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饰品 > 评论 (

评论 (

luyued 发布于 2011-04-15 13:41   浏览 N 次  

   《地狱中的奥菲欧》不仅是所有轻歌剧 (operetta)中最著名的一出,也是德籍法国作曲家雅克 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年)众多轻歌剧作品中的翘楚。

  希腊神话里极为脍炙人口的奥菲欧与尤丽迪茜的故事,较早时已经有蒙特威尔第和格鲁克把它写成歌剧,接着奥芬巴赫又为这个充满机智与织入社会讽刺的剧本,附加了极为轻巧快活的音乐。但最为有趣的是,此剧中还借用了格鲁克歌剧《奥菲欧》等作品中的旋律,做出各种玩笑般的"歪改",通常在上演此剧时,都习惯植入讽刺时代的对白。这部轻歌剧是奥芬巴赫所写最早的两幕作品,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但某种版本则改成四幕的结构。

  1849年,奥芬巴赫在巴黎担任法国歌剧院领导者,1855年拥有自己的小剧院Bouffes -Parisiens,于是得以在那儿接连上演他最喜欢的轻歌剧。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这部《地狱中的奥菲欧》,该剧于1858年写作,同年10月21曰在这个巴黎Bouffes Parisiens剧院首演的。

  演奏时间:

  第一幕60分;第二幕30分。

  剧中人物:

  普鲁东 (化名阿里斯特的黄泉之王) 男高音或男中音

  奥菲欧 (特拜音乐院长) 男高音

  尤丽迪茜 (奥菲欧之妻) 女高音

  舆论 女低音或男低音

  约翰?斯第克斯 (普鲁东的男仆) 男高音

  戴雅娜 女高音

  梅鸠尔(台词)

  维纳斯 女高音

  秋碧冬 女高音

  马尔斯 男中音

  蜜娜娃 女高音

  朱侬 女高音

  巴卡斯 男低音

  莫费 男高音

  剧情介绍:

  序曲:

  这是爽朗、轻快的音乐,受世人喜爱,经常单独演奏。在末尾处可以听到此剧终幕出现的著名嘉洛普舞曲,这曲调一般称作康康舞,酝酿出无比愉快的气氛。

  第一幕:

  第一场:特拜城近郊的原野。

  特拜是一个希腊城市,此处是宁静的田园景色。右边的小屋前挂着"蜂蜜制造者阿里斯特"的招牌,左边小屋前则挂着"音乐院长奥菲欧"的门牌。但在实际开幕之前,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舆论"(相当于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Choros)先出现,唱出序唱时幕才开启。他表示要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这种替角更进一步地把自己的意见充分反映在这部戏剧里。

  舆论退场后,奥菲欧的漂亮妻子出现。她一边摘花一边唱出情歌:《丈夫只热衷小提琴和别的姑娘》,于是像报复一般,她也爱上比她年轻的牧羊人阿里斯特,她摘这些鲜花是要送给牧羊人的。其实,阿里斯特就是地狱之王普鲁东。他为了诱拐尤丽迪茜才化身成年轻牧羊人,住到奥菲欧家隔壁。

  这时候奥菲欧登场,他手中所拿的不再是神话中的抱琴(lira)而是小提琴。他没有弄清楚是自己的妻子,看到尤丽迪茜的背影就以为是自己热爱的牧羊女车罗艾(其实是河川女神nymph),于是用小提琴开始奏出爱的小夜曲。可是不久后,两人都发觉对方爱情不专,另有外遇,转成吵架的二重唱。

  得悉妻子爱上邻居的牧羊人后,奥菲欧气愤地说:"难道你连这小提琴都不爱了?"然后像发狂似地猛拉小提琴。她仿佛一头咆哮的母狮,歇斯底里地喊叫已经受够了。奥菲欧别有含义地指着说,"那边麦田中有某种奇特东西",然后就离去。而尤丽迪茜则喃喃低语:"在那里,我和牧羊人享受过多少爱的缠绵良辰。我必须更加小心才好。"说完她也离去。

