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羽绒服 > 黄永坤印象记

黄永坤印象记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9 19:46   浏览 N 次  
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纺织服装城,苏中独具特色的大市场,引起省内外的高度关注,作为本地新闻记者,我更是关注着服装城的成长,关注她的投资者——青年浙商黄永坤。由于工作关系,我与黄永坤有过多次接触,深感他是一位纯粹的温州商人,一位青年创业的典范,一位优秀的高邮荣誉市民。

温州商人黄永坤

都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骨子里就浸染着做生意的基因,他们吃苦耐劳、敢冒风险、不满足于现状、抱团闯天下、特别会赚钱。黄永坤就是温州商人中的一员。
黄永坤是浙江温州乐清人,15岁时,就和几个同乡跑到郑州做服装面料生意,从此,河南、山东、河北、绍兴、温州等全国各地跑。有时乘火车没位子,他就干脆睡在别人座位底下;有时为抢时间,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进货路远,他要连续10多天、每天近10个小时在汽车上度过;有时到某个地方气候、水土不服,他近两个月吃不下饭,甚至忍受几个月的病痛折磨。
2003年非典时期,许多人都呆在家里不敢动,黄永坤得知市场急需口罩用纱布的信息后,迅速和同伴开车去山东进货,而当时大路上几乎看不到北上的车辆。
温州人做生意发了财,很少就此大肆挥霍,多是积攒起来,为了日后做更大的生意。黄永坤亦是这样,“赚钱有计划、赚到了不乱花”。为了事业需要,他可以一掷千金,2005年1月18日服装城奠基仪式,2006年10月18日服装城竣工暨试营业仪式,那气势真是少有。而日常工作中,一张纸他亦十分珍惜,非双面都用完决不丢弃,他吃5元一份的快餐,与烟酒将牌无缘,他经常数天连轴转而不知休息。
黄永坤不怕苦,更善钻研,从而顺利地完成了从小商小贩到成功商人的蜕变。始建于1986年的绍兴轻纺城最初每间3000元亦无人问津,黄永坤等温州商人入驻后,仿佛妙手回天,市场人气渐旺,后来涨到每间300万元仍炙手可热,并很快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交易市场。黄永坤从最初的一间门面翻到后来的若干间,生意做得突飞猛进。5年左右时间,他从柯桥众多的商业精英中脱颖而出,被当地人称为“纺织业新锐”。
2003年,黄永坤决意与同伴合作开拓新的疆土,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在高邮创办中国纺织服装城。他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第四代纺织服装市场的实践,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还以自己的行动征服了一批专家、行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纪朝、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姚小蔓、波司登总裁高德康、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北天鹅集团总裁陈招贤等,在多个场合都一致看好这个全国唯一以羽绒服装为特色的专业市场。今年7月,黄永坤被聘请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单位专家顾问。
从一名市场经营业主到造市者,风险和挑战不言而喻,然而黄永坤说,安于现状就成不了大事业,风险背后蕴藏着更大的商机。

创业典范黄永坤

2006、2007年,黄永坤先后被评为“高邮市青年十佳创业之星”、“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记者以为,黄永坤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回顾一下黄永坤在高邮的创业历程,知情者都会为之感动。
中国纺织服装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560亩, 2004年12月28日在邮签约,2005年1月18日奠基,半个多月时间内,他们就办好工商注册、规划方案评审、制作企业内部刊物和企业网站等工作。记者有一次采访得知,那段时间,黄永坤通宵达旦地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感冒,连续一个多月咳嗽不止,鼻子经常流血,人一下子瘦了十几斤。
服装城落户高邮后,许多人在怀疑观望。特别是工程上马后先遇到了一个月的连续雨水天气,后来又出乎意料地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社会上流传着不明不白的流言蜚语。黄永坤从不在乎,他自己心里明白,并始终坚定信念。
服装城一期工程22万平米,最多时有6家施工单位3000多工人在现场施工,而工程部包括黄永坤在内仅5个人,这其中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们最终赶在去年节庆前夕全部竣工并投入试营业。有谁知道,那一年里,他们仅工程建设方面的专门会议就开了上百次,他们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记得2006年春节后刚上班,记者去采访节后恢复生产情况,走到中国纺织服装城,黄永坤已经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工作。有人奇怪地问,前一天刚下大雪,他是怎么到高邮的?他说,春节陪妻子去香港玩了一趟,初五回到温州,看看天气不对,想到建设工地上还有许多事未落实,就冒着风雪自己驾车从温州赶到高邮。
黄永坤不仅是工程部的一员,他更是服装城的领头人,除了建设,招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乐清推介会、浙江商机说明会、江苏服装节、中国服装专业市场高峰论坛、首届中国羽绒节暨双黄鸭蛋节……各类活动把黄永坤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此外,每年服装城接待的中央、省、市领导,以及各地的经济、行业考察团体2500人以上。
与黄永坤共事的许多下属都有感叹说,他就是“四千四万”精神的代表: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
黄永坤说自己“三个不像”:不像儿子——远离父母,难尽孝道;不像丈夫——与妻子离多聚少;不像父亲——子女的抚养、教育难尽责任。但他对事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他是一位优秀的创业者、成功的创业者。

荣誉市民黄永坤

黄永坤始终强调,到高邮来办市场,获取经济效益只是追求的一部分,“办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地百姓”才是他追求的根本目标。
2005年,高邮荣膺一枚闪闪发光的名片——“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市经贸局的一位领导告诉我,中国纺织服装城功不可没。中国纺织服装城10亿元打造中国羽绒服装专业市场像一支风向标,业内许多大企业把目光投向高邮,波司登来了,雅鹿来了,高邮本土服装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也更强了,大产业引来大市场,大政策营造大环境,大企业壮威大产业,从而顺利摘取“中国羽绒服装名城”的桂冠。
市场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黄永坤早就做好这个打算。2005年3月,记者采访黄永坤时,他就响亮地提出,服装城市场建成后两年内将投入1亿元市场培育基金。2006年10月,市场建成后,通过大规模招商推介,营业房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正常营业的还未形成气候,黄永坤和服装城的全体员工毫不松懈,继续全力进行招商工作,目前市场正在营业和准备装修的已有500多户。记者还了解到,他们目前对开门经营业主不仅免收房租,还给予每户每月数百元的补贴,仅此今年他们就已经贴了数百万元,这可是他们的纯利润啊。黄永坤“造市、兴市”的一片真心、诚心,天地可鉴。
赚钱不是生活的全部,腰缠万贯的黄永坤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党、对社会。而我们一次次在媒体上看到他对第二故乡的“热心”,我市各类经贸、招商活动,他全力支持,联络客商、推介项目,所费不菲而又无怨无悔;我市各类党、团组织活动,他积极响应,江苏浙商集团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并正常开展着各项活动;对公益事业,黄永坤亦相当热衷,不到三年的时间,服装城在助学成才、慈善捐资、扶贫济困、关心地方公益事业等各项活动中捐资捐物70余万元。另据知情者透露,对于自己每年为家乡捐款修路及向西部地区捐资助学的事,他从来缄口不提。
有一句流行语说“跟着温州人赚钱没商量”,让我们祝福中国纺织服装城,祝福高邮服装产业,祝福黄永坤!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