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饰品 > 细说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细说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4 00:34   浏览 N 次  
文章选自《傅佩荣细说老子》 傅佩荣\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所以,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

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

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本章表现了老子标准的相对观。“道”是一个整体,在整体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男就有女,有高就有矮,有胖就有瘦,有年轻就有年老,所有的东西都有相对的一面。

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即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恶”是丑的意思,并不是善恶的恶。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即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不善是善的否定

“美之为美”就是美的标准,不合标准的就不美,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就没有美不美的问题。譬如自然就是美,那么没有人不美,因为没有人不自然;又如健康就是美,那么除了病人之外,大家都很美。但是一般谈美没有那么简单,否则不会一面说自然就是美,一面又希望人去买化妆品,这样就自相矛盾了。

人间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一方面,没有美就没有丑;另一方面,美之上还有更美,丑之下还有更丑,永远比不完。《庄子·人间世》里如此描写:“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这个人因严重驼背而下巴靠着肚脐,肩膀比头顶还高,五官在上,心肝肺都在背上,简直残疾得一塌糊涂。但是他活得很愉快,征兵时轮不到他,发放救济品时他排第一。庄子用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不要以为长得高大英俊才是好,这样反而危险,容易被人利用而辛苦一生。

善与不善的关系又是如何?例如,张三捐了一百万元给孤儿院,他就是善人,有能力却不捐钱的人就是不善了,这说明有善就有不善。如果不说捐钱的是善人,就无所谓谁善谁不善了。一说谁是善人,以及为什么他是善人,不善的人就被分别出来,这是因为有了标准之后,出现了正面,另一面就是反面。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即所以,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难易相成”,譬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为数学题目很难,读到三年级就觉得以前的题目易如反掌,所以难易是相对的。

“长短相形”,譬如说这张桌子很长,其实比起更长的,它就显得短了。“高下相倾,音声相和”,也是同样的道理。古时候音代表乐音,“声”代表人声,因此乐音和人声互相依存。“前后相随”,你说你走在前面,但如果你前面还有人,相对而言你就是在后面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低、音声、前后,都是相对的东西。

至于“有无相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就概念上而言,说到“有”,一定会想到“无”,这样的话,“有”才能称为“有”;如果一切都是“有”,“有”就没有意义了。“有”和“无”如果分立,两者都会不知所云,所以说“有无相生”。

第二,万物常在变化中。现在“有”的,以前是“无”。譬如孩子还没出生时是“无”,现在出生了,成为“有”;现在“无”的,在过去曾经是“有”,譬如某个人不在了,是“无”,但他生前是“有”。

“有无相生”就是了解生命变化的状态是相对的概念。换言之,此处的“有”、“无”并非西方哲学所谓的存有与虚无。中国哲学的思考比较重视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并解析这些经验的合理性。存有和虚无在西方是纯粹的哲学概念,存有就是实有,虚无就是什么都没有;看得到的就是存有物,存有物最后都会变成虚无;存有本身等于上帝,所以“有”、“无”在西方哲学中有其特别的用法。

圣人无心于为,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即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道家的“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别想要怎么样”。然后以“不言”的方法教导,让其自由发展。圣人明白这些道理,于是无所作为,缄默不语,让一切自然发展。

“圣人”指的是领悟“道”的统治者。因为他体悟了“道”而有智慧,知道一切都会自己上轨道,无需人为,做得太多,反而造成更大的困扰。圣人要成为一个悟“道”的统治者,必须知道两件事:第一是什么叫做“知”,第二是什么叫做“行”,要知行配合。并不是想着统治别人、当帝王,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悟道,对万物能从道的角度来看,设法安排最理想的状态。

宇宙万物除了人类之外,都没有所谓理想的问题,一切都按照本能运作,形成生态平衡。但是,人类出现之后,生态就不可能再保持平衡,人类成为麻烦的制造者。不过,如果人类因为这些麻烦而领悟“道”,获得最深的智慧,回到他的根源及母体,这些麻烦就算值得。就怕人类制造麻烦之后,一直停留在半路上,永远到不了“道”这个根源,就很可惜了。这也是老子想要避免的后果,因此他设定出“圣人”这个理想的角色,由他来统治,藉以维持人间较平衡合理的状态。

避免功过相对价值观的干扰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即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宇宙万物本来就有自己的运作规则,所以不应把人的意识强加上去,这样太主观了。

“不居功”意即:这个事情是我做的,但是我不把它当作是我做的,而是因为有许多条件在辅助配合,使它达到某种状态,因此才能成功。只有在人类社会,才有“居功”的情况,因为居功之后别人才会鼓掌,不居功的话,没人会知道是谁做的,自然也不会有掌声。但反过来想,如果不居功,功绩将无从离开,并且不用担心有功就有过这种相对价值观的干扰。

功与过是相对的,很少有人“只有功没有过”或“只有过而无功”。譬如说秦始皇,再怎么残暴不仁,还是让车同轨、书同文,成就大一统的中国,如果没有李斯,秦始皇也无法统一各国。但李斯的下场凄惨,就是因为他居功,不知道适可而止,因而被赵高等人陷害。自古以来,能顺利功成身退的人极少,除了范蠡在越王句践复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退隐,李斯和文种都是因为舍不得放下荣华富贵,而不得善终。许多历史故事都可以与《老子》互相印证。

我们还可以参考《庄子'应帝王》的一段话:“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意思是说,明君治理时,功劳广被天下,却好像与自己无关;教化普施万物,而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拥有一切但不能描述,使万物可以自得而喜;立足于神妙不测的地位,遨游于虚空无有之境。这与“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意思类似,可看作是庄子对老子观点的发挥。

综上所述,本章描述老子的相对观,所有的判断,如高下、长短、有无,都是相对的。我们所见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对的,在认识判断上也是相对的。这种相对观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一切本来是一个整体,所以不要盲目进行价值判断,坚持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其实好与不好都在一个整体里面,换一个角度,好就变成不好,不好就变成好。一切都来自“道”,最后又回归于“道”,任何东西都会由这一面变成那一面,因为它是相反相成的,这就是相对观。

作者:傅佩荣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