  尽管尤丽迪茜曾神经质地大叫:"我们今天就分手",但奥菲欧畏惧舆论的谴责,不敢太任性,于是把一只毒蛇悄悄地放进尤丽迪茜经常和牧羊人幽会的麦田中,然后前往音乐院。

  这时牧羊人阿里斯特登场,唱出:《我的本性是》。他在这首优美的咏叹调中吐露出如何托梦给奥菲欧,唆使他把毒蛇放到麦田中,然后愉快地说,只要尤丽迪茜被毒蛇咬死,就能把她带到自己的黄泉之国。

  接着尤丽迪茜又回来,阿里斯特大声对她说:"你不能走入麦田,因为你的丈夫在那里设下陷阱!"可是尤丽迪茜却很坚决地表示:"只要是为了你,赴汤蹈火我都愿意!"然后跟他一起走入麦田。果然不出所料被毒蛇咬噬而濒死,但很愉快地被普鲁东抱在怀里共赴黄泉之国。

  奥菲欧回来后晓得妻子已死,不仅一点不悲伤,还很快乐,马上想前往热爱的牧羊女那里。但舆论适时出现,把他劝止并命令说:"为了后世的人,你必须到黄泉之国把妻子带回来。"要奥菲欧一起到天国,请求大神朱彼特把妻子还给他。奥菲欧答应,用小提琴奏出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中的著名旋律《我失去尤丽迪茜了》(Che faro senza Euridice),在音乐院儿童们欢送下出发前往天国。

  第二场:奥林帕斯山。

  这时奥林帕斯山上白云朵朵,大神朱彼特、他的妻子朱侬和其他众神都在午睡。当睡眠之神莫费醒来后,用睡醒药之花撒在大家的双眼。狩猎女神戴雅娜的角笛声响起,众神便全部醒来了。这时登场的戴雅娜便唱出咏叹调:《当戴雅娜下降到原野一看》 (Quand Diane descend dans la plaine),悲诉她的恋人阿克第翁已经不在了,她看来应该是悲伤的,却愉快地高歌。

  醒来的众神异口同声地责备大神朱彼特很像暴君,于是借用《马赛曲》的旋律,使反抗气氛升腾起来。这时传来谣言说,在人类世界有一名叫尤丽迪茜的漂亮女人被诱拐了,朱侬听到后立刻怀疑是自己的丈夫朱彼待干的,于是妒火中烧。可是到地狱去调查的梅鸠尔(旅行之神)则回来报告说,诱拐尤丽迪茜的人是地狱之王普鲁东。

  于是朱彼特就把普鲁东召到天国加以盘问、训斥。可是以维纳斯为首的众神却认为,朱彼特本人也时常在凡界诱拐良家妇女、拈花惹草,自身的品行已大有问题,怎么可以谴责别人,这就是回旋曲《为了诱惑坚贞的亚克梅娜》。结果场面大乱,朱侬也醋劲大发。

  就在这时候,舆论带着奥菲欧登场。音乐家向朱彼特哀求说,请把妻子尤丽迪茜归还给他。朱彼特非常同情他,决定带着众神到地狱去寻找尤丽迪茜,在大合唱中幕落。

  第二幕:

  第一场:地狱。普鲁东的私房。

  尤丽迪茜被关在这房间内,感到无比委屈与难耐。门被推开后,普鲁东的男仆约翰?斯第克斯出现。他唱出:《当我是贝欧第的国王时》(一种版本是《当我是阿卡第亚的王子时》),向尤丽迪茜求爱,但她躲避他的攻击。这时有人走过来,男仆立刻把尤丽迪茜藏起来。普鲁东和朱彼特一起登场,朱彼特揶揄说:"你在地狱拥有私人房间,实在很惬意,我也要在奥林帕斯山辟一个这样的房间。"他虽然很机警地发觉尤丽迪茜被藏在这里,依旧逼问普鲁东人在那里?普鲁东辩解说:"不是我诱拐她的",然后急着想把他带到宴会的大厅,两人一起离去。

