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鱼石斧图》 新石器时期 陶质彩绘器 高47厘米 口径32.7厘米 河南省博物馆藏 陶缸于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系夹砂缸。此画笔法凝重,色彩醒目,形象逼真,反映了当时原始部族的渔猎生活,是我国原始陶绘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
《游骑图》 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7厘米 横9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一队人马由左向右出行的场面,人马一同目视远方,创造了一种远行的气氛,从而使右侧本来局促的空间顿显空旷辽远。画家以娴熟细劲而简洁的笔法描绘,人马造型雍容大方,神态各异,为唐代画马的典型风格。 |
《百马图》唐 伟偃 绢本设色 纵26.7厘米 横302.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卷共描绘各种马95匹,41位牧马的奚官在一条河中及岸边洗马、戏马、驯马、饲马的场景。近百匹黑、白、红、花等各色马有动有静,生动活泼。画中笔法清秀温雅、敷色清淡,可以看出唐法向宋元罚变化的痕迹。 |
《五牛图》 唐 韩滉 纸本设色 纵20.8厘米 横139.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滉(723——787),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东西两道节度使,后封晋国公,以画牛著称于时。此图画五头状貌各异的黄牛,行笔粗放凝重,设色较为淡雅。作品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技艺,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
《照夜白图》 唐 韩幹 纸本设色 纵30.8厘米 横33.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韩幹(706——783前后),陕西西安人。工画马,师曹霸而重写生。图中所绘“照夜白”骏马,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匹坐骑。此画以富有弹性的、遒劲的线条和略加渲染的绘画技法,恰倒好处地表现了骏马的矫健和奔腾气势,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画马的精品。 |
《牧马图》 唐 韩幹 绢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3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人将擅画马的韩干与当时最擅画牛的戴嵩并称为“韩马戴牛”。此图线条纤细遒劲,神采生动,画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款:“韩幹真迹”。 |
《竹雀双兔图》 辽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14.3厘米 横56厘米 此图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整幅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对称性,生活气息相当强烈,从中不难看出花鸟画刚摆脱从属地位,开始形成独立画种的特点。同时,不难了解到辽代绘画艺术与中原的密切联系。 |
《神骏图》 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1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干神骏图”五字题签。经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摹唐人之作,是工笔画晋人支盾爱马的故事。此图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纹浪花尤见功夫。可见此画技法出自唐人,纤巧处露五代画师之风。 |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荃 绢本设色 纵41.5厘米 横7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荃(约903——965),五代后蜀画家。字要叔,今四川成都人。擅画花鸟,自成一派,作品多描写宫廷中异卉珍禽,先用淡墨勾勒,后以重彩渲染。后人将他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此图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 |
《雪竹文禽图》 五代 黄荃 绢本浅设色 纵23.6厘米 横45.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荃对后世工笔花鸟画起了开拓和奠基的作用。该图水天一色,于静寂中寓有生机,笔法奇峭、精细而简洁,用墨洁净,设色简单,是一种与其精工富丽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画风。 |
《山鹧棘雀图》 北宋 黄居(采上戴宝盖) 绢本设色 纵97厘米 横53.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晚秋时节的溪边小景。它既不是山水画,也不是花鸟画,而是兼有二者特色,巧妙而自然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
《海棠蛱蝶图》 宋 佚名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观其海棠花叶及蛱蝶的画法,当是北宋末画院中人所作。蛱蝶生动而情趣盎然,虽为院体画,却不流俗。 |
《双喜图》 宋 崔白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初宫廷花鸟画以黄荃工致富丽的花鸟体制为标准,崔白进入画院后却以生动自然的花鸟画,打破了皇家画派对宫廷花鸟画的垄断局面,使画风发生明显变化。崔白的花鸟画善于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自然环境中花鸟情态的细致刻画,取得真实生动的效果。《双喜图》即为其代表作。 |
《珊瑚笔架图》 宋 米芾 纸本墨笔 纵27厘米 横2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是文人画派的创始人之一。《珊瑚笔架图》是米芾在行文当中信笔所及,附于“珊瑚帖”之后,书法的意韵在画中表露无遗。 |
《墨竹图》 宋 文同 绢本水墨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他的画风潇洒姿致,如迎风而动。因他的竹木怪石独具风味,后人号之为“文湖州竹”。此图写倒垂竹一梢,着叶不多,疏密有致,以淡墨渲写,生趣蓬勃。 |
《古木怪石图》 宋 苏轼 纸本墨笔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该图又题《木石图》。定此画为苏轼作品,主要根据画后与他同时代的米芾、刘良佐的题诗。画中枯树姿态虬屈,正如米芾在《画史》中所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
《写生蛱蝶图》 宋 赵昌 纸本设色 纵27.7厘米 横9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蛱蝶图》以墨笔勾秋花虫草,形象准确自然,风格清秀,设色淡雅,与黄荃的富贵、徐熙的野逸又有几分不同。有人评价赵昌说:“赵昌折枝尤工,花则含烟带雨,笑脸迎风,景则赋形夺真,莫辨真伪,设色如新,年远不退。”此图无款印,明代董其昌题称为赵昌画,元代冯子振、赵岩题诗,董其昌题跋。 |
《五马图》 宋 李公麟 纸本墨笔 纵29.5厘米,横225厘米 日本东京末次三次私人收藏 该画卷分五段,描绘北宋元佑初年西域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名马,前四匹为“凤头骢”、“好头赤”、“锦膊骢”、“照夜白”,第五匹佚名(应是“满川花”)。每匹马前均有一牵马人,前四幅上有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大书法家黄庭坚题笺记写马名、尺寸及产地,卷后有黄庭坚赞誉李公麟品德的跋语。此为《五马图》中的第一匹和第三匹马。 |
