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饰品 > 数百年前

数百年前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3 00:39   浏览 N 次  

景泰蓝,一直给人们一种异国风味,而且富丽夺目。阅历600多年的描摹、烧制,传统的工艺师们渐渐将景泰蓝从器物的代称升华为一种中国传统文明的意味。这种瓷铜结合的共同工艺,将中国工艺史上最牛气的两件器械——瓷器和铜器完满分离。而跟着一系列名家藏品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呈现,使得投资者开端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景泰天子在位虽时候缺乏7年,却已改制了不少前代遗存的珐琅重器,工匠经实行烧出一种极透亮的蓝色釉彩,那是一种完全来自天然矿物质的松石绿,现已很少见,但铜胎掐丝珐琅的另一称号景泰蓝从此广为流传。并可与永乐之漆、宣德之炉、成化之瓷相媲美。

景泰蓝“真身”

珐琅器宫廷的代表

因而,珐琅器一直到清初都是被宫廷把持,全天下几千件罢了,海内民间简直没有,一件掐丝珐琅的成原形当于多少十件官窑,身价不菲也在道理之中。在客岁保利秋季拍卖中,珐琅器也显示不俗,一件“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芦雁小瓶” 终极以224万元国民币成交。可见始终在国外市场较为遭到瞩目标景泰蓝藏品,也惹起了国内藏家的存眷。

在清代的著录中大受好评,在珍藏市场上,它们也是佼佼者。不过,直到10月15日传来经过的音讯,到清末厚胎掐丝搪瓷的制造工艺逐步失传,迄今百年,咱们在工艺品市场常见的当代景泰蓝制品,大都属于薄胎掐丝珐琅。

喜好景泰蓝的人大局部是钟情于其华丽的纹饰和柔美的造型,为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庞杂所服气。其实,景泰蓝又称铜掐丝珐琅。数百年前,掐丝珐琅技巧从阿拉伯国度传入中国,经工匠革新,生长为厚胎掐丝珐琅和薄胎掐丝珐琅两种,在明代景泰时期(公元1450~1456年)得别名“景泰蓝”。据《日下旧闻考》记录,明景泰年间,宫廷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御用监,出品在原料上获得绝后发展,炼出很多新的釉料色。

但无论哪种说法,景泰蓝最初是宫廷御用品的身份位置倒是无须置疑的。有材料表现,这些掐丝珐琅器的分娩和传播数目有限,而且多为皇室御用或官吏商贾之收藏。其时的工艺极端繁复,须颠末锤胎、掐丝、填料(珐琅釉)、烧结、磨光、鎏金等多项工艺,每项工艺都有很高的请求,弗成忽略,不然就会报废,半途而废。尤其是外型奇异的掐丝珐琅器,如人物、走兽的瓶件等,制作难度很高,非一样平常工匠能够实现。并且当时的用料昂贵,其胎以铜胎为主,亦有效金、银为胎的,珐琅釉多系入口自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同时须鎏金工艺,耗金量亦大。用料和制作工艺组成了它的本钱,比之明清其余瓷器要超过跨过数倍乃至数十倍。

有专家示意,珐琅器以明代宣德、景泰两朝的为代表,最具投资收藏价值,清代的珐琅器制作范围较大,在雍正、乾隆期间有许多是仿制“景泰年制”款的,然而制作优良、格调秀气,也极具收藏价值。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