  过一会儿,朱彼特带着警官回来搜查。由于房门紧锁,这一次他就化成苍蝇,从钥匙孔飞进尤丽迪茜的房间。这时很无聊又寂寞的她,一边追拍漂亮的金苍蝇唱出咏叹调:《多么可爱的苍蝇》,然后变成和苍蝇的二重唱。这只苍蝇居然也会诱惑她,情调极为愉快又幽默,有时还会插入苍蝇的芭蕾舞。

  这时朱彼特表白了自己的身份,告诉尤丽迪茜要把她带到奥林帕斯山,她立刻欣然答应,而且乔装成巫女,和大神一起参加宴会,并决定一起逃走。在这段二重唱中加入花腔的模仿,取用法国民谣《杰克兄弟》的曲调。

  第二场:地狱的大宴会。

  这时天地间的众神都被邀参加这个酒池肉林的盛会。乔装成酒神巴卡斯巫女的尤丽迪茜唱出咏叹调后,是诸神精神抖擞的合唱。大家愉快地享用美酒佳酿,进入舞蹈的场面。小步舞曲和嘉洛普舞曲接连摇曳着,尤丽迪茜和朱彼特也夹在人群中拥舞。

  当他们伺机要逃离现场时,普鲁东前来加以阻拦,并规劝大神因和奥菲欧有约在先,不该把尤丽迪茜拐跑。这时奥菲欧拉着小提琴,坐在舆论所划的小船,顺三途河逆流而上,一起抵达地狱宴会的现场,他请求朱彼特照约定把妻子还给他。朱彼特把尤丽迪茜还给他,但警告他在渡过三途河之前不能回头看妻子。奥菲欧拉着妻子的手乘小船要回到人间,舆论从旁为他打气,要他务必忍耐,而奥菲欧确实不曾好奇地回头看尤丽迪茜。朱彼特看到这情景勃然大怒,于是突然轰隆作响,随即雷电交加,奥菲欧惊恐地回头看个究竟。尽管舆论为这意外感到困惑,但奥菲欧反而高兴起来,因为他终于能够回到地上和牧羊女相会了。普鲁东则高喊说,这下子尤丽迪茜必须留在黄泉之国,但大神朱彼特却宣布,他决定让她成为酒神的巫女,接着酒神巴卡斯便坐在用葡萄藤织成的轿子登场,带领大家随着快活的嘉洛普舞狂欢作乐。幕落。

  作曲: 雅克 奥芬巴赫

  作者简介: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

  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 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一、绝无仅有的音乐天才圣-桑也是一位音乐神童,而且堪称空前绝后:他刚刚两岁半,就开始学习钢琴;三岁生日刚过,他就写出了第一首钢琴小品;七岁时,他已正式从师学习作曲了;十岁的圣-桑,已经开了个正式的演奏会,这时的他竟然能够不看谱就背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任意一首。他还是一个能够"一心二用"的人,例如他经常一边搞配器,一边同别人闲聊,两不耽误。据说他的手指很长,可以毫不费力地在键盘上演奏很困难的音乐,当时的报上有一幅漫画,把他的两手画成两只飞舞着触手的章鱼,把钢琴键盘完全罩住。也许是出于一位演奏家对另一位演奏家的专业性赞赏。奇怪的是,圣-桑曾两次去争取罗马奖,但都遭到失败。他竟然输给了今天已几乎被人们全部忘记的一些音乐家。

  二、圣-桑与各个时期的音乐家们青年时代的圣-桑,才华得到许多前辈的赏识。柏辽兹称赞他为"无所不知,缺少的不过是一点点实际经验";李斯特听过圣-桑在管风琴上的即兴演奏之后,竟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管风琴家"。

