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拖鞋 > [书摘]走近音乐(大师名家名歌剧)

[书摘]走近音乐(大师名家名歌剧)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7 16:42   浏览 N 次  
悲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
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大师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ich Tchaikovsky,1840—1893)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一个叫伏特金斯克的地方,父亲是一位勘矿技师。
柴可夫斯基幼年时并无学习音乐的环境,也未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他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二,家里曾请过一位法国女教师,但这位教师并没有音乐素养。柴可夫斯基对音乐产生兴趣是从他父亲给他买的一只音乐时钟开始的,这只时钟到点时会奏出莫扎特歌剧《唐·乔凡尼》中的咏叹调。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会弹几首幼儿钢琴曲,她自己认为这不足以教子女,在柴可夫斯基6岁时决定为他请钢琴教师。10岁时,他又跟弗里波夫学钢琴,但不久就被父亲送到圣彼得堡的一所法律学校读书,期间曾参加过罗玛科执导的合唱团,并师从肯定格学弹钢琴,向肯定格的哥哥学和声。19岁时,他从法律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司法部担任一等秘书。4年后,柴可夫斯基深感工作枯燥乏味,辞去该项令许多人十分羡慕的职务,并考入新成立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在音乐学院,他跟萨隆巴学乐理,跟鲁宾斯坦学管弦乐,在他们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废寝忘食地学习钻研。1865年底毕业时,他以根据席勒的作品而改编的清唱剧《快乐颂》而获得银质奖章,并应鲁宾斯坦弟弟之邀到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13年中,他创作了一批出色的作品。1869年,他开始写《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同年完成第一交响乐和歌剧《巡抚》,1876年创作芭蕾舞剧《天鹅湖》,其间还创作了4部歌剧、3部交响曲及许多较短小的作品。在莫斯科期间,他与被人称为“强力五人集团”的一批。
民族主义作曲家往来密切。1876年,经人介绍,他与当时俄罗斯的一位富孀梅克夫人开始通信,其音乐生涯发生重大转机。梅克夫人的丈夫于1876年去世,留下一笔巨额财富。她极为欣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并同情他的贫困(柴的月薪只有50卢布),为了使柴可夫斯基的才能不被埋没,她要他辞去一切职务安心写作,并将向他提供每年6000卢布的资助,条件是永远不能与她见面,这一资助一直持续了14年。
在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保持通信交往的14年中,他们写下了无法计量的信件。两人虽从未正式见过面,但从信中缠绵的情调不难看出,两人间的情感决非一般的友情。在梅克夫人资助的14年中,柴可夫斯基不必为生活而操劳,专心致志从事音乐创作,佳作连绵不断,他的名字也越来越响亮。1878——1885年,柴可夫斯基居无定所,时而在俄国,时而在西欧,他的声誉早已越出了俄国。这段时间他的作品有《意大利随想曲》、《1812年庄严序曲》和两部歌剧《圣餐》及《晚祷》。此后,他一直定居在莫斯科,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及他的最后3部歌剧《黑桃皇后》笔。
1888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授予他年俸。1890年起,他与梅克夫人发生了神秘的误会,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渐渐中断了,不久,梅克夫人以“经济拮据”为藉口,终止了对他的资助。柴可夫斯基精神上十分痛苦,全力以赴投入创作。1891年他访问美国。1893年《第六交响曲》首演,柴可夫斯基亲任指挥。几天后他感染上霍乱,于1893年11月6日在圣彼得堡逝世。而梅克夫人在得知柴可夫斯基逝世消息的三个后,也离开了人世。上霍乱,于1893年11月6日在圣彼得堡逝世。而梅克夫人在得知柴可夫斯基逝世消息的三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
