,这些文字非常深地打动和启发着我,因为正好同近期所感悟收获的相呼应,就摘录于下,做为此文的结束吧:

认识自己——这几个字刻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入口处的上方;这座神庙就是圣谕之所在。在古希腊,人们来到圣谕之处,渴望能找到自己终极的命运,或是寻求在某种特定状况下应该采取的行动。大部分的访客在进入神庙的时候,都应该读到了这几个字,但是他们不了解,这几个字所指向的真理,是比圣谕所能告诉他们的还要深远得多。他们可能也不会了解,无论在神庙里得到的启示有多伟大,或是接收到的讯息有多正确,如果无法体会“认识自己”这个训谕所蕴含的真理的话,最终都是没有用的,也无法从更深层的不快乐和自己创造的痛苦中获得解脱。这几个字隐含的意思是:在你问任何其他的问题之前,先问生命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我是谁?

无意识的人——有些人长期停留在无意识状态,终其一生困在小我当中。

你的自我感,决定了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需求和生命中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你认为重要的,就可能会让你感到烦恼和困扰。你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你到底认识自己多深。你认为重要的,不一定是你说的或是相信的,不过,你的行动和反应会显示它们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所以,你也许会这么问自己:让我烦恼和困扰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小事情就有力量使你困扰的话,那么你对你自己的看法也正是:很渺小。那就是你无意识的信念。你也许会说:“我相信我是不朽的灵体。”或是:“我对这个疯狂的世界感到厌倦,我要的只是平安。”——直到电话铃响起。坏消息来了:股市崩盘,交易泡汤,车被偷走,丈母娘驾到,旅行取消,对方违约,伴侣离去。。。突然间,一股怒气或是焦虑就冒了上来。你的声音都变得尖锐起来。你控诉、责怪、攻击、防卫或是为自己辩护,这些全都是在自动化导航下发生的。一分钟前,你还说只想要内在的平安,而现在,显然有些事情比内在的平安重要得多。而此刻,你也不再是不朽的灵体了。交易、钱、合约、损失或是潜在的损失,现在变得更为重要。。。

花几个星期试试以下这个方法,看看它会如何改变你的生活实相:试着将你认为别人吝于给你的东西——赞美、感激、协助、关爱等等,给予人们。你没有这些东西吗?那就假装已经拥有了它们,然后它自然就会到来。。。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