  不管是否有"言过其实"之嫌,但青年圣-桑超凡的才华是可以肯定的。中年时代的圣-桑,十分支持新人、新作。他是当时法国音乐家中推崇瓦格纳歌剧的第一人, 而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多诺夫》的总谱,也是圣-桑最先从俄国带回法国的。可以说,印象主义 音乐能产生在法国,圣-桑功不可没。

  然而有趣的是,晚年的圣-桑变得十分守旧,他对印象主义音乐大加贬斥。有一次,圣-桑听了德彪西的音诗《牧神午后》之后说:"听起来是好听的,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如果它也可以算作音乐,那么调色板也可以算作一幅画了。"圣-桑不仅无法容忍德彪西,而且对二十世纪先锋派音乐亦心存偏见。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春之祭》初演之时,特意到场的圣-桑竟立刻离席而起, 拂袖而去。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民族风格的音乐,不仅是本民族的特色,异国情调也很受关注,因为异国情调无疑可以为音乐增添浪漫色彩,尤其是民族性格突出的国度,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就很受音乐家的钟爱,很多浪漫派音乐家以这两个民族为题材创作。西班牙地理位置上与法国紧邻,两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西班牙音乐鲜明的性格特点很吸引法国音乐家,有许多法国作曲家写西班牙风格的音乐,最著名的有比才的歌剧《卡门》、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圣.桑的这首《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虽没有在标题上注明,风格与内容也明确无误是西班牙的。

  曲式介绍:

  随想曲,早期是指形式自由的复调音乐,也泛指轻快的快速度乐曲。巴罗克时期器乐演奏形式趋于复杂以后,随想曲用来指乐曲里的华彩乐段。在浪漫主义时期,随想曲被解释为活泼自由随表演者想象的音乐,因而具有意外而独特的效果。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大师洛卡台里为了小提琴写过24首随想曲,用以演示小提琴技巧,这个做法成了一代风气之先,19世纪的演奏家和作曲家纷纷效法,写了许多技巧性随想曲,其中堪称经典的,是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

  回旋曲,是指主题音乐周期性重现,主部音乐至少要出现三次,中间插入新加入的音乐,回旋曲通常是活泼的。在古典时期,回旋曲用做协奏曲和奏鸣曲的末乐章。很多独立的短小音乐也采用回旋曲形式,贝多芬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一首回旋曲。

  乐曲介绍:

  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圣.桑的小型音乐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首,这首乐曲感情奔放,情绪大起大落,很能触动人心。这首乐曲写于1870年,是圣.桑为初露头角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所写,音乐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热烈狂放的阳刚之气与苍郁忧伤的悲凉情绪交织在一起,浪漫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有幸接受这首曲子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是19世纪晚期炫技派提琴家,与维尼亚夫斯基同领风骚,他以神奇的小提琴技巧赢得欧洲大众的倾倒,作曲家们把作品题献给他,希望通过他的演奏使作品获得成功。题献给萨拉萨蒂的名曲有圣.桑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名师奥尔并不赞成炫技派的演奏风格,但是他也慷慨地说:"以精彩的表演使公众理解布鲁赫、拉罗和圣.桑这几首杰作的真正价值,是萨拉萨蒂演奏活动的最大功劳。"看来,西方音乐界流行的一个说法--"名曲背后必有名演奏家"的确如此。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个题目多少有些费解,引子、回旋曲、随想曲,究竟哪个为中心词,不太好确定,由于歧义的产生,有的音乐赏析书里索性把曲名译成《引子与随想回旋曲》。于是对音乐的理解出现两种含义,一个是"带有引子的回旋式随想曲",另一个是"带有引子的随想式回旋曲",两种解释各有道理,但是根据曲名的原文字面,还是按通行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为好。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由萨拉萨蒂首演以后,很快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曲目,与萨拉萨蒂自己写的《流浪者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自19世纪至今的小提琴演奏名家都把这首曲子列入自己的保留曲目,录制出版的唱片也难以统计齐全。在我国较早出版的外国名家演奏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有迈克尔.拉宾的版本,近年来激光唱片普及,各种演奏版本已经是琳琅满目了。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风格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生和青年演奏者一个艺术考验,现在,不少小提琴国际比赛都把这首曲子列入比赛曲目。