柴可夫斯基一生的作品极多,计有被视为芭蕾舞经典之作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3部,包括名作《叶甫根尼’奥涅金》在内的歌剧11部,钢琴曲30首,管弦乐曲32首,协奏曲12首,室内乐曲15首及歌曲102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饱含着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且极富俄罗斯民歌色彩。俄罗斯民歌和19世纪俄国沙龙歌曲几乎影响了他的全部作品。其传世佳作《天鹅湖》是应莫斯科大剧院经纪人之邀而创作的,而剧本则是根据古老的俄罗斯民间童话改编而成的:魔鬼把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天鹅,英俊而勇敢的王子在爱情的鼓舞下战胜魔王,使可爱的天鹅又还原为少女。柴可夫斯基改变以往的做法,吸取了西班牙舞曲、意大利那不勒斯舞曲与俄罗斯舞曲中的精华,采用了交响音乐的创作风格,使作品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该剧初演时,由于导演和演员并未领悟真谛,以至于演出效果平平。10年后该剧在布拉格音乐会上再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自此,该剧就成了莫斯科大剧院的保留节目。柴可夫斯基按奏鸣曲式创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是为纪念“救世基督大教堂”落成而创作的,该教堂在1812年拿破仑攻打莫斯科时被毁。1812年,拿破仑率印万大军攻打俄国,法军长驱而人,直逼莫斯科城下。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用坚壁清野的战略,放弃莫斯科,烧粮断其后援,使法军在冰天雪地之中无法继续作战,结果印万大军只逃回本国2万人。序曲开始部分,由于法军兵临城下,只好奏出俄国国教的赞美歌,以安定、鼓舞俄罗斯人民。其后是可怕的战争场面,乐曲由高昂的马赛曲逐步过渡到越来越强的俄国国歌,以示法军由强转弱直至俄军节节胜利。接着又响起莫斯科寺院的钟声,全曲在炮声、鼓声和胜利的气氛中结束。
柴可夫斯基一生遭受忧郁、困苦的环境,其个性顽强、孤独,因此其作品常含有悲观的色彩。人们称他为悲怆音乐家,自然与其作品的乐风有关。其取材于普希金原作而创作的两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都具有悲剧色彩;其创作的第六交响曲即著名的《悲怆交响曲》,实为梅克夫人终止与其通信之后所作的失恋交响曲。此时,他心灰意冷,将一腔积郁倾吐于乐曲之中。人们从乐曲声中既可以听到沉思与叹息,也可以听到甜蜜、辛酸、痛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及柴氏所感到的彻底的失望与悲哀。全曲共分4个乐章,在最后的第四乐章中,失望与悲哀达到了顶点。正如卡什金所评论的那样,“盖上了全人类希望破灭的烙印”。
柴可夫斯基真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悲怆音乐大师。
捷克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德沃夏克
创建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音乐家安东尼·德沃夏克(An~ninDvorak,1841—1904)1841年9月8日出生于布拉格附近一个叫尼拉霍基维斯的村子里。德沃夏克的父亲开了一个小旅店并兼做屠夫。13岁时,因生为长子要继承父业,德沃夏克被送到邻近市镇当了两年屠户学徒,从当音乐家的条件来看,他甚至还不如舒伯特。德沃夏克自幼喜爱民间音乐,1857年,他到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2年,这是他一生中惟一接受的正规音乐教育。此后,他在一家咖啡馆拉过提琴,在剧院乐队供过职,在教堂里弹奏过钢琴,也曾当过家庭教师。其间,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学习,也尝试过作曲。1873年,德沃夏克成功发表了其第一部作品——合唱曲《白山的子孙》。这是一部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表达了捷克人民的心声。该曲经合唱团演出,一炮打响,很快传遍捷克各地,他的名字也开始为人所知。之后,他又有许多作品问世,并得到勃拉姆斯的赏识,获得政府颁发的“天才贫苦青年艺术家”补助金。1878年他出版了《斯拉夫舞曲》,名声大振。此后,勃拉姆斯成了他的好朋友,帮助他在德国出版和上演作品。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