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君的评话
luyued 发布于 2011-01-30 00:27 浏览 N 次 八十年代的上海书坛经常可以看到张兆君的踪迹,属于比较活跃和有知名度的青年评话演员,非但长篇开讲,记得有『蛇王岛』、『大破巨蟒山』,另有『水浒』(这部书是跟吴君玉学的);还经常参加会书(过去比较喜欢举行流派演唱会),所以对他的书艺还是比较熟悉的。想不到前些年在中国评弹网的网页上,看到了小青年的张兆君已经是老头子的形象了,呵呵。最近好像在说文革书,就如同八十年代的怪诞武侠书一样,是市场机制的制约,迎合猎奇心理。
最近,苏州24小时的数字电视台在播出评弹节目,做苏州人真幸福,像我这么把苏州评弹当作是自己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人,是不是应该选择苏州作为自己老后的居住之地啊?论坛的朋友为我二传了一段网络朋友在吴韵提供的张兆君的评话节目『小五义』之『戏弄艾虎』。这是传统书目『七侠五义』的故事的续篇,中心人物已经不再是包公而是艾虎,就是小侠之首。艾虎的身份令我想起菊坛前后“四大须生”的马连良,两头都有他的大名,艾虎也是,既是『七侠五义』中的小侠,又是『小五义』之中的五侠之一。武侠和公案故事的情节我一直含糊不清的,听这段『戏艾』故事好像是金声伯、少伯父子的『白玉堂』之后的故事,就是从新科状元颜仁敏出京,白玉堂误陷襄阳王的铜网阵开始的。目前汪正华、金鉴伯的『大破铜网阵』是不是已经是『小五义』的内容了,因为没听过,不太清楚。故事的展开应该从白玉堂身亡和颜仁敏失踪开始的,小侠艾虎在鱼阳镇遇上前辈怪侠的一段情节。张兆君的人物塑造很像乃师吴君玉,没有吴新伯的那份说不象话不象的做作,当然并不是简单还原吴君玉的做法,在怪侠出场时的笑声,又借鉴了太师傅顾宏伯塑造的老陈琳的样子,那个笑声因为非常有特色,所以容易被牢牢记住,就像苏州评话中的“老憨”,人人都学张鸿声『英烈』中的胡大海,其实最早却是吴均安的程咬金造型,可见评话艺术借鉴了京昆艺术,在人物的脚色上也有程式化的痕迹。
比较喜欢听传统的书目是因为传统书目经过了百数十年的提炼已经比较完整和成熟,不象八十年代的武侠和目前的文革书,都有史料不全和仓促上马的迹象,显得不负责任。评话不是没人要听传统的,而是现在的艺人对传统书目的不精深,过去一部书同时有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开讲,成名的自然没几个,老听众可以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爱好取舍,现在的状况是说的人不多、书目在缩短,听客自然会感到疲乏,并不是现在的听客排斥传统书而喜欢文革书。所以我们在鉴赏评话艺术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听苏州评话是不是就等同于听故事?我想不是,故事情节熟之又熟的『三国』、『包公』等为啥人们会百听不厌?说书艺人不同的风格和语机是吸引人们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2007/10/07
- 07-01· 记广德戏剧社年轻的研究
- 07-01· 【原创】冬思
- 07-01· 优雅风尚 精彩绽放--2010北
- 07-01· 翻新羽绒被_168
- 07-01· 流行时尚 优雅华丽又可爱
- 07-01· 兆君四岁-02
- 07-01· 揭秘宏华仪器网络营销的
- 07-01· 放暑假啦
- 07-01· 服装绘图仪介绍
- 07-01· 2010郑百羽绒服节 时髦观点
- 07-01· 雪伦国际时装
- 07-01· 山野的风,乡村的树
- 07-01· 鸭鸭嘴儿汤
- 07-01· 网购省省省钱秘诀___
- 07-01· 最牛ipad音响现身?多款新
- 07-01· 简短
- 07-01· 你做了的就要拿回来
- 07-01· 凤凰诗社打擂诗
- 07-01· 送你远行(原创诗)
- 07-01· 【引用】《丝竹歌谣 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