  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的引子部分是小提琴奏出的幻想式的歌调,这个曲调忧郁苍凉,又不失优美华丽,预示出全曲的西班牙风韵 回旋曲的主题部分由小提琴奏出轻快敏捷的主部主题,节奏以切分音为基础,显示出热烈奔放的西班牙性格。轻快的主部旋律不断重复,把各种不同情绪的插部音乐引进来。

  插部音乐时而高扬时而低回,有舞曲风格的、有抒情性的,铿锵有力的西班牙节奏使音乐的性格化特点十分突出。音乐是绚丽多彩的,小提琴华丽技巧得以充分的展示。 德沃夏克:寂静的森林

  德沃夏克的大提琴作品不多,传世的除了那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外,还有一首《寂静的森林》也是经常上演的作品。

  该曲原来是一幅钢琴"小音画",选自德沃夏克所写的6首钢琴四手联弹小品《自波希米亚森林》(Fom the Bohemian Forest for Piano Four Hands)。1891年改写成大提琴与钢琴曲,1893年改写成管弦乐,1894年出版。

  按照年代来看,德沃夏克当时是在旅美期间(1892年赴美出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已经开始着手写他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 104)了,显然是对大提琴这种乐器有了更深的心得,于是将旧作再翻出,改写成大提琴和乐队,也可见他在旅美期间作品的浓浓乡愁。

  作品所描述的是捷克西南部和德国、奥地利交界处的森林地带,这里也是著名的沃尔塔瓦河的发源地,风景优美而宁静 。

  作品名称:

  Klid(Silent Woods)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68, no. 5

  Arranged by Dvorak from his Fom the Bohemian Forest for Piano Four Hands 贝多芬《合唱幻想曲》

  《合唱幻想曲》首演于1808年12月22日地点在维也纳剧院。可以想象一个能出席当晚艺术盛事的维也纳乐迷是多么地幸福:该场音乐会上的节目异常的多,其中有贝多芬第五和第六交响曲的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担任独奏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咏叹调:"啊!不忠实的"C大调弥撒曲Op86中的三首乐曲以及贝多芬的即兴钢琴演奏--然而作者认为这些音乐还不够.既然当场已经有了合唱团、交响乐队,加上自己可以负责钢琴部分的演奏,贝多芬决定把所有这一元素都融会于一部全新的作品当中。

  其实就当场的演奏效果来说,《合唱幻想曲》的首演有点像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由于准备得过分匆忙,贝多芬在没有写完开场钢琴独奏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即兴演奏的方式来弥补;另外在演出进行当中贝多芬有一次不得不打断乐队再重新开始。不过作品本身还是不失为一部值得关注的杰作。这不仅是因为其中以合唱来结束一段器乐交响曲的方式给日后第九交响曲的产生作了一个铺垫,也因为作品中赞美诗歌表达了一种普世的欢乐。贝多芬一直想为那段诗词配上一部作品。在这次尝试中,他利用自己十三年前根据G.A.博格的一段词谱写的旋律,经过修改后配上了克里斯托福.卡夫纳的这首诗歌。修改后的结果或许有点古怪,不过仍旧是魅力无穷。