《鹧鸪图》 宋 赵佶 纸本水墨 纵88.2厘米 横5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赵佶是一位奢靡庸碌的皇帝,但他在书画艺术方面却有着精深的造诣。他当政时期,力扩画院规模,提高宫廷画师的地位和待遇。他自己也孜孜深研,创作了不少精品。此画笔力精劲,上盖“御书”印,幅内上方有清乾隆皇帝的御题。 |
《柳鸦图》 宋 赵佶 纸本淡设色 34厘米 横22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诗书画上均有精湛的造诣,尤以花鸟画见长。此幅《柳鸦图》采用没骨法,设色浅淡,构图洗练,用生漆点睛,更显神采非凡。 |
《瑞鹤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51厘米 横138.2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表现的是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祥云缭绕,瑞鹤盘旋。上有宋徽宗瘦金书题诗,并签押“天下第一人”。 |
《祥龙石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53.8厘米 横12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绘画重写生,以精工逼真而著称。此卷分左右两部分,右边画宫苑中一珍奇石头“祥龙石”,左边为赵佶以瘦金书所写的题记、题诗。 |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81.5厘米 横5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画中赵佶的自题诗,可发现赵佶画这只五彩斑斓的大锦鸡,是为了颂扬儒家文、武、勇、仁、信这五种伦理品德。此画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传达出皇家的雍容富贵气派。 |
《芦汀密雪图》 宋 梁师闵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14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梁师闵,生卒不详,北宋画家,字循德,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此画用笔柔润,设色清丽,法度严谨,变化较少。幅末作者自识:“芦汀密雪。臣梁师闵画。”小楷清秀雅致。 |
《雪梅图》 宋 杨无咎 绢本墨笔 纵27.1厘米 横144.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无咎(1097——1169),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人。杨无咎创造了两种画梅方法:一是烘托法,用水墨在绢上烘染作为底色,托出点点洁白的花朵;一为圈花法,即用墨线勾出花瓣。此图所画雪梅,兼用二法,形象洗练,用笔劲逸,富文人画韵致。 |
《花篮图》 宋 李嵩 绢本设色 纵26.1厘米 横2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嵩,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他少时曾为木工,后成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绘画上得其亲授,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界画。此《花篮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花鸟画精品,画上有“神品”等多方收藏印章。 |
《雪中梅竹图》 宋 徐禹功 纸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92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者徐禹功画史无考,惟在卷后赵孟(兆加页,音FU)题跋中始知为画家杨无咎之及门弟子,又从书于竹节之名款“辛酉人”考之,当生于南宋绍兴11年(1141)或北宋元丰4年(1081)。画上有清乾隆帝及董邦达、梁诗正等人的题诗。 |
《寒鸦图》 宋 佚名 绢本水墨 纵27.1厘米 横113.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淡彩画雪霁严林、群鸭、寒塘衰草。画上无名款,原定为李成,然风格相差太远,后认为是南宋初期画院之作。元人赵孟(兆加页,音FU)题跋誉为能品。拖尾题跋还有元代知名词章家钱塘仇远和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两题,尤为难得。 |
《瓦雀栖枝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于《宋人集绘册》(《石渠宝笈三编》)。无作者姓氏。按其风格,与林椿为近,当是同时代之作。笔法生动传神,具有典型的宋画风格和神韵。 |
《风雨牧归图》 宋 李迪 绢本浅设色 纵123.7厘米 横10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迪是南宋画家中最能工画走兽的,他最善于捕捉小动物刹那间的生动表情和特定行为动作。此图描绘风雨将作时二牧童赶牛回家的情景。画中笔墨精细,有工有写,足见画家描绘事物的功力。 |
《狸奴小影图》宋 李迪 绢本设色 纵23.5厘米 横2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了一只娇小灵动的礼貌形象,笔法生动,粗中有细,工笔细致中还带有些许的粗率,是一幅生动写实的绘画精品。 |
《杨柳乳雀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2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状写了杨柳枝上幼鸟嬉戏的场景,很是清新生动,笔笔精到,不可增删。 |
《竹鸠图》 宋 李安忠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2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设色清丽雅致,笔法严谨而细中不乏粗率,是李安忠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中的佳作。画上有“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记。 |
《四羊图》 宋 陈居中 绢本淡设色 纵22.5厘米 横24.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居中,生卒不详,南宋画家,曾任画院待诏,专工人物、番马,描绘物态准确自然,画法精细,形神兼备。此图山羊的顽皮生动传神,景色清秋幽旷,富于生活情趣。 |
《梅石溪凫图》 宋 马远 绢本设色 纵27厘米 横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山西永济人。南宋光宗、宁宗时(1190——1224)的画院待诏。家中五代皆为宫廷画师。他继承家学,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自出新意。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有“马一角”之称。此图属于所谓“江湖小景”的小景画范围。 |
《晓雪山行图》 宋 马远 绢本水墨 纵27.6厘米 横42.9厘米 此图描写大雪葑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画面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的效果,有着较强的空间感。 |
《层叠冰绡图》 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101.5厘米 横4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马麟花鸟画的传世名作。画面梅开似玉蕊占风,清幽冷艳,为典型的院体宫梅。 《荷香消夏图》 宋 马麟 卷 绢本浅设色 此图卷描绘平湖柳堤,微波轻荡,碧叶莲莲。用墨以淡为宗,从中可见其父马远的显著影响。 |
《红梅孔雀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签题马麟作。画上题名和风格与马麟相差甚远,也许是马氏一家之作,但年代似乎比马麟早。 |
《胆瓶花卉图》 宋 姚月华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图》(见《石蕖宝笈续编》)。签题姚月华作,上有宁宗(1195——1224)题。姚月华可能是宁宗时代的一位女画家,她的画笔力纤细,画风精巧细腻。 |