  丹尼尔.巴伦波姆早在1967年就已经为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进行过录制,当时他与指挥家奥托.克伦配勒合作为EM1录制五首钢琴协奏曲。"那就像是一次对第九交响曲的学习",巴伦波姆解释说,"作品的引子是一段宏大的钢琴独奏,简直可以媲美一部独立的钢琴奏鸣曲。随后乐队进来了,逐层演进,声势渐大;就在你以为它就要变得几近无法控制的时候,合唱的加入又使整个乐曲风貌发生了全然的改变。"

  巴伦波姆认为贝多芬的《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首先是一部出色的大提琴协奏曲,因为其中的大提琴演奏难度极高,承担的作用也相当重要。其次,它把一个小型室内乐三重奏组合与整个交响乐团并置,产生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声响实验。"

  "室内乐是所有音乐演绎形式的基础," 巴伦波姆坚持道,"因为它意味着你在演奏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聆听他人并与之形成互动。看着帕尔曼和马友友两人之间在演奏之间的相互呼应和交流是很另人兴奋的--也是很精彩的。我想大家都可以从演出中看到他俩是如何在保持了自己音乐个性的同时相互挈合相互照应的。"他最后作了这样的总结:"大家都可以说这并不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但谁都无法否认这绝对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一部充满了新奇创意的作品。每一次的演奏都能给人们带来出乎意料的喜悦和发现。" [分享]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介绍

  第三钢琴协奏曲

  C 小调,作品号37

  贝多芬一共写了5 首钢琴协奏曲,第一及第二协奏曲尚未脱出莫扎特和

  海顿等人的影响,也不够成熟。从第三协奏曲起,贝多芬开始注入了自己的

  风格,乐队部分也更具有交响的韵味。因此也可以说这首协奏曲是告别了莫

  扎特、海顿影响而迈进了自己广阔的天地。

  有人说C 小调对于贝多芬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是他的"狂飙"调,例

  如他的C 小调作品第五交响曲、"悲怆"奏鸣曲等等。这种说法跟上面从此

  以后其钢琴协奏曲脱离了稚嫩时期似乎是一致的,具有狂飙革命的气息。

  在这个协奏曲的手稿上贝多芬写下了创作年代为1800 年,但是从另一份

  保存在不列颠博物馆的草稿上看似乎还得往前推3 年;整个作品的完成至少

  不早于1802 年,可能还要晚一些,因为主奏钢琴的分谱在1903 年4 月3 日

  首演时尚未完全写成。首演时贝多芬自己演奏钢琴,按照当时的习俗,得看

  着乐谱演奏,贝多芬请他的学生伊格纳茨.冯.齐弗里德翻谱。但是齐弗里

  德发现谱纸上并无写下的乐谱,大多是一些像是埃及象形文字的记号,根本

  看不懂,大概只对作曲家本人起到提示的作用。他几乎是背着演奏的,大概

  是没有时间写下来。"当需要翻页时,他对我颔首示意,我在翻页时的紧张

  状态使他忍俊不禁。"

  这首协奏曲题献给普鲁士的斐迪南王子。全曲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活板(Allegro con brio), C 小调,2/2 拍,协

  奏奏鸣曲式。贝多芬遵循传统,在主奏钢琴进入之前,先由乐队演奏呈示部。

  第一主题是建立在C 小三和弦上的质朴而又刚健的旋律,在全部弦乐上以八

  度奏出:

  后由木管接过再转到乐队全奏,并予发展。

  第二主题恬静、闲适,与第一主题成对比,翱翔于大小调之间,由第一

  小提琴与单簧管奏出:

  主奏钢琴开始奏出音阶,然后导入第一主题。之后与乐队形成对话式的

  发展。第一主题最后两个音符形成的节奏在展开部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乐队的"ff"全奏进入再现部。后面有贝多芬自己写出的华彩乐段。

  尾声很有想像力,最后从很弱到很强,结束这个乐章。

  第二乐章,广板,E 大调,3/8 拍,三段体。开始由主奏钢琴奏出宽广的

  主题,以后过渡到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声部:

  后来,旋律在弦乐及木管上出现时,主奏钢琴编织琶音来装饰它。

  第三段是第一段再现,先由主奏钢琴奏出。随后出现短小极有表现力的

  华彩乐段。最后,在乐队的"ff"中结束这个乐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C 调,2/4 拍。这个活泼的终乐章是贝多芬许

  多回旋曲与奏鸣曲精妙结合的例子之一。其结构是正常的回旋曲,主部的主

  题饶有舞曲风格:

  继由双簧管接过并予发展。

  第一插段的主题也是由主奏钢琴奏出,与主部的主题形成对比(这也可

  认为传统的奏鸣曲式中的抒情第二主题):

  乐队反复这个主题,发展成主奏钢琴与乐队互相应答。后来主部的主题

  进入,有华彩乐段,并以主部主题为基础予以展开。

  第二插段的主题全由单簧管奏出:

  然后在钢琴上反复。后面是建立在主部主题上的赋格段。下面钢琴又暂

  时转入远距离的E 大调,即第二乐章的调。后来在主部主题出现后,第一插

  段的主题再现,至此转为C 大调,在一个短小的华彩乐段之后,进入急板,

  6/8 拍,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尾部,欢乐地结束全曲。

  摘自<贝多芬传>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格里格是一位代表挪威浪漫派、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他自幼就十分喜爱莫扎特、韦伯、肖邦等大师的名作,尤其倾倒于肖邦。他的很多作品深受肖邦的影响,因而被誉为"北欧的肖邦"。 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虽然只有这一部,但是却与他的《培尔.金特》组曲一样,为不朽的名作。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诸如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乐曲素材新颖,生气蓬勃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作者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风格,在钢琴技巧上则接近李斯特。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因循传统,但在许多细微末节处,却有各种新颖的创意,在第三乐章内更可以看到相当自由的发展。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奏钢琴一开始便活跃地将呈示部的轮廓完整地展现出来(片段1 )。接下来的主题清纯而朴实, 富于北欧民谣情调,而且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是作者浪漫派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片段2 ),将格里格音乐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乐章 慢板,降D大调,3/8拍子,复合三段体。 第一段由装上弱音器的弦乐器柔和地奏出沉静的冥想性主题。第二段由主奏钢琴以精细的华彩弹出优美的快速音群化旋律,后半段则愈加华丽与技巧化(片段3 )。不久,乐曲节奏由急速趋于平静,缓慢地逐渐消失。乐曲不间断地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 加强的极中庸的快板,a小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为基础的自由构想。 主奏钢琴那急切的速度如挪威的民间舞曲般热情、奔放(片段4 ),构成了宽广、壮丽的史诗。乐章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

  ━━谁能像我一样勤奋,谁就能拥有和我一样的成就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布兰登堡协奏曲》,曲是巴赫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杰作,也是所有合奏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作品,共有六首,其中《第二号(F大调)》和 《第四号(G大调)》最为著名。

  作品作于1721年,是巴赫呈献给布兰登堡公爵的,所以被称为《布兰登堡协奏曲》。这个时期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时期,作品丰富而优秀。在这组作品中,巴赫以鬼斧神工的熟练技巧展开动机,创作出优美的乐曲,但其发展技巧与贝多芬以后为作曲家所行的动机发展完全不同,其中可以说毫无诗意可言。这组作品是他自由发挥其技能的最佳范例之一,但此音乐除了创造纯粹的欢愉之外,并无其它的任何意图。巴赫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同时更藉巧妙的乐思应用,写成令人百听不厌,充满喜悦感的六首曲子,他不仅取悦了当时的贵族,同时也让我们享受了乐曲中欢欣鼓舞的气氛。这里选的是《F大调第二号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2/2拍子,呈现出富于节奏感的主题;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3/4拍子,此乐章充满了动人的情趣;

  第三乐章,甚快板,F大调,2/4拍子,富有欢快活泼的节庆气氛。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